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事务千头万绪,居民诉求各不相同。推选哪些业主代表进业委会?垃圾厢房设在哪里?……一件件看似不大的事情,却引发了诸多邻里矛盾。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北宸佳苑小区坚持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着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出贴心、精准、高效的社区治理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业委会细化停车规约基本缓解停车难题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摄(下同)

业委会委员如何选?

北宸佳苑小区是建造于2008年的商品房小区,10栋高层住宅居住着404户居民。多年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居民形成了多个小圈子,意见不一,导致小区第四届业委会选举工作一拖再拖。

“2022年,我调到居民区工作时得知,小区新一届业委会筹建难,居民们对小区内垃圾分类等工作存在很多意见。” 曲阳路街道上农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今花说,她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小区业委会选举问题。

得知小区业委会改选的消息,居民纷纷推荐自己心目中合适的业主代表。“短短一周,居民们推选了35名候选人。”金今花说,拿着这份名单,她带领居委社工上门,和候选人面谈,了解他们对小区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沟通完毕,在35名人选中,只有两三位符合相关条件、并明确表示愿意参加选举工作,而小区业委会需要由五位业主代表组成。”

针对这一情况,金今花召开居民区党支部会议,通报了业委会选举工作遇到的问题,要求社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小区业委会委员选举。在居委书记的鼓励下,退休多年的吴福新等多位社区党员报了名。经过居民区干部和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新一届业委会终于成立了。

“业委会成立,我们就组了个北宸佳苑文明业主群,有435位业主入群”。新上任的业委会主任张维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为啥叫“文明群”?就是希望大家心平气和地说话。业主群的组建给居民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渠道。

在党建引领下,业委会的成功改选,成为了小区居民听取意见、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建设和谐社区的一次成功尝试。

垃圾厢房选址怎么解决?

小区建造时并没有规划造垃圾厢房,只是在每栋居民楼下摆放垃圾桶供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后,居民楼下的垃圾桶撤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小区主干道上设立的定时投放点。

“这么多年了,垃圾桶沿着小区主干道排了一排,臭味熏天、蚊蝇飞舞……”小区居民戴阿姨说,邻居们为了小区的分类垃圾桶到底该摆在哪儿、怎么摆,争吵了好多年。邻里关系越吵越僵,小区管理问题越拖越多。

“业委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回报业主对业委会的信任。”张维说,他们随即启动了小区垃圾厢房选址和改建工作。第一步,他们广泛收集居民们的意见建议、需求,不少居民表达了“垃圾厢房最好能封闭起来”“选址要远离小区主干道”“垃圾厢房不能太远”等意见。

收集完居民的诉求,业委会立即着手排摸合适的地址,选择了1号楼西面、3号楼北面的竹林区闲置用房,拟改建为封闭式垃圾厢房,随后召开了小区全体业主大会,获得高票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改造后的垃圾厢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垃圾厢房周边绿化带景观

但是,1号楼、3号楼却有居民明确表示“非常不满”,提出六点诉求,“不想占用绿化用地”“垃圾厢房要封闭”“正对居民楼的垃圾厢房墙面不能开窗”“清运垃圾车不能进入小区”等。对居民的意见,业委会非常重视,在街道相关部门和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齐心协力,反复协调磨合,改进完善方案,几易其稿,最终决定:用不锈钢材料和密闭玻璃打造新的垃圾厢房,防风防雨;靠近居民楼的一侧安装彩钢板隔墙,隔离异味;面向中山北一路开辟垃圾清运专用通道,解决垃圾车的通行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小区停车更有序

除了成功改造垃圾厢房,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协助下,业委会还升级了垃圾厢房周边绿化带景观,细化停车规约基本缓解停车难题等。“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解决了,这极大地提升了居民自治的信心。”业委会副主任吴福新说,如今,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文明群”里争吵少了、建言献策多了。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