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泳曾说:“张丑云‘子昂书法温润闲雅,远接右军,第过为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非正论也。褚中令书,昔人比之美女婵娟,不胜罗绮,而睇忠言谠论,直为有唐一代名臣,岂在区区笔墨间,以定其人品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古至今,书法界一直存在“字如其人”的谬论,正如赵孟頫为保全家族,入元朝做官,故而遭到文人君子诟病,称之奴颜媚骨,缺乏坚贞大节之气。

而后拿“字如其人”当借口,批判他的字甜媚、庸俗,筋骨气力不及宋人,看后令人生腻,这一观点自然是错的,就像钱泳所言,书法不能以人品论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的书法鉴赏,当从用笔功力、文艺涵养等,艺术角度加以评判,毫不夸张的说,若从书法实力论就,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无人能达到他的高度,乃书法界“5大高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孟頫自5岁师法智永、宋高宗,夯实基本功,后来临摹王羲之、李北海、颜真卿的法帖,悟透帖学的灵巧秀逸之美,同时增强下笔力量感,内在气骨刚健。

所以乍一看他的字飘逸秀美,仔细品析时,才能领会内层深厚质感,尤其是现身台北故宫的赵孟頫珍贵手稿——《卫宜人墓志》,可谓揭开“赵体”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作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一位80多岁贵妇人写的墓志铭,亦称《卫淑媛墓志》,共计400余字,因字迹太优美,手稿被妥善保留至今。

卷中楷书形态端庄明朗,用笔绞转多变、翻转灵活,多以中锋运笔,起笔、收笔使用尖峰,笔势直率干练,譬如“之”字,上方一点起收秀劲,中间浑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与主干分裂,更显清爽灵巧,而最下方的横画,着力深沉,墨色浓郁饱满,却不显笨重,因赵孟頫用笔不拖泥带水,反而呈现秀劲大气之美。

章法排布也不刻意对齐,有韵律的起伏波动,全篇返璞归真、刚柔尽备,还原赵孟頫最自然的书写状态,充分证明“赵字”并非奴书,世人被误导70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愧于朱和羹称赞曰:“子昂得《黄庭》、《乐毅》法居多。邢子愿谓右军以后惟赵吴兴得正衣钵,唐、宋人皆不及也”,时常临摹此作,不但强化控笔功力,感受纯正“楷法”,还能初步领悟“二王”笔法,益于日后临摹晋唐法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我们对赵孟頫《卫宜人墓志》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以手工装裱,比市面普通的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