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毛厍社区党支部为深入推进“海棠红 幸福里”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与辖区企业、商户之间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毛厍社区通过搭建多方平台,集聚社区治理资源,打造家门口的“毛厍市集”,以高质量服务,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厍市集

“毛厍市集”是毛厍社区党支部积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的一次重要实践。毛厍社区党支部定期梳理优化供需资源配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开市”频次。同时,结合重要节日和特定时期,推出不同主题的市集活动。

激活阵地,打通社区服务“微血管”

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毛厍社区党支部受此启发,创新提出“社区20分钟效应”。毛厍社区党支部按照“建改因地制宜、功能逐步完善”的要求,对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提档升级,进一步实现党群阵地再优化,服务群众“最大化”。

今年以来,毛厍社区党支部在东辉缘区域实施了休憩座椅、休闲凉亭改造工程,并对破损路面进行了填充修补,对裸露土地进行了绿植补种,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可停留、可休憩的“红色板凳”舒适圈。同时,毛厍社区党支部围绕“社区20分钟效应”这一理念,积极开展“毛厍市集”活动。在逛市集的过程中,社区居民之间的无形纽带得以加强,不期而遇的微笑、点头致意以及偶然的交谈,都在悄然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社区氛围更加和谐温馨。

建库搭台,打造社区治理“生态圈”

市集开市的重要条件是有效整合商家资源,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毛厍社区党支部坚持“网格长+网格员+海棠先锋”的工作模式,在日常的网格走访中,深入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同时积极宣传市集活动,广泛收集商户的需求和建议。搭建起商户间,以及商户与居民间的沟通互动平台,将辖区及周边的“诚信商家”“爱心商家”纳入“商家资源库”,并根据商户的实际需求,不定期为其提供免费摊位,激励商户参与社区治理的同时,助力商户“引流增量”。

通过举办“毛厍市集”,将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使商户从管理对象变为治理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商户的服务品质和经营收入均实现了增长,同时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治安投诉也显著减少,促进了社区党建与商圈发展的协同共振、社区治理与商企自治的良性互动,为构建社区治理“生态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需求导向,建设民生服务“根据地”

“毛厍市集”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你点单,我接单”的互动模式,有效连接居民需求与服务供给,确保服务的精准实效。市集依托网格员的实地走访与意见征集,设置惠民义诊、小修小补、磨刀理发等便民摊位,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此外,市集还设置了“同心厍”议事会,有效整合社区内律师、物业代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创新“协同治理模式”,直面居民群众关切的各类问题,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有效化解物业管理中的矛盾纠纷,降低信访投诉的数量,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毛厍市集”的开展让社区治理由“单打独斗”变为“同频共振”,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让社区内外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实现“1+1>2”的效果,唤醒了社区治理的“烟火气”,让居民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