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长宁警方和昆山警方“不约而同”地都在寻找一位男孩的故事牵动着两地警方的心。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下午近4点钟,新虹桥中心花园的保安在常规巡逻,只见,一位十五六岁模样的、穿着校服的男孩一直躺在园内的座椅上。然而,这个时间段学生们还都没放学,他怎么独自出现在公园内,这是咋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警立即到场展开核实。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公园的保安先将男孩小陈带回保安室内休息。在民警的耐心安抚劝慰下,小陈也逐渐向眼前的警察敞开了心扉。他告诉民警,当天一大早从昆山乘坐地铁来到上海,通过换乘10号线,在伊犁路站下车,进入公园内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散散心”。

孩子心情不好,难道遇到了难事?原来,近段时间以来,小陈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不融洽,加之学业上的压力,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当天一早,他没去上学,而是乘坐地铁一路从昆山市来到上海,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和担忧。

找不到孩子,家长一定急得要命。民警立即将该情况上报至长宁公安分局,经核实,果然,昆山警方已经接到了小陈父母的报警,也正在焦急地寻找小陈的踪迹。在得知孩子找到并且平安后,小陈母亲第一时间赶到了上海。

“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要是没有你们的热心帮助,后果真不敢想象,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推门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小陈母亲喜极而泣,一颗悬着的心也总算是落了地。

待她平复情绪后,民警与她交流了青春期孩子管教方式方法的问题,希望家长能够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用更加缓和、积极的方式陪伴孩子共同面对问题,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临走时,小陈答应今后在遇到任何问题时会及时和家长沟通,而不是采取盲目唐突的方式一味逃避,小陈母亲也再次向民警和保安的帮助表达了谢意。

民警提醒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快乐与烦恼相伴。在家长与孩子发生矛盾时,作为家长的成年人要通过积极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多关心、多陪伴、多沟通,切实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学会积极面对和处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由长宁公安分局提供

撰稿:闫 漫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