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被人忽悠买银行股的?工商银行4年亏3%、农业银行亏2%
看到题目,也许有人说:“你不懂银行股的投资逻辑,银行股是分红复投,长期是复利的效果,若干年后稳稳地收益”。
我想告诉大家,我在机构投资20多年,我懂复利投资的道理,我也不反对投资银行股。正如我一直强调的,我反对无脑投银行股,也反对编造各种美丽的故事,忽悠投资者买银行股。今天我就把一个编造的故事给大家还原一下,看看他讲的是否是真实的。
而且,今天向大家证明一下,如果按照他的投资方法,吃股息再买入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复投,是根本错误的方法。我并非说吃股息复投是错误的,而是说按照这个人的说法分红复投是错误的做法,请大家看完就明白了。
有一个人自称2018年买入工商银行15万股,当时股价是5.8元。我翻了翻行情表,大概估计到他买入的时间是2018年5月。那么好,我们就认定他买入时间是5月。为什么要估计时间?是因为如果2018年9月也有一次5.8的机会,但是那个时候买入,少一次分红,也就是说他少拿到一次红利。为了让假设更有利于编故事的人(简称编者),我们就让他拿到7月份的红利,让他享受一次复投,看看他到底是否赚到他说的那么高的收益。
编故事的人甚至自称超过几十年。暗示他是投资老手,只不过是厌倦了投资的风险才选择银行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造故事的“编者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造故事的“编者2”

按照2018年5月至6月的行情,编者以5.8元买入15万股,耗资87万元,记住哦。这个本金。
2018年7月12日,工商银行分红,每股分0.2408元,编者分到3.61万元,次日股价5.36元,复投获得6738股(为了有利于编者,我们假设可以买入零股),此时编者拥有15.6738万股工商银行。
2019年7月2日,工商银行分红,每股分0.2506元,编者分到3.92万元,次日股价5.67元,复投获得6927股,此时编者拥有16.3666万股工商银行。
2020年6月29日,工商银行分红,每股分0.2628元,编者分到4.30万元,次日股价4.98元,复投获得8636股,此时编者拥有17.2303万股。
2021年7月5日,工商银行分红,每股分0.266元,编者分到4.58万元,次日股价4.95元,复投获得9259股,此时编者拥有18.1562万股。
今年7月11日,工商银行分红,每股分0.2933元,编者分到5.32元,次日股价4.51元,复投获得11807股,此时编者拥有19.3369万股。这是最后一次分红。
那么,这是该投资者一共拥有19.3369万股,按照今天工商银行4.41元的股价计算,市值为85.27万元。
还记得当时投入多少钱吗?对,没错,当时投入87万元,现在是85.27万元,亏损1.73万元,亏2%。
有人说不对啊,他有市值,还可以打新啊。
对,他说他每年打新,收益数十万元。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在胡说八道。因为现在新股的中签率非常低,一般都在万分之几。而且,对于大多数小盘股新股来说,新股申购的上限市值就20万至30万元,市值再多也没用了。对于万分之几的中签率,请问一个投资者一年能中几次新股?我算你一年中4次新股好了,可以赚多少?中过新股的朋友都知道。
那么请问,他是如何在2018年5月至2022年7月的四年里赚到几十万的?
我反复说,投资银行股,关键看估值。这个编故事的编者编造说2018年5.8元买入工商银行,他以为他买得对,其实当时工商银行的估值在0.98倍的PB,不能说高估,但是也不是低估,而时至今日,不考虑复权,工商银行的股价是4.51元,比当时的5.8元还低23%。即使考虑了分红复投,现在仍然亏损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至2022年工商银行PB估值图

而现在,工商银行的估值是0.55倍的PB,我们不能说将来估值一定不会继续下降,但是现在的估值已经偏离均值1.5个标准差,只要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下降,不管是否分红或者分红多少,估值都不会继续下滑太多,也就是说股价继续下滑的空间不会很大。
这才是投资于银行股应该关注的问题。
当下,银行的估值比较低,因此有很多人推荐银行股。这中间,有懂行的人,也有一知半解的人。不懂的人,为了骗取流量,博取关注度,就编造各种故事,吸引投资者阅读。
我们今天用实例复盘,告诉大家从图1和图2中编造故事的人给出的实例完全是子虚乌有。
也有人说,就不可能是他高抛低吸做差价把成本做低了吗?
首先,他文章说了,快分红的时候,有一波高点,他就卖掉,等分红后再买入。我们可以看看图4,将工商银行复权后,黄色标记出来除息日前后股价的表现,中间并没有发现分红之前有明显上涨而分红后有明显下跌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商银行2018年至2022年分红时间点

其次,如果真的是分红前股价上涨,分红后股价下跌,正说明吃股息复投是没有意义的,不是吗?
第三,按照股价的运行规律,是不存在明显的除权前后股价明显的上涨或下跌的规律。一般地说,股价在除权除息后上涨是因为股票本身有上涨的趋势或有投资者在除权除息后买入的动作,而并非与除权除息有直接的关系,否则这个买卖点就太容易判断了。
一个自称炒股几十年的老鸟,居然认为分红前股价是上涨的,分红后股价会下跌。不过如果他果真说的是正确的,恰恰证明了分红复投是无法获得复利效果的。搞笑吗? 如果分红前,股价上涨,分红后股价下跌有规律的话,那么所有的人都应该在分红前卖掉股票,分红后再买入股票。而且,那么多银行股,你可以在今天工商银行分红前卖掉工商银行,马上买入农业银行,等农业银行分红之前,卖掉农业银行,再买入建设银行,再等到建设银行分红前股价上涨卖掉建设银行。如此反复操作,你就发财了。
综上所述,网络上有很多人打着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幌子,编造各种似是而非的虚假故事,我们不好说其真实目的是什么,但是至少是骗取了投资者的流量。
我重申,我不反对大家投资银行股。我同意银行股估值现在很便宜,股息率很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按照这个编造故事的编者的讲述,我们根本无法得到他说的结果,证明他就是在胡扯。
也许有人说,你真笨,看看复权股价就知道是否赚钱,根本不用计算分红多少、复投买入多少,现在多少。
确实是这样。我们用wind数据库,一分钟就导出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5月至2022年7月六大银行总体收益情况

数据显示,自2018年5月24日至2022年7月22日,投资工商银行亏损2.9%、农业银行亏损1.67%、建设银行亏损2.75%、交通银行赚2.27%、中国银行赚6.28%、邮储银行亏3.73%。
过去的事实摆在这里,未来也许会不同。
再次声明,我不反对投资银行股,而且目前银行股的估值很便宜,如果你立足长期投资,可以考虑。我反对的是无脑投资 银行股,也反对编造各种故事骗取善良的投资者的流量。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短文,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