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被任命为第一任总参谋长,当时徐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履职,由聂荣臻元帅代行总参谋长一职。到了1954年,曾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粟裕大将被任命为第二任总参谋长,当时有11位将军做他的副手,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11位副总参谋长。

1、黄克诚大将

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黄克诚在大将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粟裕和徐海东,高于之后的陈赓。

黄克诚大将是我军历史上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一位将军,同时也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将军,红军时期他曾长期在彭老总领导下的红三军团工作,曾经因为向上级反映自己的意见,被一撸到底,降到了普通战士,长征到达陕北后才被重新启用。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先是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来他在深入调研之后向中央建议恢复已经取消的政委制度,得到中央的认可。不久他改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政委,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所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克诚大将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向中央建议应该快速进军东北,并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以创建一块大的战略根据地。不久中央军委即令其率新四军第3师主力3万余人进军东北。在东北,黄克诚参加了解放东北的诸多战争,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东野第2兵团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仍然担任要职,1952年11月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主持建立全军后勤工作的正规制度。虽说1954年他仍然在副总参谋长之列,但是他又兼任国防部副部长、军委秘书长,精力从总参转到了军委,所以他并没有全身心的在总参工作。

1958年10月,黄克诚接替粟裕担任总参谋长一职,不过在次年的庐山会议上,黄克诚因为直言被被定为“反党集团”,受到长期审查并被撤销一切职务。复出后的黄克诚曾在中纪委任职,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2、陈赓大将

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陈赓大将的知名度是很高的。而且他的功劳也很耀眼。

对于陈赓大将在战争年代的履历,很多朋友们都已经比较熟悉了,红军时期的干部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的陈谢兵团司令员,二野四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前后,陈赓还参加了抗法援越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大将

1952年6月,陈赓从朝鲜回国,接受中央的任命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陈赓的努力下,军事工程学院很快就建立起来,陈赓任院长兼政委。

1954年10月,陈赓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虽然当时陈赓还担任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兼政委,不过他还是将大部分时间留在了总参,在总参分管作战。

不过由于战争年代的创伤,新中国成立后陈赓的身体并不太好,1961年在上海逝世,时年58岁。

3、张宗逊上将

张宗逊将军是跟随毛主席参加过秋收起义的,红军时期曾先后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工作过,抗日战争时期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旅长,是八路军最早的六个旅长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在西北任职,辅佐彭老总解放了广袤的大西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宗逊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张宗逊先是在西北任职,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主要分管军事训练工作,1955年4月又兼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长期领导军事训练和院校建设工作,并参与组织编写各种条令、条例和教材。

1973年,张宗逊调任总后勤部部长,主管全军的后勤工作,199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4、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将军是我军的一员虎将、猛将,他出身于红四方面军,多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抗日战争时期在胶东地区打得有声有色,解放战争时期他仍是在山东地区作战,1948年的济南战役堪称是他一生最杰出的代表作,仅用8天的时间就攻下了济南城,活捉了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1953年许世友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回国后,被任命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许世友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而他担任该职一直到1973年,之后又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所以许世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南京工作,主持南京军区的日常事务,副总参谋长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挂名而已。

1979年,许世友在广州军区司令员任上指挥了广西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升任中央军委常委,1985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5、邓华上将

邓华将军是我军一位军政兼优的战将,红军时期他的地位并不算高,曾担任过红1师和红2师的政委。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邓华的职位开始得到快速的提升,他曾担任东野7纵司令员,第44军军长等职,四野组建第15兵团时,邓华被任命为第15兵团司令员,不过他的资历是另外三个兵团司令员要低,但是他却能跻身兵团司令一职,可见邓华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华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邓华被任命为第13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协助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老总指挥了前五次战役,后来邓华又相继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等职,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最主要的指挥官之一。

1954年,邓华从朝鲜回国,先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司令员,因为邓华主要支持沈阳军区的工作,所以他的副总参谋长一职基本上也就是个挂名。1959年庐山会议上,邓华受到牵连,此后再也没能回到军队工作,1980年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6、杨成武上将

杨成武将军是福建长汀人,红军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上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解放战争在华北地区作战。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更是历任多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成武

新中国成立初期,杨成武身兼多职,他担任防空部队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兼任副总长,他的工作比较多,一是抓防空部队工作,还有就是负责华北军区工作。1955年,身兼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等职,直到1958年后,才成为专职的副总参谋长。后来他还担任过福州军区司令员,200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王震上将

王震将军也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将军,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红军时期王震曾在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八路军第120师第259旅的旅长兼政委,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就是以王震率领的部队为主进行的。解放战争时期,王震在彭老总的领导下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诸多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震

1949年,王震率领第一兵团进军新疆,解放了新疆,并为新疆的生产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2月,王震同志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不过他当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铁道建设上了,所以他的副总参谋长也是一个挂名而已。

后来王震又担任过农垦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1993年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8、李克农上将

在这11位副总参谋长中,李克农将军的身份是最特殊的,他是我党我军著名的特工之一,长期从事情报工作。战争年代,他在隐蔽战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53年起,他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在总参主要负责情报工作。1962年李克农因为脑软化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6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克农

9、张爱萍上将

张爱萍将军也是我军的一位“硬骨头”将军,敢于直谏,不畏上。

战争年代,张爱萍将军相继在中央苏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东地区任职,解放战争初期在指挥部队破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1948年底,他伤愈回国,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可以说他是我军海军最早的领导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萍

1954年8月,张爱萍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同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而后他又指挥了攻占一江山岛的战役,给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图谋以沉重打击。之后张爱萍到总参任职,负责军事行政、装备、军务等工作。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爱萍将军负责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1982年11月接替耿飚担任国防部部长,200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0、彭绍辉上将

彭绍辉将军是我军有名的独臂将军,他曾担任过少共国际师的师长,1933年在草台岗霹雳山战斗中失去左臂。抗日战争时期在120师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西北地区作战,参与解放了大西北的诸多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彭绍辉担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工作职责在西北军区,彭老总身兼西北军区司令员,可他身兼多职,实际工作一开始由张宗逊负责。张宗逊调任总参后,军区工作由他主持。1955年,彭绍辉又调任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绍辉

1957年底,彭绍辉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协助叶剑英元帅组建军事科学院,1960年,彭绍辉再任副总参谋长,为加强军队建设、调整编制体制、改革教育训练、改善装备管理、加强民兵和后备力量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78年,彭绍辉在北京参加空军作战会议时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猝然倒在办公桌前,溘然长逝,享年72岁。

11、韩先楚上将

韩先楚将军是我军著名的战将,一生征战从未有过败绩,被敌军称作“旋风将军”。

韩先楚在红军时期的职务并不算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才升任师级将领。抗日战争时期他相继担任过344旅688团副团长、新3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到东北作战,也是在这里被国军称为“旋风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参谋长,后来又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不过没多久他就到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脱产学习,学制三年。直到1957年毕业分配后接替叶飞福州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后来韩先楚又担任过兰州军区司令员,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小结:

纵观上述11位将军,他们都是我军的优秀将领,不过能够真正在总参工作的也只有四个人而已,其他的大部分将军都是身兼多职,在总参只是挂一个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