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种养循环“双向奔赴” 绿色发展助农增收

5月初夏时节,相较于大部分人印象中畜禽养殖场气味难闻、污水横流的场面,在衡阳县湖南信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旺农牧”)生猪育肥场却给人一种全新的养殖体验,周边空气洁净,环保标识清晰明了,进出管控也非常严格。

“以前这边味道很大,场里待久了工作人员身上都有猪粪味。”信旺农牧负责人邓玉胜说道。信旺农牧育肥场现存栏生猪近3万头,年出栏商品猪达到6万头,因为养殖规模比较大,粪污排放工业处理成本高,加上气味难闻,往年都有周边居民的投诉,如何解决粪污处理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如今的养殖场却已不再。

自2021年开展了绿色种养循环项目,衡阳县遴选出的6家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接县内大型规模畜禽养殖场,为信旺农牧等养殖场解决了粪污处理之困。“以前为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处理粪污一年要投入160多万元资金,同时还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第三方公司直接把粪污集中处理,我们粪污处理成本降低了一半,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臭味问题也解决了,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邓玉胜说。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拉走的粪污如何变废为宝呢?收集后的畜禽粪污经过厌氧发酵,生产出来的沼渣及干粪经过堆沤发酵,检测合格后,作为有机肥还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源镇台九村1000亩水稻示范片已经连续3年都在施用有机粪肥,水稻亩产量从原来的1200斤提高到1280斤。“你不要小看了这80斤,这1000亩整体算下来也不少,我还有其他的田,之后打算都用上有机肥,全部加起来也能赚不少钱。”种粮大户朱乐对销路一点不愁,因为该示范片主要施用有机肥,水稻品质很好,他已经连续几年都与角山米业签订了订单销售合同,收割烘干之后就会直接送到角山米业。

当记者来到三湖镇福城村种植户王赞的基地时,他正在棉花田里机械施肥:“我之前很少用有机肥,主要是担心有机肥肥效不好。经过县里的推广,我这几年都用有机肥,我觉得效果真的挺好,以前田间板结很厉害,这几年土壤比较松软,旋耕机翻耕的时候会降低机械的负荷,能减少机械的使用成本和磨损。今年我还准备增加280亩棉花面积。”

每到节假日的时候,有很多游客都会带着家人到丽晖生态种养场体验采摘,这里种植了200多亩葡萄、蟠桃等水果,来这里的游客对水果的品质要求是很高的。“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在这里试点了三年,我们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有机肥,水果品质更好更甜,来消费的市民知道我们用有机肥种植,吃得也更放心。”负责人黄美丽边指着挂果的葡萄边对记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衡阳县是农业大县,粮食、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百强、全省前列,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生产和调出大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200万亩以上,年出栏生猪135万头以上,出笼家禽1415万羽,出栏肉牛1.5万头,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丰富。

为更好地实施绿色种养循环项目,衡阳县首先在有机肥质量上严格把关,让老百姓放心。通过招投标引进湖南奥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对全县的粪肥还田进行全方位服务,既为种植户免费提供配方肥和施肥个性化需求方案,又为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制定合理规划,并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多方合作,为衡阳县种养循环建立起了长效化的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早在2018年,衡阳县实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以来,采用“一场一策”方式对全县各大养殖场开展技术指导,建立“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处理模式,建设了与之配套的粪污处理基础设施设备,养殖场内干湿分离、厌氧池、发酵池都已投入使用,降低了粪污的处理成本,分担了第三方服务组织的处理压力。目前通过养殖户付费处理,种植户有偿使用有机肥,既保障了种养两端的良性循环,又保障第三方服务组织的利益。

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不但需要良好地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如何有效监管也是重中之重。衡阳县从3个方面进行项目的监管:一是项目管理团队督导,成立项目技术服务小组,针对粪肥利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二是委托具有农林监理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对项目实施的服务主体、技术服务公司、检测公司以及施肥调查、效果监测和田间试验环节的服务方进行全程监管;三是“物联网+”可追溯平台监管,能有效地开展粪肥收集、处理和施用全过程监管,对项目实施精确定位、称重、实时记录路线、里程和时间。

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曾志宇介绍说:“衡阳县自从实施绿色种养以来,除了提高了全县的粪污资源利用率及有机粪肥替代化肥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养殖场周边粪污排放的投诉明显减少。以前每一年都会收到十几起投诉举报,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实施以来,衡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从86%提高到92.4%,对接的种养大户涵盖全县所有乡镇。3年来全县推广商品有机肥3.3万吨、堆肥和其他农家肥81.46万吨,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面积达113.7万亩,为农作物提质增效、土壤改良、粪污资源化利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衡阳县以服务“三农”为纽带,促进种养循

环“双向奔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绘就衡阳县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来源:湖南农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