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眼中的傻子,是一种智慧未开而近乎愚钝的人,他们甚至不具备理解世事的能力,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似乎周遭的世界与自己无关。不过,他们简单而天真,没有正常人的狡诈与心机,单纯让他们变得执着,而傻子身上的执着却令正常的“聪明人”望尘莫及。

记得初看《阿甘正传》时,只顾着笑话阿甘那种很傻很天真的性情,却忘了花时间体悟那种很傻很天真背后蕴含的真意。而阿甘的成功却恰恰证明了“福自天定”的道理,而结局往往令人大跌眼镜。

老子说:大智若愚。当然,老子所说的愚绝不是愚钝,虽然看上去像是鸿蒙未开的愚钝,但实际上是韬光养晦的结果。因此,真正大智慧者从不外示才智,而以痴愚之态让人将自己当成傻子。被当成傻子虽然有被凌辱的可能,但丝毫不妨碍自己修成智者。正因为如此,大智者往往表现得愚鲁,这样就不会成为别人的标靶,反而能保全自身。这是老子的智慧,也是道家的智慧。

一、傻子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一旦拥有了目标,便不在乎付出的艰辛,也不左顾右盼,眼光始终如一。这是很多人不具备的品格。

实际上,当我们放眼周遭的世界,有半途而废者,有好高骛远者,有天马行空、虚张声势者,不一而足。而唯有那些从一而终、坚持不懈成为最终的赢家。

所以,我们往往看到成功者的光环,却看不到他们成功路上的汗水和艰辛。

二、从修行的角度而言,修行人当学傻子精神。

既已修行,就须坚定不移,切不可东学一招、西学一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很多人刚开始兴致勃勃,当看到有道行的师父便极力要求拜师学道,入门后才发现学道修行不易,于是开始打退堂鼓,完全没有了学道之初的兴致。或者学了一招半式便自立门户,而最终做出很多欺师灭祖的事情者也不在少数。

三、修道是要放下名利的。

名和利本身就是修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若想通过修道博得名利,那不是真修行。我曾经见过一些朋友皈依佛道并通过各种机构获得无数证书,名片上写满了各种头衔,乍一看令人敬佩,实则令人惋惜。因为若不能放下名利私欲,这些头衔会成为修行路上打脸的巴掌。

须知,真正的修行不是不谈钱财利益,而是学会正确处置名利,不使其成为修行的负累。修行好的人不积财富,但有需求时则不愁财富不来。

又说回傻子。其实傻子身上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大概是他们本身不把别人的冷眼碎语理解成嘲讽的缘故。这一点值得修行人借鉴。

俗话说:人言可畏。我们不可能脱离所有社会关系,否则我们就只能远离世俗、隐居山野、与世隔绝。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一旦开始修行就难免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有随喜赞叹的,有闲言碎语的,有挖苦讥讽的,总之,什么都有。

因此,对于随喜赞叹的,大可不必自满自傲,对于闲言碎语、挖苦讥讽的,大可不必计较。说实在的,修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与他人无关。所以,若因为别人的评论就放弃修行,那可就真成了傻子了。

四、邱祖曾说:入我龙门者不穷,出我龙门者不富。

无形中道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好好修行,不愁吃穿。可以这么说,修行是有实际利益的,只是这么说好像又变得俗不可耐了。

修行的利益很多,最直接明显的就是经济利益。当然,诸位切莫误会,选择修行不是领工资吃饭,所以,我说的经济利益是,通过不断精进修行而增加功德、积累福报,这些功德和福报会以财富的形式体现,比如仕途顺遂了,生意变好了,家庭和顺了,自身运势也会不断改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过,切记不要把获得这些利益作为修行的目的,否则变成功利心,功利心太强反而会阻碍修行。

五、修行过程中,我们需要适时地“装傻”和“自卑”。

这种装傻不是装疯卖傻,装疯卖傻总是有痕迹的,会惹人讨厌,这样就不是很好了。

装傻就是尽量糊涂些,更确切地说,做事精明而为人糊涂,可以把人和事看清楚,但任何事情都留有余地,这就是我说的“装傻”,然后与“自卑”混合使用。自卑不是自我感觉卑贱,而是自发地谦逊、自降身价,以便能容纳更多智慧。

自卑与谦下是放下的过程,慢慢地就会发现,我们可以吸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最后做到海纳百川。所以,修行越高的人越谦和,修行越差的人越摆架子,就是这个道理。

六、傻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真诚和实在。

因为他们没有心机,所以不必掩饰什么,所有的行为都是真情流露,所以他们天真无邪。修行人可方可圆,这叫圆融;顺其自然不是圆滑世故,而是随缘,不强求。所以,修行人的第一品质应该是真诚。真诚、真实地做人,不虚伪,不做作。当然,以诚待人就能慢慢克服傲慢,多倾听,少言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能获得更多。

总而言之,我所见过的高人大多都傻乎乎、乐呵呵的,似乎没有什么烦恼,但其举手投足都令人非常舒适,他们的身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层次的人。他们朴实无华,他们素净优雅,他们无尔我之分,他们不计得失,也许,他们才是深得老子“大智若愚”真谛的修行人。慈悲无量。(更多修行知识请关注修行科学公众号)

愿读此文者,皆开悟见性。

愿转此文者,皆圆满人生。

愿赞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随 喜 打 赏

- The End -

修行科学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领域修行者与科学工作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luchen0209@163.com,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加微信领取无价修行资料

- 修行科学工作室 -

“修行科学”平台旨在传递修行智慧,探索生命科学真谛,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多维视角,诠释自然万物背后的奥秘,结合东方智慧与科学,来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定期推送修行智慧、前沿科学、修炼秘法易经风水法术、中医养生、人体科学等大量相关内容。

修行科学公众号

修行|科学|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