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问海明威,他会修改多少次初稿。他的回答是:“这要看情况了。我把《永别了,武器》这本书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页,重写了 39 次才满意。”采访者问:“是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难?”海明威回答说:“为了找到更正确的词汇。”(Paris Review,1956)

看来,即使是海明威这种知名作家,也难免为写作发愁。

但是,你知道吗?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德国,有这么一个人。他就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酿酒师的儿子,变成了一名社会学教授,并使他凭借高质量、高产出成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跨专业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30 年间出版了 58 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此外,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是毫不费力做到这些成就的,甚至还独自抚养了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人就是尼克拉斯·卢曼,他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卡片盒子“,也叫做”卡片笔记写作法“。德国作家申克·阿伦斯就写了一本《卡片笔记写作法》,专门针对”卡片笔记写作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卡片笔记写作法到底是什么东西?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提升自己的方式,我们能通过读书,学习很多知识,从而提升自己,改变生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就是看书要动笔,做读书笔记。说起读书笔记,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写读书笔记了。当时年纪小,不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于是就写了自己的生活感悟。

现在要重新学习写读书笔记了,共读营老师非常贴心地给出了读书笔记模板,对写作新手非常友好。读书笔记包括“原文、书名、作者名、感悟,总结”这五个部分。看上去不多,但是真正去写的时候,才知道,只有肚子里有墨水,才能一直写出东西来。如果肚子里墨水本来就少,可能写个几篇读书笔记就写不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把读书笔记分成了三类,分别包括:

1.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这类笔记只是对收集信息起提醒作用,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来写,最后会在一两天内被扔进垃圾桶。
2.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这种笔记以一种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并且永远不会被扔掉。它们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存放在同一个地方,或者是在文献管理系统中,或者按出版标准写好放在卡片盒中。
3.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它们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存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书中强调,闪念笔记在一两天内进行阐述非常重要,必须要经过处理,变成永久笔记或者项目笔记才是有价值的。

二.卡片笔记写作法为什么如此神奇?

《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提到:“卡片盒笔记法——关联的、分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不仅比一些教育者们所推崇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为自然,而且衍生出了诸多写作及笔记记录工具。”

什么叫做“自下而上”?就是在平时多积累读书笔记,更多的是把功夫花在平时,前期学习时记的笔记为日后使用做准备。与传统的“自上而下”方法不同,而且更加简单易行。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写作的方法,决定写作后,从制定计划开始,选择某个主题搜集资料,构思,撰写成一篇文章。随机性很大,甚至可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与传统写作方法比起来,卡片笔记写作法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显然比较稳定,而且简单易行,风险相对较小。

此外,卡片笔记法的关键,就是把平时所写的读书笔记进行汇集、拼接、提取。加强笔记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摩擦出思维的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介绍一个词:“必要难度”,这是认识科学的最新成果。什么是必要难度呢?人类的记忆有两个基本机制:存储和提取。以前,人们习惯性认为,记东西越快,学习效果越好。简单来说,就是存储越容易,提取越快。但是,认知科学家比约克夫妇(Robert A·Bjork & Elizabeth Ligon Bjork)通过实验,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这就是记忆的“必要难度”。

读书笔记加工程度越深,记忆的提取就会越容易。想用到哪个笔记,只要在大脑中搜索一下,就可以轻松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如何利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进行写作?

“我建议你在阅读时手里拿支笔,在小本子上记下你觉得常见的或可能有用的简短提示,因为这将是把这种痕迹印在你的记忆中的最好方法。”——本杰明·富兰克林

好了,现在,卡片笔记写作法是什么,以及它的神奇之处是什么,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我来讲讲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使用吧。

利用卡片笔记写作法进行写作,主要分为这六个步骤:

1. 专注。

2. 阅读和理解

3. 记卡片盒笔记。

4. 发展想法。

5. 分享你的洞见。

6. 养成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一心多用。研究表明,一心多用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快速转移注意力,会使我们消耗更多的能量,让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再次集中注意力。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 阅读和理解。尽可能地去理解自己所读到的东西,并把它融入自己的思维系统。做成读书笔记放入卡片盒中,这个时候的读书笔记,就是把别人的发现和思想变成自己的想法了。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用自己的话复述读到的内容,就是用不同的文字尽可能真实地表述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坚持记卡片和笔记。如果你也想提升写作水平,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每天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好办法。每天积累一点想法,日积月累,就会输出大量的想法。到时候,写文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4. 发展想法。为自己写出来的读书笔记建立索引,加强笔记之间的联系。如果想法更新了,笔记也需要及时更新。设置关键词,便于笔记的管理。在笔记之间建立链接,也是一个好办法,作为一个进入主题的切入点,会很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分享你的洞见。每天都在记笔记,经过头脑风暴以后,写作的素材就更加充足了。不断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以文字形式记在卡片盒里。

6. 养成习惯。《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提到:“培养新习惯的诀窍在于,不要试图与旧习惯决裂,也不要指望通过意志力逼迫自己去做,而是要有策略地建立新习惯,并逐步取代旧习惯。”用新习惯逐步取代旧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本人从每天挑战一个俯卧撑做起,成功培养了锻炼的好习惯。新手写作可以从每天 300 字开始练习,如果觉得字数还是不合适,可以自行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提到了一个工具箱,包括四种工具,分别是:

·书写工具(纸和笔亦可)。

·文献管理工具(如 Zotero,Citavi,或者其他最适合的软件工具)。

·卡片盒(纸质或者应用程序形式)。

·编辑工具(Word,LaTex,或者其他最适合的工具)。

按照这个思路,分享一下我写作的时候用到的工具箱吧

·书写工具(纸和笔)。

·文件管理工具(微信读书,电脑桌面的文件夹,QQ)。

·卡片盒(有道云笔记)。也用过印象笔记,这两个都挺好用的。不过我更习惯使用有道云笔记。

·编辑工具(以前用 Word 比较多,最近开始用石墨文档,感觉超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曼说:不写,就无法思考。好的写作流程,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卡片笔记写作法》已经给出了足够简洁的写作流程,如果你还在为写作发愁,可以尝试一下卡片笔记写作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每天一个读书笔记开始吧,无数的宝藏在等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