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看到更大的世界;写作,让生活变得更温柔。而读书温柔了岁月,也是对生活的致敬。

昨晚,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在艺术中心举办,虽然因为要带孩子我没有去现场,但全程看完了直播,看着参会的朋友们发的现场图和视频,好像自己就在现场一样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一个个我崇拜的作家王蒙老师,毕飞宇老师,陈彦老师和贾平凹老师等,当我看着白发苍苍的的王蒙老师谈起文学时,90多岁高龄依然如少年般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

突然一阵感动,感觉自己被一种少年气所鼓舞着,被文学精神激励着。它是一种精神的食粮,让人在迷茫中得到方向,让失落里得到力量。

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可以共鸣的,是可以从中得到启发的。

看着前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对于文字的敬畏之心,对于自然万物的热爱,对于现实的思考与见证。

既看到了自己文字的肤浅,也看到厚重文字中的光芒。与这些文学大咖相比,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文学爱好者。

但也用着自己微小的力量,致敬文字,致敬生活。用自己来源于生活的洞察力,体味着生活的疾苦,传递着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尽管我写不来小说,也写不来散文,更写不来非虚构的作品。尽管我的才华支撑不起我的文学梦想,但一直在努力地保持向上。

坦白说,我没有什么文学的天赋,也没有对文字敏锐的把控,但“我手写我心”的延续,让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迭代。

并不是每一个喜欢读书和热爱文学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名家,也并不是每一个喜欢书写的人,都能成就一番伟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并不影响我热爱读书,热爱文字,在读书和写作中,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在学习和成长中,我有机会一步步探索未知的世界,这是读书带来的喜悦,它温柔了时光,也惊艳了我走的每一段路。

原来文学是有生命的,原来文字是有光芒的。

当我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文学天分时,我没想过放弃文学,放弃文字,而是用文字来点亮自己前行的路。

谁说热爱读书就一定要成为名家,谁说平凡的人不能拥有读书和写作的权利?谁说写作一定是作家的专利?

是的,在读书和写作中,在文学的热爱中,永不放弃自己的感受,不放弃从文字中理解生活,理解世界,这就是文字的治愈力。

这些年,我读中外小说,也读心理学和心理育儿,也读思维成长类书籍,还读一些国学文化。

没想过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只是喜欢从文字中得到启发,具备更深的洞察力。这对我来说,就够了。

从2017年开始读书到现在已经近7年的时间,这七年从来没停下阅读,也没想过以后会停下。

从阅读中,得到最多的就是认知的不断打开以及清晰力的持续提升。

读书和写作,让我不断审视过去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发现自己的肤浅,发现自己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一次又一次重启自己的勇敢。

尽管,我努力7年的结果还不如更多人的起点,但这7年的读书经历,让我愈发情绪稳定,愈发的温和和平静,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

在读书中,我成了足够好的自己,足够好的妈妈,足够好的朋友。凡事总能去换位思考,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喜好。

在读书中,我一点点蜕变,从一个暴躁情绪无常的妈妈,慢慢变得情绪稳定,慢慢变得去理解孩子,慢慢学会不唠叨走心的陪伴。

在读书中,我一点点突破,从僵化思维到成长型思维,从听不进意见到批判性思维,慢慢不再愤怒,而是共情和宽容。

在读书中,我一点点改变,看到更多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盯着缺点吹毛求疵,孩子越来越愿意跟我交流。

这是读书带给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改变,当读书没了功利心和一定要读有所成时,内心就充满了热烈的爱。

无止,无尽,无求,无怖。这想这就是读书给予我最大的力量与财富吧。

让我们一起读书不止,不止读书,致敬文字,致敬热爱,活出生命的温和与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