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峰)随着仲夏时节的来临,全国各地开始了忙碌的三夏工作,即夏收、夏种、夏管,中国电信发挥自身信息化优势,加快推广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三夏轻松搞定。

夏收:“云”上约农机,收割更高效

芒种夏收忙,各地小麦产区麦浪起伏,农机在麦田里穿梭,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好“丰”景。今年,依托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农户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下单,就能预约农机手。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韩寨村种粮大户韩大奎的120亩小麦,只用一天就完成了收割。以前,夏收时节农机紧俏,韩大奎得四处打听、电话预约。

据了解,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于4月29日正式上线,在黄淮海地区麦收期间正式投入运行,平台可实时记录全国范围内主要农机设备的位置、流向和工况,实现全国范围内“农机位置可查、农机状态可知、农机调度指令可达。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背后依靠的是“农机云”。作为中央企业首批40项行业公有云之一,“农机云”是一朵具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公有云,依托中国电信的天翼云提供云服务。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机云正式发布,作为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服务支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业向精准管理迈进。

夏日炎炎,正值金银花采摘的农忙季节,在金银花之乡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中国电信打造了金银花全产业链数字中心项目,集成了天翼云、物联网、安全防护等核心产品,并创新性使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了金银花全生命周期溯源、数字化监管,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品质提升,帮助更多群众走上金银花开“金银”来的致富路。

正值小麦收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夏收不误农时,在河北保定,中国电信开展“三农”领域的网络安全巡检,维护工程师对接入网光缆、光交箱、4G/5G基站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通过提升跨农田、跨路光缆高度,迁改影响收割机进出道路、植保无人机航线周边光缆等举措,确保网络畅通无潜在风险隐患,数智服务奏响“三夏”丰收曲。

夏种:注入新质生产力,农业种植插上智慧翅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三夏”接力,各地夏播夏种进行时,夏播粮食作物主要是夏玉米、夏大豆和南方中晚稻等,中国电信科技助农,把智慧种子撒遍乡间田野,为夏季生产注入新质生产力。

在湖北,中国电信“北斗”装备助力智慧农业施展“大拳脚”,通过北斗导航的定位科技,精确度达到厘米级的无人驾驶智能拖拉机在耕种时精准又细致。目前,基于北斗导航应用项目,己在武汉、襄阳、荆门、黄冈、孝感等11个国营农场和全省各个县(市、区)5000多家合作社推广,累计安装北斗农机终端39000多台套。在这些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农用无人机上的北斗终端实时监测深松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等多个主要农业作业环节,逐步实现农场数字化、农场物联网化、农机作业监管、飞巡管理、智能灌溉。

在安徽蚌埠市怀远县的安徽徽粮集团5G+物联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里,无人插秧机十分亮眼,它采用了卫星接收、定位及控制于一体的综合化技术,依托北斗GPS卫星定位、行车定位控制器、角度传感器等智能化设备完成插秧作业,基地利用中国电信5G互联网+技术配合北斗定位系统进行无人驾驶辅助插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上海,位于外冈镇的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基于中国电信5G RedCap技术,打造了集RedCap 视频 AI于一体的感知监测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无人机械上,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精准作业。

在江苏南京江宁区阜庄村等多个乡村,借助中国电信的5G+植保无人机,无人洒水喷药、无人智慧播种均已实现。中国电信的植保无人机拥有20公斤喷洒、25公斤播撒的载重,搭载双重雾化喷洒系统、智图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双目视觉感知系统等,集航测、飞防于一体。可据植物类型、天气等情况灵活调整,按需定制,适应各环境条件下不同农作物的播种与农药喷洒。

夏管:打造智慧平台,助力“数字化”管理

过去夏管凭经验,现在夏管看数据。智慧农业深入到了农田管理的方方面面,广大种植户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中国电信面向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为中小型农户打造的一站式农业解决方案惠农服务平台“慧种植”,基于“云-网-端”架构的“慧种植”平台,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作物种植模型为底座,打造了科学种植指导、风险感知与管理、专家咨询、种植技术赋能四个核心功能应用,全面助力中小型农户重点解决风险因素多、产出不稳定、虫害无预警、专业指导少、环境感知弱、农事记录信息化落后等问题。目前,“慧种植”平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四川彭州、山东肥城、山东泰安、天津津南、甘肃平凉等地已有标杆项目落地。预计到2024年底,“慧种植”平台将累计服务10万户农户。

在福建泉州惠安县家兴家庭农场,中国电信利用5G、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将监测传感器、无人机等前端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存储到机房,进行分析、响应和人工智能训练,搭建起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助力园区实现数字化管理。目前,该平台能够集中管理智能设备,如喷滴灌、环流风扇等,帮助园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和平台中控实现远程控制。

在新疆疏附县,中国电信信息化助力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通过智慧农机、水肥一体灌溉、土壤监测、农情监测、气象预报等,农场实现了高标准农田管理,为农业种植户“耕种管收”的全流程提供智慧赋能。

在浙江,天翼云打造云鹏系统数据方舱,让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云棚系统试验区内的土壤湿度、环境温度、阳光强度等各项数据指标实时“上云”,助力农民蔬菜种植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型升级。

在云南,中国电信与“普洱祖祥茶业”联合打造了“5G智慧茶园”,涵盖茶园可视化管理平台、土壤墒情监测、智能虫情测报、茶产品溯源等多个系统,为1.2万亩茶园装上了“最强大脑”。通过在茶园建设物联网传感设备,搭建5G物联网无线传感器传输网络,采集种植基地内环境气象数据信息,以智能化手段实现茶叶生长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茶叶种植及加工品质。

下一步,中国电信将继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云网融合优势,用科技力量实现增产增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