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就会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作品,大肆宣扬日本人学校这颗“毒草”,言指文化渗透之类,都是平庸而媚俗的观点。

而这些文章却能“火爆”,这跟许多支持它们的受众相关。写作者投其所好,受众义愤填膺。这是双赢。

我们就是不乏有这样的网友,一点信息检索都不做,上来就把日本人的学校等同于“日本预备役部队”,还说这些日本人学校是起到了“里应外合”的战略目的。纯粹是有病。我想不到除了有病之外的任何恰当的表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中国境内之所以有日本人学校,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全球化运动。说句更直接的,中国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正是境内的日本人学校变多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外国人学校。因为中国境内也有美国人学校,韩国人学校。

成立日本人学校,其实动机很单纯。因为有很多日企要来中国办厂子,进行投资,那么怎么解决那些拖家带口的日本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呢?于是就有了这些日本人学校,就这么个目的。

根据教育部1995年颁布的《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其中第一条“ 第一条 为给外籍人员子女在中国境内接受教育提供方便,完善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信自己去教育部网站查,网址也贴在这里: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199504/t19950405_81906.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外国人学校,它就是给外国小孩上学用的。就这么简单。对于这个东西,还要阴谋论,这是不是神经有点太脆弱了呢?

另外,日本人学校是不允许中国孩子入学的,自然也谈不到什么教育渗透的东西。而日本人学校的经费,也是自筹的。根据“静说日本”,“日本人学校”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来自于日本文部省的补助,一部分来自于在中国的日本企业的赞助。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当着许多记者的面,对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了一句话:“请帮帮我们”。于是,松下电器在北京投资了第一家电视机显像管工厂,为中国电视机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技术和零部件。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日本企业总共在中国投资了3万5000余家企业,占到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总数的一半。
静说日本:《中国土地上为啥有“日本人学校”》

日本人学校的变多,恰恰说明了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变多了,中国的企业也就有了更多与外国企业合作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同胞,提供了就业的岗位,糊口的机会。

我极为反感当前极端而盲目的排外情绪,主要是指在网上的这些人。因为恰恰是他们,才是完全不了解中国经济,也不在乎中国经济的发展的。他们连做简单的信息检索都不愿意,就到处相信那些阴谋论,喊打喊杀,丑态毕露。

看了一个新闻,根据“日经中文网”,一对日本母子,在等待日本人学校的校车的时候,遭遇袭击,而车上一个负责巴士引导的中国女性也被刺伤。我不知道这件事与网上这些盲目仇日的人,有没有关系,与那些罔顾事实,恶意诋毁国外的自媒体人,有没有关系。但是这的确成了一个很难忽视的伤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静说日本”的最后,徐静波先生写道:如果没有这么多日本企业到中国投资,中国也就不会有“日本人学校”。

但愿这不是一个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