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自由贸易港的先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今,未来将有一处面积比香港大三十倍的地方会成为“第二个香港”。

这个地方凭什么能够成为“第二个香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复制的华夏辉煌

香港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知名的自由贸易港,它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吸引了很多外国商人来港投资,提起香港的辉煌,就不得不提香港制造业的兴起。

1841年英国侵占香港,将香港作为对华及远东贸易的据点,以及在远东和南亚的贸易中转线,这为香港的对外贸易发展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战期间,西方国家以香港为中心转运站,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大陆内部战火频仍,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大量的内地资源和人才流入到了香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香港的繁荣。

到了60年代,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对华封锁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但是西方国家对香港地区态度较为温和,当时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转向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便把制造业向边缘国家转移。

香港有大量的内地廉价劳动力资源作为后盾,有条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得香港从一个单纯的转口贸易港开始走上工业发展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内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大陆释出的庞大服务需求将继续惠及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国际金融,商业和贸易枢纽地位。

香港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提起香港的繁荣,就不得不提香港服务行业的兴起,提起香港服务行业,就不得不提那繁花似锦,风华绝代的影视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的港片,不管是从产量还是质量,都创造了令人惊喜的奇迹,形成了庞大的影视工业体系,其中电影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拥有全球市场的美国好莱坞,当年的香港汇聚了整个华语界最优秀的影视从业者团体,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还是摄影,道具,配音乃至替身,都可谓人才济济

因为历史遗留的现实,地理环境的配合,经济条件的繁荣,政治因素的因缘际会,和人才的巧合汇聚,滋生了这种揉合中西、承先启后的影视文化,在影视行业,香港的影响力创造了划时代的文化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好莱坞电影是一场拳击比赛,四面围栏,拳拳到肉,任何观众都有可能登台比试,而香港电影则是一场华山论剑,苍空白云,刀光剑影,能够睹之一二便为终身幸事

同时,香港也是度假胜地,东方之珠,购物天堂,最佳商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瑰丽璀璨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旅游业非常发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是一个自由免税港,具备发达的海陆空交通设施,是中国产品输出世界的重要转运中心,也是世界各国商品进入中国的重要的通道,因此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商品都来到了香港,展开了激烈的商品推销活动,使得商品价格比其他国家更为便宜。

香港的慑人魅力,还来自它独特的文化气质,香港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城市,本地古老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并存,不管是从建筑风格还是生活习性,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矛盾和反差,这正是香港独特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满则亏还是徐徐图之?

有人说,曾经的香港是金融巨兽,而今出名的却只有夜市小吃,也有人说,曾经的港片风华绝代,而现在的港片却已经衰落,难道万事万物真的逃不过月满则亏的定律吗?

其实不然,从金融中心到夜市小吃,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转变,更是文化与认同的调整,它可能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渡,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片的没落,完全是因为它不计市场之限制而做之生产,随着近来港片盲目跟风、盗版猖獗,加上台资撤离、人才出走,在一定程度上伤了港片的元气。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港片曾经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港片历经高潮低谷,浮沉起落,仍旧是一代人心中的“东方好莱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荣光,今朝疲态,唯有加快融合与转变,方有一线生机

于香港而言,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利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发展优势,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香港国安法》,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有了稳定就会有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让让“东方明珠”更加璀璨,让香港在祖国怀抱里更繁荣富强,让香港未来更美好,我们必须风雨同舟,继续步履坚定的走下去,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香港身后,伟大祖国、广大内地人民永远是其坚强后盾。

生搬硬套还是量身打造?

那么究竟是哪个地方能够成为“第二个香港”呢?答案是海南,有不少人表示疑惑,海南和香港一样,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类似的制度扶持,难道让海南成为第二个香港就是将香港的各方各面生搬硬套上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打造一个城市就像制造果汁一样,保持自身的风味的同时又能融合别样的口感,才能给大众带来惊喜,是亦步亦趋,见模学样的照搬,还是立足省情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站在十字路口的海南会如何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是南海的门户,与东南亚多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战略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当自由贸易港建成之后,海南省的人口一定会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和香港一样,海南省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到达南亚各国的距离比香港还要短。

海南省陆地面积约是香港面积的30倍左右,同时,海南省辖区下还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是我国海洋辖区面积最大的省份,因为面积广大,所以可以利用的海岸线就会更长,也能够建设更多更大的贸易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丰富,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适宜于发展人工养殖业,同时光热充足,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季,热带农业资源繁多。

当北方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的时候,海南正是盛产瓜菜的最好时机,源源不断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热带花卉和热带海淡水养殖也非常可观,并且海南油气资源丰富,其油气前景可与波斯湾相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制定并发布《特别措施》,是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个重大政策红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安排,是对海南乃至全国市场准入政策机制的突破性探索

这份《特别措施》“特别”之处就体现在,这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量身打造的措施,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是对海南省未来发展的精准定位,国家的条条政策,足够让重视中国市场的外企,把海南作为设立制造基地的首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代在发展,中国也在发展,刻舟求剑是不会进步的,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适合香港发展的道路并不一定适合海南,如果在海南的探索成功了,有可能会把这些规则复制到全国各地,但不管这些规则在哪里落地生根,都会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协调

生搬硬套当然比不过量身打造加上活学活用

未来中国的靓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海岛省份,海南有着天然的对外贸易优势,所以在2018年,我国正式提出要在海南打造全新的自由贸易港,海南省旅游城市的身份很容易吸引游客,自由港是免税区,这里和香港一样,会成为新的购物天堂,购物和旅游的结合是海南的独特优势。

海南也会逐步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推动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度融入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提升海南在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更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守好祖国“南大门”,海南要继续持续在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新探索

发挥海南自贸港“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基于前面所列举的海南各项优势,海南省必须把握战略方向,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确定恰当的战略目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省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比其他的省份更有活力,也更容易转型,因此,在海南搞自由贸易港也是最为合适的,可以更快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己所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极具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它将为海南省和整个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

当大量资金和人才流入海南,海南的发展潜力将不可估量,目前,我国已经将香港,深圳,澳门等城市打造成了高度开放和包容的特色经济区,而海南将会是下一个新的起点,成为我国未来最靓丽的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勇者进,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在经济基础并不发达的海南建设自贸港不仅是全新的探索,更是十足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谈超越谈并进,“双港”要紧密联动发挥“1+1>2”的动能,彼此相互促进,谋求共同发展,将国家所需与自身所长相结合,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读完这个故事,您对海南即将成为“第二个香港”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