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12月,杰克·伯恩斯带着3台用了10年的德国相机,和《生活》杂志的差事,来到了中国,并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

在中国的17个月的时间里,他用掉了3000多个胶卷,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两年,他在《生活》杂志上一直保持着版面占有率的最高纪录。但3000多个胶卷中绝大部分并不属于指定拍摄范围,而且与《时代》杂志出版商亨利·卢斯(Henry R. Luce)的强烈反共思想发生了冲突,因而在半个世纪以来,《时代》杂志的档案中,有许多这样的历史照片从来都没有被发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恩斯(Jack Birns,1919-2008)

这些尘封的照片在前些年才公开,并有一部分已在国内出版,即《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近日又有2482张照片以”伯恩斯的中国摄影集.By Jack Birns. 美国生活杂志.1947 至 1949 年“出现。在这些照片中,有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有上海滩的市民百态,还有很多民国名人照片,大多是国民党政坛显要和军队将领,但有一组照片,伯恩斯将镜头对准了齐白石,一位对“对政治变革毫无兴趣”的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组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是1948年冬天,这一年10月,蒋介石到北平督战,平津战役即将展开,身在北平家中的齐白石已然八十四岁,仍然在画室里写字作画,气定神闲。尽管之前曾经有人“警告”齐白石,劝他南下“避难”,不过齐白石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北平生活,杰克·伯恩斯才得以在一片乱象中拍到这样一张珍贵照片,使得我们有幸目睹白石老人的真实生活。

照片主要是在白石老人的画室内拍摄,连续记录了老人写字、做画、刻印的全过程,其中还有几处执笔特写镜头。在人物之外,白石老人的猫也多次出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晚年宅男齐白石一天到晚在家里都干了些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张是老人拄杖在家门口迎接和送别记者。齐白石自五十岁后一直在跨车胡同的宅院中生活。此宅坐西朝东,实际上是一座带有东跨院的三合院,占地面积不足600平方米。宅院东设一排倒座房,中央建有门楼。

据谷同洁先生回忆,这所宅院是齐老的入室弟子娄师白和父亲娄德美帮忙建造的。主院中设有北房、东耳房和东西厢房,其中三间北房即是白石老人的居室兼画室,檐下悬挂老人亲笔所题的篆书“白石画屋”横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与徐悲鸿等在铁栅屋前合影

解放前的老北京盗匪横行,为了保证安全,特意在屋前安有铁栅栏,因此白石老人又称之为“铁栅屋”。老人作画,经常题款:“某年某月白石画于京华城西铁栅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面中稍大点的孩子好像是齐白石末子——齐良末,当年正好十岁,另外一个孩童不知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端坐画案前,画面左侧案上有一部电话。画案上一边各种调色碟,一边是笔墨。下面堆着线装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身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最小的儿子交流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字,齐良末在旁边认真看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案创作的时候,可爱的猫咪们就在一旁等候着,等着白石老人的鱼啊、虾啊、蟹啊画好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准备扑上去饱餐一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向记者展示这幅画好的虾蟹图,不知这幅画何人拿去,下落各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会儿功夫,又一幅画新鲜出炉。最后题字“大富贵亦寿考”。这个题材的画白石老人画了很多。画面就是绶带鸟和牡丹,绶带鸟因其音同“寿”而寓意长寿;自古牡丹被视为富贵的象征,两者入画,寓意“富贵长寿”。

1946年,齐白石时居京城铁栅屋,恢复鬻画。同年8月,被徐悲鸿聘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名誉教授。此时的齐白石名声已享誉全国,求画之人纷至沓来,因此,该期间,白石多有寓祝福、寓吉祥内容入画,此幅即是。类似的画在近年的拍场多有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注意,此画最后题的是“戊子八十八岁白石老人”。按年岁,齐白石生于1864年,1948年是84岁,多了四岁,年纪不符。这其中有个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早年在长沙的时候,有一个叫舒贻上的算命先生曾替他测过生辰八字,说他75岁时大限将至(有大灾难),给出的破解之法是,让齐白石在1937年的农历三月十二日戌时,念佛3遍,佩戴金器,避开属龙和属狗的小孩,如此可祛凶转运。并在手批的“命书”封面上,题写“十二日戌刻交运大吉”,又在“命书”里写下:“宜用瞒天过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称七十七,作为逃过七十五一关矣。”齐白石深信不疑,为躲避灾难,他在75岁那年给自己增加了2岁。就这样,1937年原本75岁的齐白石一下子变为77岁,跳过了“不祥”年份,这就是所谓的“瞒天过海法”。

至于另外两岁的差异,则是因为齐白石出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癸亥年的岁底11月22日(公历1864年1月1日),按农历来计算,出生就1岁,到了次年的农历春节,即为2岁。也就是说,齐白石出生在阳历元旦、阴历年底之前,他在零周岁这年,按虚岁计算就已2岁。这样一来,齐白石的虚岁年龄就比实际年龄又多出了2岁。

齐白石晚年的书画作品,都是这样来题的,题款于书画作品上的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大了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笔的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画完毕,老人又拿起刻刀治印。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刻印结束,整理下金丝眼镜。这女子应该是当时白石老人的助理夏文珠。注意看,刚才画的虾蟹图和“大富贵亦寿考”图已经挂在墙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照片中出现的这位西装青年,应该是李桦,他在1947年应徐悲鸿邀请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而齐白石也是北平艺专的名誉教授。之前的齐白石与徐悲鸿的合影中便有李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的工作结束,老人开始进入休息状态。注意后面有条幅,写着是“(停?)止收画件”,落款为“卅七年九日主人”。这条幅应该是刚刚挂出不久。1948年,法币贬值,物价猛涨,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引发通货膨胀。《白石老人自述》中对此有过描述:囤积倒把的人,街头巷尾,触目皆是。他们异想天开,把我的画,也当作货物一样,囤积起来。拿着一堆废纸似的“金圆券”,订我的画件,一订就是几十张几百张。我案头积纸如山,看着不免心惊肉跳。朋友跟我开玩笑,说:“看这样子,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实则我耗了不少心血,费了不少腕力,换得的票子,有时一张画还买不到几个烧饼,望九之年,哪有许多精神,弄来许多废纸,欺骗自己呢?只得叹一口气,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这两张照片中,一位是前面已经出现过的夏宝珠。另一位提笔写字的应该是齐白石的弟子李苦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的工作就这样,休息下,刷下手机,看看有没有人给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