三国时代的孙策到底有多厉害?可以毫不夸张说,若不是他早年遇刺,恐怕就没有后来三国群雄的事了,曹操、刘备这些角色,很可能就没有他们的历史表演舞台了。

孙策是一个绝世天才,他的战略眼光,以及执行战略的能力,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可能。他用人生短短的几年,就打下了东吴厚重的基业,堪称天才少年最强创业史。

孙策被推上舞台,是他17岁时。那年父亲孙坚不幸战死,孙策坚定继承父亲的事业,张纮是孙策最重要的文臣。《三国志》有记载孙策和他的一段对话,孙表露了宏伟的战略规划,对话时孙必定不到20岁,关键这个战略规划被一步步兑现了,事后再看,形容孙策是绝世天才不是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白话翻译那段对话,可以说是孙策创业史步步为营的计划:

第一,找袁术拿回父亲的兵。

第二,舅舅吴景在丹阳,和他会合。

第三,打下更多江东地盘,创建自己基本盘。

第四,父亲死在刘表、黄祖手里,必报仇。

第五,成为东汉朝廷外藩。这点被张纮点破,要建立自己政权,公开只能说“匡辅汉室”,道义上的要有制高点。其实后来鲁肃“榻上对”,不过孙策这个战略规划的翻版。

我们来看孙策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策略目标。

孙坚生前因为和袁术结成同盟,所以死后他的大部分部队被袁术收编。同时,孙坚的侄子孙贲也继承了孙坚的官职——豫州刺史,也掌握了一小部分部队。

但是为人狡诈的袁术哪会如何豪爽交还部队,他很敷衍说:你舅舅吴景现在是丹阳太守,你堂兄孙贲是丹阳都尉,要兵还不容易吗?让他们帮你招!

孙策当年也没有办法,毕竟刚到江湖,和袁术不是一个级别。估计孙策的确去找了他舅舅和孙贲,但是很可能孙贲也有些私心,反正孙策也没有顺利组织起自己的部队。

孙策第二次再来找袁术,但是他此次有策略,隐藏了自己的野心,装出为袁术赴汤蹈火的样子,也就是说愿意做袁的手下。这和以前父亲和袁是同盟关系是变了性质。这样袁术没有理由不接纳袁术了。

虽然一直依附于袁术,但是孙策一直寻找自组建部队的机会。恰逢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遭遇了刘繇暗算,本来刘繇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但是被吴景、孙贲想投机,就迎接他到曲阿上班。未料刘繇却暗中勾结江东的士族豪门,因为孙策曾被派去攻打庐江,杀了江东的士族豪门陆家不少人,刘繇借机放大矛盾联手江东豪门,逼迫吴景和孙贲赶离开丹阳。

孙策借机表态:我要三万兵攻打丹阳,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

袁术当时分析,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他们都是孙家攻打丹阳的敌人,孙策恐怕打不下来。所以表面痛快答应孙策请求。

但孙策却成功了!他利用了吴景、孙贲势力,打败了刘繇拿下丹阳郡。

拿下了丹阳就可以脱离袁术吗?显然太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策首先分析到问题是:如果要继续打下整个江东,显然需要一个根据地,自然是丹阳。但如果立刻和袁术翻脸,就要面临多个敌人,宏伟目标很可能被扼杀。还必须依靠袁术的力量。

处理这个问题,孙策显示了大度:果断把丹阳交给了袁术,也算是取信于袁术,让后勤线有保证。这等于把丹阳地盘上仍然抵抗孙的敌人太史慈和祖郎等交给袁术去对付,也是给自己减压的策略。

其实,孙策更大的一个困难是,江东地头蛇还没有被征服,刘繇只一个形式上的官员,江东真正的统治力是各地的士族、占山为王的山大王。所以,征服江东,是征服江东人的过程。

如果说孙策征服江东第一个成功因素是用丹阳稳住了袁术,那么第二个成功的关键因,是对江东吴郡和会稽郡的敌对关系进行了缜密分析、推演,在这个基础上采取了分化拉拢、各个击破的策略,最后真正实现了对整个江东的控制。整个过程几乎如走钢丝,一个失误,就可能就绞杀。

此时,孙坚的原部将朱治占领了吴郡县城,赶走了太守许贡。那么,孙策直接去吴郡会合还是先攻打会稽郡,这又是孙策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吴郡统治者其实是“吴四姓”:顾、陆、朱、张,其中的陆氏跟孙策仇恨很深,孙策攻打庐江时杀害陆家不少。士族之外,吴郡还有类似土匪的势力,分别是当时湖州的严白虎、邹他、钱铜,嘉兴王晟,余杭许昭等等,起码都有几千人。

会稽也有四大姓,即会稽四姓——周、盛、魏、虞。会稽周氏本来就是孙氏的世仇,此家族有深厚的军事背景。周氏三兄弟周昕、周昂、周喁是袁绍、曹操集团的干将,先有周喁和孙坚争夺豫州之战,接着周喁、周昂又和孙贲抢夺九江大战,后来吴景、孙贲又在丹阳赶跑了周昕。周氏早已对孙氏恨之入骨。

孙策分析:首先,会稽的反抗能力要明显大于吴郡,吴郡的严白虎是地方土匪,没有多少大战经验和大志向,已经有朱治在牵制他们。如果先去吴县,吴四姓和严白虎必然反抗,关键会稽郡反抗力量也会全力支援,他们会拧成一个力量。

但是,反过来先攻打会稽,严白虎等人和吴四姓多会见死不救,继续坐观,他们是弱者。

面对多股敌人,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非常有用。

后面平定江东过程真如孙策所分析。他渡过钱塘江先攻打会稽,周昕带领的军事力量反抗非常强烈,经过残酷的战斗后,孙策斩杀了周昕,太守王朗弃城逃跑。

会稽的确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平定吴郡就轻松多了,钱铜、王晟、严白虎等反抗者轻松被瓦解。

同样,孙策对于这些地方士族也各个击破,区别对待。对于反抗激烈的,坚决屠杀消灭,能拉拢的则为我所用。

其中,吴四姓很多子弟在利益面前,放弃仇恨,做了东吴的官员。虽然会稽的周的势力被孙几乎屠杀干净了,但是会稽的盛、魏、虞和孙家没有太深的仇恨,魏氏和虞氏的代表人物魏腾和虞翻均被孙任命为功曹,地位非常重要,明显属于重用,孙策昭示怀柔的一面。

197年,袁术称帝。孙策借机正式脱离袁术自立,并于次年驱赶袁术的丹阳太守袁胤。孙还讨伐最后两个劲敌——太史慈和祖郎,打败他们,拿下丹阳郡,此时孙策平定全部江东之地,东吴基本盘有了。

200 年初,孙策击败黄祖,也算是为父报仇了。

可惜正当孙策进兵曹操时途中,独自打猎,被许贡的宾客刺杀,25岁的绝世天才陨落。

然后,三国群雄才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