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代表性工程,中线源头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引水,中间通过隧道穿越黄河,最终引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这条全长1432km的干渠凝聚了水利工程人员的心血,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线工程最早是在2003年12月动工,经过11年的艰苦建设,2014年12月成功实现全线通水,从此一库清水永续北上,滋养了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多个沿线省市。如今干渠已通水8年多,有网友在干渠中拍到了不少的大鱼,水下有黑影自由巡游,长度应该在1m以上,不远处还有成群的小鱼清晰可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的大鱼

我国有句老话:“有水的地方就有鱼”,中线干渠是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的大型输水水道,水面宽广,蓄水量大,水质也很优良,适合鱼类的生长。干渠中出现鱼群也在意料之中,但出现“米级大鱼”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在相关视频中,透过渠边的防护网网眼看去,渠中的鱼儿清晰可见,大鱼往往是单独游动,小鱼多是成群游动。受水渠的梯形构造影响,靠近渠边的水色较清,能清晰看到大鱼的背部为青灰色,鱼鳍发黑,体型呈梭形,游动姿态较为活泼。而在水渠中部,水色较深,隐约能看到有黑色鱼影在水底游动,表现出明显的底栖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经验的朋友应该能看出,画面中的大鱼是我国本土的大青鱼,也是四大家鱼中唯一的肉食性鱼类,清晰外观参考下图。在自然环境中,青鱼主要摄食螺蛳、河蚌等底栖动物和软体动物,在食料丰富的水域中,一年就能增重2~3kg,体长增速可达10~20cm/年。

在干渠的鱼类中,能肉眼分辨出的还有鲤鱼、鲫鱼和锦鲤(亚种),较大者的体长目测在30cm左右,较小的鱼种估计只有10cm左右。这表明,南水北调中线水渠中存在不少的鱼类,那么在干渠中,鱼的种类究竟有多少呢?

我国科研人员早就关注了干渠的生态问题,据资料记载,调查人士在2015年、2018年分别进行过干渠专项鱼类调查。在2015年,渠中共发现了19种鱼类,当时就已经出现锦鲤和金鱼两种观赏鱼。这时候距离全线通水仅有一年多,生态演变刚起步,渠中的鱼类大多是麦穗鱼和餐条两种小型鱼,数量占比高达76.2%,是调查中发现最多的初级鱼类

在2018年,科研团队共发现了23种鱼,优势种变成了马口鱼和餐条,调查中捕获的鱼类体长在1.2~58.6cm之间,全长在5.3~13.5cm的鱼占大多数,整体上还是以小型鱼为主。

结合这两次调查和网友们的发现来看,干渠中的鱼类主要包含:鳡鱼、鳜鱼、鲶鱼、黄颡鱼、红鳍原鲌、马口鱼、草鱼、鲤鱼、鲫鱼、青鱼、餐条、麦穗鱼、间下鱵、贝氏餐、棒花鱼、大鳍鱊、高体鰟鮍、虾虎鱼、蛇鮈、小黄黝鱼、似鳊、鳅类。此外,干渠生态中还有沼虾、米虾等虾类,萝卜螺、淡水壳菜等底栖生物,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渠中已形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轮廓,演化出了较为健全的捕食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一应俱全,营养级在3以上的鳡鱼、鳜鱼、乌鳢已经出现,这说明生态系统正日趋丰富、完善,后续还有必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跟踪。

引水源头设有拦鱼网:干渠的20多种鱼是从哪来的?

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功能是输水而非养鱼,在工程建设初期,管理部门就在陶岔渠首工程中的上游引渠设置了防逃渔网,在引水源头安装了由主网衣、盖网和敷网组成的大型拦鱼网,网目尺寸为23mm×23mm,总跨度315m,拦网面积约9300㎡,有效拦截了丹江口水库中的野生鱼。

既然有拦网设施,为什么干渠中还会频繁出现鱼群,鱼的种类还发展到了20余种呢?中线干渠中的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综合来看,至少有四种可能的渠道能帮助鱼儿进入干渠中。

第一种就是经由丹江口的输水口自由输入。引水源头虽有拦鱼网,但是网目尺寸超过两厘米,一些小型鱼和鱼卵都能穿过渔网进入干渠,渠中的鳡鱼很可能就来自于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与干渠相连,库区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亿m³,库湾众多,自然环境优越。据调查,丹江口水库有77种鱼类,历史年捕捞量高达30000吨(2010年),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在2019年10月,库区渔民还捕获一条体长1.68m,重约100斤的巨鳡。库区中还有不少1m以上的鱤鱼,产下的鱼卵通过水渠自然外流,就可能导致鱤鱼变成“漏网之鱼”。

第二种方式是水鸟引入。农村老人常用“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来形容鱼卵的顽强生命力。在农村新开挖的鱼塘中,即便塘主不刻意投放鱼苗,一段时间后池塘也会自然出现成群的小鱼苗,这些鱼很可能就是从鱼卵孵化而来,或是隐藏在土壤中的休眠鱼卵,或是水鸟的羽毛、脚蹼携带的鱼卵。

鱼卵的迁移能力出人预料,研究发现,部分鱼卵还能通过水鸟的肠胃完成迁移。2020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刊载了这样一个试验:科研人员将两种鲤鱼的卵分别投喂给野鸭,每次投喂约500枚,实验期间收集野鸭的粪便并观察鱼卵的状态。最终,研究者在粪便中发现了18粒完好的鱼卵,还有3粒受精卵成功孵化出了鱼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水北调中线是我国的大规模人工水道,完全可能会吸引水鸟短暂驻留,这些鸟类间接起到了搬运鱼卵的作用。

第三种可能的渠道是人为放生。干渠中出现了锦鲤和金鱼这两种不同寻常的鱼类,二者分别是鲤鱼、鲫鱼经过长期的人为驯化、选育才形成的观赏品种,自然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考虑到中线工程途经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输水通道又多以明渠输水为主,水管、涵洞、隧道的过水占比很小,人为放生便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第四种渠道让人感到意外,那就是为科学研究而放流“标本鱼”。视频中的青鱼体型目测超过1m,这很可能是科学家为研究鱼类的洄游规律而故意放流的实验鱼种,鱼腹中应该还含有超声波标记装置。

在2018年,我国科研团队在南北水调总干渠开展了鱼类洄游规律的超声波监控试验。实验鱼的选择要满足3点要求,一是体型要足够大,只有大鱼才容易形成超声波监控信号,青鱼就很符合体型要求。二是实验鱼要有明显的洄游习性,青鱼在繁殖季节也有成群聚集、逆流产卵的习性,洄游过程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三是要求实验鱼是丹江口水库的常见鱼类,这样才不会给干渠带来生态风险,青鱼同样符合这一标准。

这次研究最终选择了50条大型青鱼作为跟踪对象(部分实验鱼的信息见上图),全长范围在62.2~78.8cm之间,体重范围为2.5~5.4kg。重点是放流的青鱼几乎全部成活(只有一条入水后不久死亡),在后续观察中生活状态良好。视频中拍到的米级青鱼,很可能就是当初放流的大个体实验鱼。

干渠中的鱼能自然繁殖吗?

很多网友一定好奇这样一个问题:干渠里的鱼能不能自然繁殖?

答案是一部分能自然繁殖,另一部则不能。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鱼类的繁殖条件说起。鲤鱼、鲫鱼、鲶鱼等属于定居性鱼类,在野外水域中一般选择在河漫滩等长有水草的地方繁殖,产出的卵子具有黏性,在静水环境中就能自然孵化。因此,这类鱼在干渠自然繁殖的可能性很高。

河漫滩景观与繁殖的鲤鱼、鲫鱼

但对草鱼、青鱼、鳡鱼、鲌鱼等洄游性鱼类来说,干渠的水流条件就不适合繁殖了,其中有两项生态因子不符合产卵条件。首先,干渠的水量非常稳定,不像长江那样会在汛期出现大幅涨水、水流加快的现象,水流条件无法有效刺激草鱼、青鱼等亲鱼的性腺发育。

激流中的洄游性鱼类

其次,干渠水的流速达不到产卵要求。四大家鱼、鳡鱼产出的鱼卵遇水膨胀,卵子略重于水,在湍急的江流中才能漂流孵化,而干渠中水流缓慢,鱼卵即便能产出也会慢慢沉底,最终因缺氧导致孵化失败。因此,没有激流环境,就没有洄游性鱼的产卵条件。

鱼类对中线水质的影响

水质是南北水调中线工程的重点监控指标,鱼类的捕食、排泄过程全在水中完成,自然也会对于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从生态角度看,鱼儿的自然活动不会对水质造成太大影响,鱼群的状态反而能体现出水质的健康状况。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干渠中的鱼和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生态统一体。渠中的杂食性鱼类能不断摄食腐殖质,降低有机物浓度,改善水体质量,小型滤食性鱼类则能控制水中的藻类密度,防止藻体过度增殖,对于提高水体透明度、稳定水生生态大有裨益。

为改善中线的水质,中线建管局在2017年还开展了以鱼净水项目,在索河退水闸进口的右岸园区划出四个试验性鱼池,投放不同比例的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

在丹江口库区,鲢鳙同样是重点的放流鱼种。我国在2014年通水当年就组织了放流活动,往库区投放了1000万尾鱼苗,其中鲢鱼200万尾,鳙鱼100万尾,此举有利于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根据下行效应,鲢鳙能够平衡丹江口水库中碳、氮、磷的含量,降低营养负荷,进而辅助改善水源地的水体质量。

同时,管理部门还在干渠沿线加强了防护林、防护网建设,1196km的明渠段全部设计成封闭立交形式。在与黄河等外界河流交汇处,水渠以立体交叉的形式穿越,水质互不影响,避免外来河流对干渠水质的污染。

多项措施并举,使得中线干渠的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II类水及以上标准。未来,干流鱼类结构的构建、演变是重点监测方向,鱼类与干渠水质的相互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