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的湖南,曾有两个村落,展开了一场惊动全国的大混战,总共有5000余人参与其中。

这场械斗的规模相当骇人,双方的战力、火力简直堪比正规军,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制火枪火铳,甚至还抬出了威力可怕的重火力土炮。

两村村民在激战中,轮番使用了围点打援、穿插分割等战术,令人瞠目结舌

两村械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两村为何会展开混战?村民手中又为何有如此多的热武器?此次混战的结果如何呢?

首先,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分别为马田村和井岗村,两个村子都位于湖南省境内。

不过双方虽然是近邻,却也是世仇。早在清朝末年,两村便经常因为资源分配、划分村界等问题发生冲突。

90年代的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国17年,当时马田村一位刘姓壮丁外出闯荡,在当上了参议员后衣锦还乡。

而为了帮助马田村的族人出风头,他竟然以“剿灭叛徒”为借口,命令部队在井岗村内展开大肆搜捕,并残忍杀害了27位村民。

井岗村的许多户村民因此妻离子散,两村也由此结下了血仇,双方一直互不相让,大小摩擦不断。

民国乡团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由于马田村人的发展一直比井岗村人好,所以很长时间内,都是井岗村受欺负。

马田村人一旦找不到事做,就会召集大批村民,破坏井岗村的庄稼、房屋,随后扬长而去,而且只要对方敢找上门讨要赔偿,得到的往往是一顿毒打。

1993年8月,两村矛盾再度升级,马田村的18位村民,有预谋地跑到井岗村的一家综合加工厂里,到处乱打乱撞砸。

90年代的加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井岗村也不甘示弱,集结三四百人在两村岔路口,打算报复马田村,并在集结过程中,砸坏了不少马田村的车辆和店铺。

此次报复行动虽然成功,但井岗村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因此在8月9日,15名井岗村的村民又抓住3名马田村的村民一顿毒打,造成1人重伤,两人轻伤

打砸抢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消息传回马田村后,所有村民都愤怒不已,立刻集结了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成立“板刀会”,只要见到井岗村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围起来就是一顿砍。

于是在短时间内,他们就连续砍伤9名井岗村村民。

板刀会的成立,对于本就水火不容的两村关系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因此所有人都清楚,一场大规模械斗即将开始,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场械斗的最后将会大得超乎想象!

村民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械斗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一桶猪油,以及一辆汽车。

1993年9月11号清晨5点半,马田村村民刘友义在简单吃过早饭后,拖着一车猪油,打算到附近的煤矿卖钱。

但在途经井岗村的时候,井岗村村民从道路两旁突然杀出,将刘友义团团围住,并用棍棒对他一顿暴打,边揍边表示,今天一定要让马田村的好看。

拦路暴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友义双拳难敌四手,300斤猪油被一抢而空,最后只能踉踉跄跄地跑回村里。

然而,井岗村的村民却并不打算善罢甘休,因此在上午7点,马田村的刘方军在驾车路过井岗村时,也被拖下了车一顿暴打,并将他的车开走。

最后,刘方军只能带着一身的伤,颤颤巍巍地回到了马田村。

村民拦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两位同村村民被打得鼻青脸肿,马田村村民气不打一处来,立刻集结了一批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他们纷纷抄上家伙,打算新仇旧怨一起报。

随后,众人就跑到井岗村李祖希家的杂货店,表示井岗村欺人太甚,不仅抢了他们的猪油和汽车,还打了他们的人,今天他们就要把失去的全都抢回来!

杂货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马田村村民在李祖希杂货店内乱砸一通,并拿走了店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一时间,店里打斗声、叫喊声、物品破碎声此起彼伏,整个杂货店一片狼藉,场面异常混乱。

见到自己的店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李祖希气不打一处来,立刻让女儿在村里敲锣打鼓,控诉马田村村民的恶行,并表示,井岗村绝对不能受这个气!

一片狼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马田村本就有着血海深仇的井岗村村民,在得知凶手是谁后,也立刻拿起武器就奔向了马田村。

而马田村村民也知道,井岗村不会善罢甘休,也拿起武器进行反击,一场大规模村民械斗,正式开始!

令人震惊的是,这场械斗并不像传统的打群架,所有人都扭打在一起,而是一场堪比正规军作战的战争!

动员村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打败对方,两村几乎是倾巢而出,总“兵力”达到了5000余人,由双方村长亲自带队指挥。

其中,村里的青壮年就负责实际作战,女人、老人和小孩则负责运送物资、照顾伤员等后勤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并未实行全面禁枪,所以村民们装备种类相当丰富,不仅有自制的土枪、甚至还有解放前留下的长短枪,以及95门威力强大的土炮。

民间自制土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两边村长都曾经当过兵,似乎还指挥过小规模的战斗,相当会排兵布阵。

于是,在村长的指挥下,两边村民迅速建立了自己的侦察队、后勤队和预备队。

随后又在山坡、房顶、坟头、水塔等村落的要害处和制高点布好阵势,形成了密集交叉的火力封锁区。

火力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岗村为了同马田村死磕,每家每户都备好了3天左右的干粮,就连村里的卫生室也改成了临时野战医院,连兽医都被动员成为军医。

而另一边的马田村也不甘示弱,在当过兵的村长指挥下,他们采用三三制战术,向井岗村发起猛攻。

这是一种班组突击战术,通常以三人为一组,成员分别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有利于避免密集火力的“扼杀”。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就曾用这种战术,多次吊打美军,令世界为之惊叹。

三三制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1993年,这种专业战术竟然出现在了村民械斗之中,不禁令人目瞪口呆!

出色的战术、充足的轻重火力,让两村的械斗,迅速进入了白热化。打斗中嘶吼声、枪炮声、呻吟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了硝烟和血腥混合的味道,双方村民立刻杀红了眼。

马田村一名19岁村民冲在进攻前排,不想随后被对面的土炮撂倒,倒在了血泊当中。

中弹的村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报复,马田村炮手一炮轰死了井岗村的村民李长林,战斗愈演愈烈,双方都势要把对方给彻底荡平。

在战后,根据村民回忆,每分钟都能听到十几发炮声!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村损失逐渐扩大,各自的家人在战场上哀嚎哭泣,声音响彻天地,这让更多的村民发誓,要为死去的村民报仇,两个村庄已经变成了“战场”!

村民嚎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量炮弹降落在村庄外围,将房屋直接炸成断壁残垣,随着冲突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子弹、炮弹飞入寻常百姓家,吓得当地百姓连连尖叫。

事实上,在双方冲突爆发之初,当地官员便为了平息争端拼尽全力,就在械斗爆发的30分钟后,公安局派来的代表已经赶到现场,劝说双方停手,试图平息争端,

90年代的公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炮火连天,杀声四起的“战场”,双方都造成了大量损失,已经完全杀红了眼。

双方的村长还直接让村里的数百名妇孺老幼,组成人墙,把公安人员挡在外面,不让其进村。

无奈之下,公安代表们只能立刻向县里汇报情况,请求支援。

县长在听到消息后,立刻率领70余名武警,前往两村交战的地点。

出动武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打算亲自做两村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停止战斗,安排群众撤离现场,救治伤患人员,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但让县长万万没想到的是,马田村不仅拒不接受调停工作,反而扩大了这场“战争”的规模!

随后,武警官兵也赶到了现场,但看到当时的冲突局面,全都被震惊得瞠目结舌,摆在他们面前的哪是村民纠纷,完全是两支正规军的厮杀。

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官兵们只能好言相劝,经过长时间的耐心劝导后,井岗村的村民们答应解散队伍,回到各自家中。

但马田村的村民已经杀红了眼,所以根本不听劝,他们不仅几次试图再度发起攻击,还将炮火对准赶来劝架的工作人员,威胁对方要是再敢插手,就别怪他们不客气。

架炮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马田村人就以3人为一小组,持续不断地朝井岗村猛扑。为了自保,井岗村的人也只能重新拿起武器继续战斗。

9月12日,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战斗,双方体力都已经渐渐有些不支。

为尽快结束战斗,马田村立刻派人去周边村落叫帮手。

周边十几个村落立刻行动,带着枪支弹药,坐着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甚至自备一些基本的粮食蔬菜做补给,浩浩荡荡地驰援马田村,总人数超过了1500人。

民用拖拉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马田村还组织人手占领了县里的煤矿炸药仓库,从里面抢走了2000根雷管,30箱炸药和750多米导火索,准备彻底将井岗村消灭。

当时,噩梦般的阴影笼罩在所有井岗村人的头上,他们的情况岌岌可危。

在补给和援军的支援下,马田村越战越勇,井岗村人单力薄,防线全面溃败,部分村民冒着枪林弹雨,请求县里用武力制止战斗。

雷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从省里调来的100多名武警到达战场,和当地400多名民警一同,不顾自身生命安全冲入人群,放了10多枚非杀伤性武器:大型催泪弹,掩护手无寸铁的群众撤离。

同时,武警们也不顾危险地冲向马田村的“炮兵”阵地,用擒拿术控制了这些炮手,但是其中一部分村民还不停战,竟然拿起棍棒,直接冲到对面乱打一通。

擒拿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面一度失控,无数井岗村妇女、儿童被吓哭,武警官兵担心他们受伤,赶紧抱上他们就往村外冲。

与此同时,官兵们还在拼命阻止马田村人的攻击,并安排人员对村长做思想工作,让他出面劝退所有已接近疯狂状态的村民。

两个小时后,武警部队终于控制住了局面,这场特大宗族械斗,终于落下了帷幕。

控制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统计,此次械斗,参战人员累高达5000余人,造成了3人死亡,12人重伤,100多人轻伤的严重后果,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而在战斗结束后,警方立刻开始了善后工作,一边安抚群众情绪,尽快安排复工复产,一边严厉处罚闹事分子,做好善后工作。

而为了防止两村再次互相打击报复,警方全面收缴了两村械斗的武器,而收缴的结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收缴的土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一共收缴了4部土炮车、95门土炮、230多公斤炸药,350多米导火索,雷管甚至多达2500多发,还有50多支土枪,250多枚手雷。

这样的武力装备,完全可以发动一场小型的战役。

那么,为什么两村村民的手中,能有如此多的热武器,而在械斗过程中,展现出如此高的战术素养呢?这还要追溯到清朝末年。

清末民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由于社会动荡,匪患四起,清政府允许地主豪绅持有枪支,用来对付起义军和土匪,枪支的专属权开始由官方向民间扩散。

当时,为了防身,稍微有些钱的人家都会备土枪、土炮,结果让这些土制武器的制作手艺流进了家家户户,并将这些经验传给后代,这便是这场械斗如此夸张的原因。

土枪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不完全数据表示,在开始全国大范围禁枪前,至少有200多万支枪、1万门大炮、270万颗手榴弹流落于民间。

可以说不少村镇,都藏有这些危险武器,也为两村的大型械斗,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条件。

为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1996年,全国展开了最严格的禁枪运动。

禁枪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老百姓们才能够放心地在街道上安心行走,而不用担心被拦路抢劫,东方大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