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黏黏糊糊,与此同时,我们的皮肤也面临着不小挑战。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有哪些皮肤病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呢?又该如何应对防范呢?一起来听听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唐苏为医师的建议。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主要包括手足癣、股癣、花斑癣等,由于真菌在闷热、潮湿的环境更容易繁殖,故梅雨季节是真菌性皮肤病的高发期。

01

足癣,俗称脚气,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表现为足趾间、足底丘疹、水泡、脱屑,严重的还会出现足趾间发白浸渍、糜烂渗出或脚跟增厚龟裂等症状,伴有剧烈的瘙痒。梅雨季节经常下雨,很多人淌水走路后不注意把脚擦干,时间一久足部就容易滋生真菌,形成足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股癣是另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好发于大腿根部、臀部、会阴等部位,表现为环状红斑丘疹,边缘稍隆起,边界清楚,伴瘙痒感。如不及时治疗,皮疹会逐渐扩大。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这些特殊部位捂着不透气,闷热潮湿,极易感染真菌,引起股癣。

03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一种由特殊真菌(马拉色菌)引起的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不觉得痒,主要发生在胸背部、腋下等容易出汗的部位,表现为甲盖大小边界清楚的圆形斑疹,邻近的皮损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的不规则斑片,呈淡褐色、淡黄色,表面可覆有糠秕状鳞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贴士

以上3种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主要以外涂抗真菌药物为主,如果特别严重,可在医生评估后适当口服抗真菌药物。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出汗,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干燥,衣物要完全晒干后再穿。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是梅雨季节乃至整个夏天特别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最初的发生与蚊虫叮咬有关,在被叮咬后,皮肤产生了过敏反应,诱发自身发出皮疹,表现为风团样丘疹,部分皮疹中央还可以看到小水泡,瘙痒剧烈。

这个季节开始,蚊虫逐渐增多,除了普通的蚊虫,往年用过的凉席中也可能藏匿着大量的螨虫。

小贴士

外出前应做好防蚊防虫措施,家里换季拿出来的床单、席子最好先用开水烫过、晒干后再使用。出现皮疹应减少搔抓,否则容易越抓越严重。治疗上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如剧烈瘙痒或皮疹无法控制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

汗疱疹

汗疱疹最常发生在双手,表现为双手散红色丘疹、小水泡,瘙痒剧烈。从病名就可以看出,汗疱疹这个病和出汗有关,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动不动就出汗,很容易诱发汗疱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贴士

建议尽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过度出汗,必要时可以用些爽身粉。另外,手部尽量减少接触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化学刺激品。如瘙痒剧烈,可以适当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

问世间“晴”为何物,皮肤痒到直教人憎恶。虽然梅雨季节易引发皮肤病,但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远离“梅雨病”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程清慧

编辑:李冰倩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