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写作变现如此火热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写作大军中。写作本质上是一种输出,要输出必然要有输入,通俗点说就是肚子里有货。而输入一般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只有提高阅读效率,你的输出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一般来说,读书有三个目的,消遣,获得知识,收集信息。具体选择什么类型的书取决于你的阅读目的。而我们想要通过写作变现,写作变现就是一个功利性的目的,它涉及到获得知识,收集信息这两个目的。而想要达成这两个目的,需要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才能更好地交付,从而达到变现这个终极目标。

接下来我将会分享五本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书,阅读的程度从易到难排序:

1.《高效能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原尻淳一将读书这件事大致分为了三大部分,分别为兴趣、方法、产出。他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一共介绍了89个阅读技巧,其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两点是主题阅读和速读。

主题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选定一个主题,然后选择几本相关的书进行阅读。通过对这几本书的学习,对这个主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速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阅读技巧,速读法的灵魂是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这个方法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适用。毕竟信息是看不完的,而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天一共就24个小时,在这个时候,注意力就显得非常珍贵了。速度法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率,一定程度上缩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对阅读很有帮助。

2.《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在书中介绍了许多做笔记的工具与方法,简单易上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葱鲔火锅式"阅读法,这个阅读法的精髓就是摘抄与评论相结合,可以擦出思想的火花。阅读一本书,及时将感想记录下来,方便日后翻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正是如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3.《实用性阅读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岩俊之,日本有名的读书培训师。曾经一年阅读过300本书,自己研究出了速读的方法。在《实用性阅读指南》里面,他详细介绍了许多读书的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思维导图、二八定律以及SMART法则

思维导图,大家想必经常听到过,它是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倡的一种思考方法,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像大树的主干有多条枝干一样,向四周伸展开来,,不仅可以用在读书上,工作的场景也会用到它,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阅读,一本书中,重要的部分可能只占20%,不怎么重要的内容可能占了80%左右。因此,我们只需要直接找出那20%的重要内容,然后阅读,反复研究这部分的内容,自然就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了。

SMART法则,"SMART"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量化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实际的)、Time-bound(有期限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被称为"SMART法则"。这个法则非常适合做计划。举个例子,我想要做一年看完36本书,首先把一年拆分成12个月,平均到每个月读三本书比较合适,然后去认真执行这个计划,最后在一年的期限内完成36本书这个任务。看,这就是做计划的好处。

4.《沟通圣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主要讲沟通的,但是其中的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关于"阅读"的部分,分别讲了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效率。在这两个章节中,尼基·斯坦顿提出,不同的内容需要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在开始阅读之前,需要确定内容的优先级。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略读法与SQ3R法,可以显著提升阅读效率,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5.《如何阅读一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阅读一本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从低至高依次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对每个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但是这本书比较厚,且趣味性比较差,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阅读基础的人,读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建议大家先去看前面提到的几本书,有了前面的阅读基础,再来看这本经典书,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想要写作变现,需要用输入倒逼输出,只有在吸收了足够多的内容,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输出的质量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阅读的书单有了,下一步就需要你行动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