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岁考入北大16岁作品登上教科书,最后却28岁进美籍嫁53岁老外

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田晓菲

清华北大对于我国极大部分的学子而言是一个所向往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小天才在十几岁还未成年的年纪,就以极高的天赋进入北大学习深造。而田晓菲便是其中之一,她在13岁时就因为自己在诗歌方面卓越的才华进入了北京大学。甚至在16岁时的作品成为了中学课文。但最终在28岁时放弃了中国国籍,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嫁给了53岁的美国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与北大的际遇1971年田晓菲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父母就从事与文学相关的工作。4岁,由于父母工作上的调动,来到了天津文联工作,她和父母一起来到了天津。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田晓菲从小就喜欢写诗。

不久后她在天津日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之后田晓菲接连出版了多本诗集,在写诗方面获得了无数奖项。甚至在文联大院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曾经是她的忘年交。可以说在她小小的年纪就展示出了过人的文学诗歌天赋。

13岁那年,还在读初中的田晓菲因超越常人的诗歌创作天赋,而被北京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个学校还是她在7岁那一年从家里的抽屉中的一张照片上所认识,并且在内心充满着渴望。后来10岁去北京旅游乘坐汽车经过北大校门的时候,身旁的阿姨便跟她说,快看快看,那就是北大。

但她却没有回头,她觉得自己以后会进入北大。她从小就以上北大为目标,她在内心从未怀疑过自己成为北大的一份子。当时年少时十足的自信,却没成想自己能在13岁那么小的年纪便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二、北大只是起点而非终点读大学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所读的书如此的少。后来她便不断的在图书馆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就这样北大曾经作为她童年时心中珍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开始了一段与北大的际遇。

在大学期间,她经常参加各种文学诗坛的活动,结识了著名诗人海子。两人经常在一块探讨诗篇文学,或许是因为有同样的经历,海子也是15岁考入北大,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当海子看到田晓菲的诗篇作品时,对她大加称赞说道如果你能一直坚持创作,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在她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恰逢北大建校90周年。当时16岁的她写出了《13岁的际遇》这样优秀的文章,来感谢母校的培育。这篇文章还被选入了中学课本。成为了田晓菲少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就像是田晓菲对自己一生的注脚也真切的表达了田晓菲对北大的热爱以及依恋之情。也向学校证明了当初入学时那句“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句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嫁给人生中的爱情1989年北大毕业后,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也随之传来。田晓菲不能理解曾经鼓励过自己要一直坚持创作的海子竟然会卧轨自杀,甚至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再写诗,但这件事也对她产生了人生价值的思考。

最终她决定远赴美国深造,199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后的她,又继续前往哈佛大学深造。1998年6月27岁的田晓菲拿到了哈佛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了最年轻的哈佛博士生。

在哈佛求学期间,田晓菲的导师对她的影响颇深,导师的中文名叫宇文所安,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他是个狂热的中国迷,对中国各方面都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上。并且在中国古典文学上以唐诗为主翻译了多部作品。当时的他已经获得了特级教授这一职称,这个职称可以说是在教授中最高级别的职称了。

两人因共同的爱好而结缘,田晓菲诗篇作品得到了宇文所安的肯定以及喜爱。便经常在一块讨论汉语文学诗歌,两人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也许正是因为这长期的相处慢慢在对方心中都产生了情愫。但两个人都没有互相说明。

直到在田晓菲毕业之后,宇文所安把她约出来一起去山上旅游,到达风景区之后就向田晓菲说明了自己对她的爱意。对于自己的导师向自己表白她很惊喜,因为这个才华横溢的导师一直是她仰慕的对象,所以对于导师的表白她毫不犹豫的就接受了。虽然两人年龄差距很大,足足有25岁的年龄差,但田晓菲觉得人生能够遇到这么懂自己,并且有着相同爱好的人并不容易,她不想错过。

四、文学创作从无止步1999年,28岁的田晓菲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嫁给了当时已经53岁的宇文所安。两人很快便在美国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婚后田晓菲和宇文所安都潜心钻研学术研究,过着恩爱幸福的夫妻生活。虽然两人结婚了,但每天依旧工作至少10个小时。

田晓菲婚后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在学术上的研究,而是在工作之余接连出版了多篇优秀文章,特别是在2003年她对《金瓶梅》的独特见解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更令她名声大噪。

她认为这本书是人性深不可测的部分,书中呈现的感情真实而又深刻,她认为文字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她对每一个人物都深深喜爱。当然这本书的出版也令她受到了一定的非议,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一个禁书淫书。但她从来不在意她人的评价,而是坚持自我进行各种文学上的研究。

2006年9月,35岁的田晓菲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甚至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哈佛视察时,都称赞她是了不起的中国才女。足以看出她的才华与成就都是令人敬仰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她放弃中国国籍,这一点令很多人不能接受。但她的作品依旧值得当代青年学习借鉴。自小成才的她并没有像“伤仲永”似的结局,这也令很多人陷入深思。不要因一些所谓的成就而骄傲自满,放弃继续深造学习止步不前。人生还有很多可能,现阶段的成就并不代表今后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