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以“天府森林粮库”板栗产业示范建设为引擎,立足区域优势,紧抓特色仁和板栗支柱产业,盘活林下经济,多措并举,探索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共同富裕场景,打造“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新样板,激活产业致富引擎,促进全区生态振兴和群众共同富裕,助推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一是强引领,凝聚产业致富思想共识。攀枝花市仁和区坚持“产业兴区”发展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将该区平地镇白拉古村作为共同富裕场景进行打造。广泛宣传板栗栽培的悠久历史文化,按示范提质增效方案进行提升。先后组织4个乡镇的群众分别召开坝坝会、田间科技培训等方式,涉及群众1000余人次,群众受教育面100%,促进群众文化思想共富。

二是促规范,统一板栗种植技术标准。攀枝花市仁和区协调多方单位共同研讨并制定符合本区域且具有独特性的板栗产业相关技术标准,组织板栗栽培实用技术培训,帮助群众解决种植过程中相关问题,提升板栗标准化栽培管理水平,推进板栗高产高效种植,促进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仁和区板栗种植总面积约占全省的5.1%,已形成规范的种植生产技术,并适时采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开展机械采收实验,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建机制,拓展培育产业主体规模。由攀枝花市仁和区林业局牵头,区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基础,引导形成仁和区板栗产业统一联盟。用好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强化板栗产业主体培育,形成产业龙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板栗产业统一规划、统一栽培、统一防治、统一采购、统一销售,逐步增加产业总产值,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强农富农。计划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筹建板栗示范合作社3—5家,计划培养一批板栗营销大户。

四是抓创新,延伸全产业链提产增效。推行“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农户”技术服务体系,推进板栗种植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再提升,开展林下空间利用,进一步规范新品研发、加工、销售、物流、文创、品牌营销等产业链条,适当探索板栗酒、剥皮包装等深加工,推进一、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补齐园区短板,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3年,仁和区板栗总产量约8200吨,直接销售额接近7000万元,预估至2025年,板栗种植面积将达3.5万亩,产量将达1.3万吨,综合产值将达2亿元。(宁选林、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