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提出《关于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构建全球产业链的建议》。李东生3月1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完善融资平台,支持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布局。

李东生说,之前谈论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大家主要关注出口。目前中国产品出口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下碰到了“天花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担心产业空心化,如美国希望制造业回归、拿很多资金发展芯片制造。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要发展本国制造业,很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针对中国产品。

“原来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式要改变,必须适应新的全球经济格局。”李东生说,“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要兼顾社会责任、公平和效率,全球化要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工业能力”。

有人认为“中国企业不能把项目转移到海外去”。李东生认为,这两年中国产品出口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美国加税因为中美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也提高了关税壁垒。所以,中国要提高在全球的产业地位,只有把产业链布局到全球去。

像TCL,面向美国市场的出口产品,生产工厂设在墨西哥,因为美国、墨西哥和加大拿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如果有需要,我们不排除在美国设立一些项目工厂。”李东生说。另外,TCL把欧洲工厂设在波兰,因在欧盟区域,产品出口没有关税。

此外,TCL在巴西等国也建立了工厂。前年,TCL还启动了印度基地建设,受疫情影响延迟到去年投产,预计今年印度业务会有大增长。在东南亚,TCL布局时间较长,在越南、印尼都有工厂。李东生透露,未来考虑在非洲增设工厂,同时强化中东地区的业务中心。“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是中国科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式。”

从TCL的实践看,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并没有影响出口。李东生说,关键要把“蛋糕”做大,带动核心器件、材料、装备出口。TCL去年出口增长70%至194.2亿美元,其中很多是材料、器件,如液晶面板、太阳能硅片。“我们海外的彩电厂、光伏组件厂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会带动国内装备、部件出口的增长,这种模式能突破出口的‘天花板’。”

建立全球产业链,欧美日的跨国企业做了几十年,中国企业正借鉴它们的经验。李东生说,不同国家建立产业链会碰到不同问题,需要在实战中解决。比如,在越南和在巴西建立产业供应链的挑战不同,越南近中国,物流效率高,TCL可以把国内供应商也带去越南开厂,挑战在于越南工厂的工艺能力、运营效率等。巴西的物流供应链很长,从中国到巴西要一个多月,而且当地工厂离港口有2000多公里,所以要扶持本土供应商以完善供应链。

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构建全球产业链,李东生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完善中国制造的全产业链建设。其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中国制造产业链布局。第三,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以电子信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构建。第四,充分利用中国经济体量和庞大市场,助力企业提升行业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并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的治理。

李东生还建议,“完善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化业务拓展的平台,如中国已有的出口商业保险的平台,能帮企业管理一部分风险,当然企业要付费;另外,还有融资平台,这要加强。我们在一部分国家,中国金融支持得力;在有的海外国家,相关金融支持体系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