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前言

为了国家和人民,周恩来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身居高位,他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贯彻执行保密制度。因此,即便是自己最爱的枕边人,他也有很多秘密没有说出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恩来躺在病床上,对邓颖超说道:“我肚子里有很多话没有对你说。”

核武器研制秘密不慎流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在远方与强大的美军浴血奋战,周边的印度却蠢蠢欲动,想要趁机蚕食我们的领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综合考虑国际形势,毛主席提出:“我们不能受人家欺负,就算为了防御,我们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主动进攻别人,但是,如果别人用原子弹打我们,我们也要回击他。”原子弹研制因此提上日程。

但是,当时的中国不仅经济基础薄弱,在原子弹研制方面也没有任何经验,还面临着西方的封锁。为此,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同时向关系较好的苏联争取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55年4月,地质部三局成立,主管铀矿地质勘查工作。3个月后,国家建委建筑技术局成立,主管苏联援助核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设工作。

为更好发展原子能事业,中关村1956年建造了最好的一栋楼,那就是科学院原子能所。

由于核武器事业的机密是国家政治、军事机密,所以必须做好保卫保密工作,我们的原子能事业保卫局随之建立,由程诚负责。当时,苏联方面还借口保密条件不充足,拖延提供有关原子弹的教学模型以及图纸资料。

对此,有人提出“工作未动,保密先行”。因此,党中央更加注重保密工作。

就在我们准备大干一场时,苏联方面却在1959年6月,单方面撕毁双方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并撤走相关专家,带走重要图纸资料,停止设备材料供应。

在外界看来,这对我国无疑是“毁灭性”打击。苏联人甚至扬言:中国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对此,周总理表示:不理他那一套,我们自己动手,从头摸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中的周恩来

摸索研制原子弹的过程异常艰难曲折,同时,至关重要的保密工作也出现很多插曲。

在中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出任主任,组成27人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负责“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不久,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秘密就不慎流出。

一天,从武汉见女朋友回来的周国镇,一见到周恩来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七爷爷,咱们国家也要造原子弹与氢弹了吗?真是太好了!”

听罢,周恩来大吃一惊:“谁跟你说的?你从哪里听到的这个消息?”

看着周恩来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的样子,周国镇有些被吓到,他不知道七爷爷为什么这么生气,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我是在文件上看到的。”

“什么文件?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周恩来赶紧追问。

原来,周国镇的女朋友是武汉军区一位重要领导家里的女儿。因为知道周国镇与周恩来的关系,女友的父亲在交谈中,毫无顾忌的给周国镇看了一些中央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国镇老年

这些文件中,有关于中央七千人大会的,还有我国要造原子弹和氢弹的消息。

搞清楚事情原委后,周恩来非常生气,他对周国镇说道:

“这个文件现在只发到省军级,连县团级都不知道,如此机密的文件,他怎么可以给你看呀?”

看到周恩来如此生气,总理办公室副主任许明赶紧打圆场:“国镇不会传出去的。”周恩来无奈表示:

“这不是传不传的问题,这牵涉到的是保密制度严格执行的问题。”

事后,周恩来针对这件事,在中央会议上严厉批评相关人员,并让大家引以为戒,严格落实保密制度。

当时,美国敌对中国,苏联也与我们关系恶化,印度以及蒋介石方面又不安分,外部环境非常严峻。

为打探我们的计划,美国不但指使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驾驶U-2飞机,带着高分辨率的摄像机飞到大陆侦查,而且还动用间谍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击落的美国U-2飞机

周恩来如果不严格要求,我们的核武器事业可能还没开始,就腹死胎中了。早在1961年12月,美国就通过间谍卫星,辨别出了罗布泊基地。

1964年,美国再次通过侦查确定:罗布泊附近的一处设施,就是核试验基地。

幸运的是,他们当时误判了我们的研制进程,觉得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核裂变原料,在年底之前肯定不会进行核试验,这才使得我们的研制进程没有受到阻碍。

李旭阁拦住张爱萍

随着原子弹研制工作接近尾声,周恩来1964年4月11日,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八次会议。会上,他要求二机部和国防科委在9月10日以前,做好第一次核试验的一切准备。

同时,会议还决定成立核试验总指挥部,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刘西尧出任副指挥。

会议结束后,张爱萍与刘西尧投入紧张工作。9月9日,他们准备好了《首次核试验的准备情况和正式实验工作安排汇报提纲》,并将这一文件呈报中央专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萍

由于所处环境特殊,再加上核武器在当时国际上非常敏感。综合考虑我们的核燃料生产等情况,原子弹试爆时间的选择,以及我国核武器的继续发展,成为关键问题。

对此,周恩来于16日下午至17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九次会议,对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

此次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我们的核试验时间要做好两手准备,一种是顶着威胁尽早试验,年底之前就试爆。

另一种是推迟试验,先抓紧生产核燃料以及二套基地建设。试爆工作推迟到一年后甚至是两年后进行。

至于到底什么时候进行,这需要上报毛主席做决定。看过周恩来的报告后,毛主席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于22日作出批示:“已阅。拟即办。”

毛主席认为,我们造原子弹本就不一定使用,这个武器是用来吓人的。既然是吓人,就应该早响,早点让心怀不轨的人听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西尧

得到毛主席指示的次日,周恩来立即召集贺龙、陈毅、张爱萍、刘西尧等人,在中南海西花厅召开小型会议。这是一次仅有11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每个参会者,都是核心中的核心。

会上,周恩来向大家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并与大家确定第一次核试验的时间为10月下半个月到11月下旬,最好是在10月15日到20日之间。那个时候,我们欢庆国庆的活动基本已经告一段落。

但是,既然外部威胁进巨大,我们就需要提前考虑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准备好应对之策。

周恩来再次强调,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美国已经知道我们将进行核试验,只是还不知道我们具体什么时候进行。

为防止敌人搞破坏,对我们动核手术,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上,由总参谋部与空军研究,做出严密的防控部署。西北一线,要调集飞行师和高射部队过去,以便形成对空防线和火力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同时,周恩来还还作出以下安排:

由刘杰负责组织关键技术资料、仪器设备的安全转移;由陈毅组织外交部进行对外宣传工作的准备;张爱萍和刘西尧赶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
除我和贺龙、罗瑞卿亲自抓以外,刘杰在北京主持由二机部、国防科委组成的联合办公室,负责北京与试验场的联络;要规定一些暗语、密码。

周恩来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要防止原子弹响了以后被人报复,当然也不一定,但我们总得做些准备,有那么几道防空线……”

另外,周恩来还专门强调,要保护好我们的专家。周总理的担忧并非多余,无论是在上世纪,还是如今看似和平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就在2020年11月,被称为“伊朗核弹之父”的穆赫辛·法克里扎德,就在首都德黑兰被暗杀。

此次核试验成功还好说,我们有了威慑利器,就算敌人知道也不敢轻举妄动。但如果失败,消息泄露,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工作进程,那将造成严重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邓颖超合影

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周总理向在场人员规定了严格的保密纪律:

特殊时期不要写信,除公事以外,不要为私人打电话,不要向外透露消息,就算家人也不行。

周恩来拿自己举例:

“邓颖超是老党员、中央委员,但是,不该说的,我一句也不会跟她说,因为她与核试验无关。”

结婚多年,虽然两人感情非常好,但总理办公室以及保险柜的钥匙,周恩来一直都是24小时带在自己身上,睡觉时也要压在枕头下。

只有去国外出差,他才会将钥匙郑重地交给邓颖超代保管。而邓颖超也不会擅自使用他的钥匙。这并非不信任,而是要严格遵守纪律。

说完之后,周总理还是不放心,他又转头对张爱萍与刘西尧说道:“你们两个,从今天开始就不要接见外宾了。”

接着,他又对身为外长的陈毅说道:“你可不能讲啊!”陈毅笑着说:“我不讲哇。”陈毅心里清楚,总理是怕他在接见外宾时,将消息透露出去。

就在周恩来还在不厌其烦的与大家研讨着其他细节时,张爱萍突然站起身来说道:“总理,今天晚上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我需要出席。非常抱歉,我得提前告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

周恩来抬起头稍作思索后点头同意,随后,他对其他与会人员说道:“下不为例,以后不要再安排张爱萍同志的外事活动了。”

就在张爱萍站起身来,迈开脚步准备离开会场时,周恩来冷不丁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摆着手说道:“爱萍,请留步!”

时任第二炮兵司令的李旭阁中将看到周恩来走过来,立即走到张爱萍面前挡住去路。

随后,周恩来不慌不忙来到张爱萍身边问道:“爱萍,你带核试验的文件了吗?”

张爱萍有点懵,稍作思考后说道:“没有带啊。”

虽然是老同志,但周恩来并没有搞特例,他伸出手指了指张爱萍的口袋继续说道:

“搜一搜嘛,看看里面有没有纸条。你参加外事活动,首次核试验的只言片语都不能带出去。”

在大家的注视下,张爱萍服从周恩来指令,逐一仔细掏了一遍自己所有的口袋。看到确实什么也没有后,他才被放出会场。在场的所有人员,瞬间全部被周恩来的缜密处事所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旭阁

推迟公布喜讯

所有预想的事情全部妥善安置后,就剩制定暗语了,这也是保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周总理向坐在后面的李旭阁招了招手,李旭阁立马快步走上前来:“总理,有什么要交代的?”

“你们到了马兰以后,与中央联系全部都要用暗语,今晚就制定,你回去告诉张爱萍。”

当天晚上,张爱萍从外事活动赶回后,李旭阁立即将周恩来的指示汇报给张爱萍。随即,他们迅速组织会议讨论编暗语。

可能是因为第一枚原子弹外形比较圆,李旭阁提议给它取名为“邱小姐”,众人听后拍手叫好,这个暗语既有趣又贴切,再好不过了。接着,大家又根据邱小姐延伸,给装原子弹的平台取名为梳妆台,电缆线为辫子等等。

此外,周恩来等相关领导人也都有各自的代号,其中,周恩来代号为82号。次日,他们将这一结果上报给周恩来等人,并顺利通过。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又根据试验场的气象条件,研究了试爆的具体日期与时间。张爱萍再三请示过后,周恩来同意将时间定在10月16日下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半,张爱萍与李旭阁来到距离爆心60公里远的地方。此时,邓稼先等科学家,也已经进入观察所里的掩体,精神高度集中,准备见证历史。

随后,张爱萍拨通总理办公室的电话,紧紧握在手里。此时他有些紧张,不由自由的屏住了呼吸,耐心地等待着那将震撼世界的一刻。

随着指挥员倒数“10、9、8、7、6……”在场人员的心狂跳不止。一声令下后,寂静的戈壁滩上滑过一片刺眼白光,并发出轰天巨响,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看着天空巨大的火球慢慢裂变,硕大的蘑菇云冲天而上,大家狂喜不止。是的,我们成功了!

张爱萍虽然大受震撼,但他没有忘记向总理汇报,他激动的说道:“总理,我们首次核爆成功了!”

与亲临现场激动不已的张爱萍不同,周恩来似乎很平静,他沉默几秒后问道:“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子弹爆炸

张爱萍赶紧转身询问身边的科学家王淦昌:“是真的核爆炸吗?”

王淦昌回答:“是真的!”

电话那头的周恩来高兴的说道:

“很好!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国务院,向参加首次原子弹研制与试验的全体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毛主席正在人民大会堂,我马上向他报告!”

当天下午五点,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毛主席等人,将这一喜讯告诉大家。在场人员无不欢呼雀跃,掌声雷动。看到大家如此激动,周恩来幽默的说道:“大家可以欢呼、可以跳,但要小心,不要把地板跳塌了呦!”

随后,周恩来又叮嘱大家:“这个消息还没有对外公布,大家要再保密几个小时,在电台广播以前,不要对其他人说。”

由于此次核爆炸事关重大,毛主席非常谨慎,他先后三次要求专家们查清楚,是否真的是核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号外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消息

最终,科学家们通过爆炸现场的观察,以及收集到的实测数据,确定确实是核爆炸。

即便如此,核爆炸的消息依旧没有被公布。直到观察到这一异常现象的国外媒体发声。

日本媒体首先报道称,中国可能在西部爆炸了原子弹。随后,一直严密侦查我国的美国,也报道了我国原子弹爆炸的新闻。毛主席这才同意向世界宣布这一重磅消息。

此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我们不仅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利器。而且,如果不是这次的成功,我们可能就没有机会研制出原子弹了。

距离我国原子弹爆炸不到一年时间,美国与苏联就联手向联合国提交“核不扩散草案”,三年后,该草案被核准。197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

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在条约通过前研制出原子弹,那将非常麻烦。可能就像现在的伊朗一样,面临重重阻碍。

正如艾跃进教授所说:“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连跟别人讲道理的资格都没有。

而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除了无数科研人员的辛苦付出外,也与周恩来呕心沥血掌控大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