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秋,63岁的杜月笙与42岁孟小冬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情路几经坎坷的孟小冬在此刻终于有了归宿,但仅一年后杜月笙便因病去世,只留给孟小冬了大约两万美金的遗产。

这点遗产,对于曾经是“上海大亨”的杜月笙来说,真的不算多,那么,靠着这不多的遗产,孟小冬又是如何在香港生活下去的呢?

闭门谢客,是孟小冬在杜月笙去世后的处世原则,而深居简出,则是孟小冬维持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8月6日,已是弥留之际的杜月笙,趁着自己还算清醒,公布了自己的遗嘱。

在遗嘱中,杜月笙交代了关于家产的分配,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曾经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杜月笙,在弥留之际,其家产只有区区11万美元左右。

其实这也能够理解,毕竟香港不比上海,杜月笙即便是再大本事,在香港也没有他在上海时风光,况且移居香港后,家里各种开销也大,再加上只出不进,再大的家业也会有见底的一天。

而这11万元,杜月笙留给了孟小冬2万,其余的则平分给了各房太太。分完遗产几天后,也就是8月16日,曾经显赫一时的杜月笙在香港的坚尼地台,此时距离他64岁生日仅剩一天。随着杜月笙的病逝,杜家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也随之各奔东西,孟小冬同样也从坚尼地台18号搬了出来,开始了独居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牌、遛狗,是孟小冬独居后最主要的事情

从坚尼地台搬出来后,孟小冬搬到了铜锣湾的使馆大厦公寓,最初刚到这里的时候,她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完全是一副隐居的样子。

而在生活上,孟小冬基本上还算惬意,毕竟当时香港的普通上班族,一年的收入也就800美元左右,而两万美元在当时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因此,孟小冬至少在物质生活上,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她每天做得最多的几件事,就是在家里和朋友们打打牌,或者偶尔去公园散步。

不过,在个人生活上,孟小冬还是比较节俭的,她没有再过多打扮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身旗袍,一双老布鞋,从外表上看,与普通的香港女人差不多,如果没人介绍的话,根本不知道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冬皇”孟小冬。

当然,在生活随意的同时,她唱戏的基本功也没有落下,偶尔会在家里吊吊嗓子。当时,不少仰慕孟小冬名声的人,愿意出重金请孟小冬登台演出,但都被孟小冬一一婉拒,当时香港曾有家唱片公司,开出十万港元的高价,请孟小冬录制唱片,但孟小冬依然是拒绝。

她宁可自己偶尔兴起时唱上几句,也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演出,不为别的,就因为她已经是杜月笙的妻子,作为妻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

而更多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陪着她的只有她养的三条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条狗究竟是孟小冬什么时候收养的不得而知,可能是在坚尼地台居住时就已经有,孟小冬还给它们起了名字,分别叫做布兰迪、香槟、威士忌。

因此在当时,人们经常就会看到一个着装朴素的女子,带着三条狗坐在公园地某处,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狗在嬉戏打闹,而自己,则坐在那里发呆。

一坐就是一天,没有人知道当时她在想什么。

1951年下半年时,一代大师张大千从国外来到香港,专门前去拜会了孟小冬,这一次,应张大千的请求,孟小冬破例开嗓,并将所唱的曲目灌成唱片,赠送给了张大千。

这是在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第一次唱戏,张大千为了感谢孟小冬,在临行前,特意为一向礼佛的孟小冬画了一幅佛像,两人也在分别时,合影留念。

而在1956年,一个让孟小冬惆怅半生的人来到香港,他就是梅兰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兰芳和孟小冬曾经有过有段婚姻,但因为两人不和,最终在1933年时婚姻破裂,孟小冬选择了离开梅兰芳。

当时两人离婚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梅兰芳的养母去世的时候,按照社会风俗来说,孟小冬作为梅兰芳的妻子之一,要对其养母进行跪拜,但梅兰芳的原配夫人福芝芳却拦着不准。

这就意味着,福芝芳不愿意承认孟小冬在家里的地位,原本这个时候梅兰芳应该出来主持公道,但他却选择委屈孟小冬,劝她先走。

结果,孟小冬一路洒泪,在离开后大病一场,再加上之后发生了“张汉举事件”,最终孟小冬登报与梅兰芳离婚。

而1956年,梅兰芳由于需要带团前往日本演出,因此途经香港,两人也因此见了面,这是他们离婚后第一次见面,但都相顾无言,略作寒暄后,各自分别。而这次见面,也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最后一次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徒弟,是孟小冬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

1952年,孟小冬收了三个徒弟,分别是钱培荣、赵培鑫、吴必彰。曾经的孟小冬,在京剧上的造诣极深,当时不少京剧大家都对其赞不绝口,著名的京剧大师余叔岩曾评价孟小冬说,她是当时京剧内外行中,最接近他的戏路,且最堪造就的唯一一个人。

因此,在京剧上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孟小冬,自然也愿意让这门艺术更加地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为了回报恩师余叔岩对她的栽培,所以,在1952年的时候便收了三个徒弟。

当然,孟小冬收徒弟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收,她对选拔徒弟的标准极为严格,只要那些具有天赋,并且意志坚定,同时又迷恋京剧艺术的人。而她的三个徒弟钱培荣、赵培鑫、吴必彰,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1952年春天,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孟小冬同意收三人为徒,当年4月,在香港菽园严欣祺的府上,由孙养农举香,孟小冬正式举办了收徒仪式。

收徒之后,孟小冬可谓是倾囊传授,除了在教授时极为认真以外,她对徒弟的要求也很高,规定没有她的允许,不得随意在外面吊嗓,更不允许唱那些掌握得不熟练的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