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聊名家墨迹手札

你别看这些东西,好像不拘绳墨,很随便,但笔意是贯通的,章法也都是有的。写这些东西,它一行有五个字.你也写五个,它下一行只有三个字,你也写三个。这样临仿下来,就会找到感觉了,就能放得开了。

▼苏轼《渡海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一夜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人行书写得好,苏东坡、黄庭坚写得都不错。但写得最好的是米芾。苏、黄写的行书都有楷书的意思在里边,不能全放开。米芾就不同,他能够完全放开了写,所以就更为洒脱。他的行书中,最好的是《蜀素帖》和《苕溪诗》,两者中,《苕溪诗》更好,是完全放开了写的。

▼蜀素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素帖》是在织好了的丝绢上写字,界格也是织上去的。所以,他就很难完全放开了去写。细看《蜀素帖》上的字,越到后面字越小,原因也是受限制了,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曾谈到,他当初看到的《蜀素帖》是后人的摹本,说别人见此帖都不敢下笔,唯他敢写。他将这个摹本刻进了他的《戏鸿堂帖》中,后来才见到米芾的真迹。

▼米芾《蜀素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赵孟频写的行书《千字文》,那一本《千字文》只界竖线,没有天地头。写得真好,功力极深。再看赵孟频写的楷书,大都带有行书意味。本事不到家,是写不出来的。

▼赵孟頫《行书千字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