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024年度上海少儿戏剧“小白玉兰”称号评选活动正式颁奖,来自北新泾街道社会组织“小梨园”的三名小武生榜上有名。其中,段立禹荣获“小白玉兰”称号提名,陈梓豪、唐楠哲荣获“小白玉兰”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唐楠哲、陈梓豪、段立禹

上海少儿戏剧“小白玉兰”称号评选活动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于2012年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届,旨在发掘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少儿戏剧人才,已成为沪上文教结合工程又一重要案例。在今年的活动中,共有62个个人节目与13个集体节目参与评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为段立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梓豪和唐楠哲

2023年,由“小梨园”精心培养的优秀学生邢家绮和熊译涵分别凭借《贵妃醉酒》《智取威虎山》两段曲目获得了2023年度上海市少儿戏剧“小白玉兰”称号和2023年度上海市少儿戏剧“小白玉兰”称号提名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邢家绮和熊译涵

而今年又有三名小武生,现场表演了京剧传统剧目《三岔口》。段立禹饰演任堂惠,扮相俊美,台风稳健;陈梓豪饰演刘利华,灵动非凡,矫健敏捷;唐楠哲饰演任堂惠,驾轻就熟,气质绝佳。三个孩子在演出中,灵活运用“滚毛”“劈叉”“打飞脚”“跌筋”“乌龙搅柱”等京戏短打武技中的精彩动作,赢得高度赞许,并突出重围荣获奖项。

荣誉背后,既有孩子们对京剧传统的热爱和坚持,也有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洪小鹏的耐心指导和细心打磨。“这次评选,洪老师总是加班加点给我们指导动作中的不足,在终评当天,还在积极协调现场。”孩子们感激地说道。据了解,三名小武生已走过超三年的京剧艺术之路,不管严寒酷暑,都坚持着学习和训练。在指导下,孩子们不断精益求精,共同经历过多次舞台表演和奖项评选,小伙伴之间的默契配合度逐年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新泾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还在自己家门口参加了“非遗潮未来 燃聚苏河源”第九届家园之歌系列活动、“宁心聚力同向党,五社联动展风采”长宁庆八一汇演等活动,发挥自身精气神,展现京剧传统剧目的新生艺术魅力,增强了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小梨园”全称为上海小梨园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于2015年11月,是注册在北新泾街道辖区的社会组织,已获评长宁区3A资质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中,北新泾街道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运营过程中,帮助其“对接社区,整合资源,承接项目”,大力推进该组织制度化建设,实现项目运作规范化。

多年来,中心坚持以公益性原则,注重对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面向北新泾辖区15个居民区、10所学校的少儿京剧爱好者,开设了一系列少儿京剧课程。中心特邀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军老师担任中心顾问,聚集了一批专业的京剧教育工作者。同时,中心把中国戏曲京剧、越剧、沪剧的表演艺术,创新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并编制成戏剧舞台在北新泾社区和学校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新泾的历史底蕴及非遗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北新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街道深耕“苏河源”文化品牌,以国潮体验、非遗科普等创新形式为导向,支持培育“小梨园”等社会组织,持续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大力宣扬非遗文化传承。借助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辖区载体,街道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结合科技、艺术、人文等多样的系列内容,激活非遗的生命力,丰富全年龄段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北新泾街道

撰稿:李嵩楠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