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即用兵的上乘法门是用谋略粉碎敌人的计谋。刘邦在总结取得天下的原因时,就充分肯定了张良出谋划策的能力和贡献,可见谋略之重要性,而谋略也有阴谋和阳谋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谓阴谋?就是通过隐瞒、欺诈等手段,让对手产生错误认知,从而使得对手做出对己方有利的决策,比如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等,而阴谋最大的缺点就是见光死,一旦被对手察觉,计谋必定失败。

何谓阳谋?就是根据人性设计的陷阱,利用的是人性贪婪、多疑以及自负等弱点,例如远交近攻、围魏救赵等阳谋,哪怕知道是坑,也只能咬着牙往下跳。

二桃杀三士,以利诱人

“二桃杀三士”是利用人性设计的顶级阳谋之一。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位以勇力著称的武士,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以及古冶子,此三人自恃勇武有功而对齐相晏子无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晏子认为此三人是祸国殃民之流,请求齐景公除掉他们,但齐景公却有顾虑:“他们三个力能搏虎,硬拼恐怕打不过,派刺客又怕会失手。”

谁知晏子却对齐景公说:“君上不必多虑,派使者赏赐给他们两个桃子即可,三人为分桃必生争端,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桃子本身并不珍贵,却若是国君赏赐,这桃子也就代表着荣耀和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晏子仅拿出两颗桃,让三人自述功劳,然后按照功劳大小决定能否吃到“桃”。而先秦之人将尊严、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此时田开疆三人都意识到,他们争得不是桃子,而是尊严与面子名声。

公孙接首先起身拿起一颗桃子说:“我曾与野猪、乳虎搏斗,这足以证明勇武,我当吃一个桃子。”

接下来田开疆也赶紧起身拿起一个桃子说:“我曾领兵多次击退敌军,于国有大功,以我的功劳吃一个桃子绰绰有余。”

古冶子一看桃子被两人分完了,当即大声喊道:“我曾在河中杀鳖救出国君,河边百姓都以为我是河神,我的功劳比你们大得多,你们凭什么拿桃?!”说完拔剑而起怒视公孙接、田开疆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孙接、田开疆两人自知不及古冶子,却因贪心抢桃,羞愧之下拔剑自尽,而古冶子也因两人之死认为自己不仁不义,悍然自刎而死。

利益从来都是引发斗争的导火索,如果有一群恶犬追你,扔块骨头便能引发内部争夺,公孙接、田开疆三人为“桃”而争同样也是如此,他们都能看穿晏子只拿两个桃子的用意,但终究无法抵抗利益的诱惑。

围魏救赵,无解的难题

公元前354年,魏国魏惠王为报赵国抢夺中山之仇,派遣大将庞涓领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不敌魏军向齐国求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国明面上答应出兵,暗地里却一再拖延出兵时间,让魏赵两国互相消耗国力,等双方打得差不多了,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副将发兵救援赵国。

田忌决定直接前往邯郸解救赵国,而孙膑却给出了不同建议:魏军携大胜之威士气正盛,此时选择与魏军硬碰硬很不明智,如果放弃前往邯郸,转而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必定回师救援,那邯郸危机就解除了。

田忌采纳孙膑的建议,率军直逼大梁,都城被围,庞涓不得已急援大梁,结果在桂林中了齐军埋伏,魏军大败,此即围魏救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说围魏救赵是无解的难题呢?魏军实力很强,齐军不跟魏军正面打交锋,直接打你不得不救的魏都城大梁,魏王下令让你回去救他,庞涓敢违背命令吗?

回去救援,那兴师动众攻打的赵国怎么办?出征耗费以及损失又怎么办?并且庞涓应该也会预料到,齐军必然会在他回师途中设伏,如果中了埋伏,损失加倍。

不回去救援,那魏王该怎么看待庞涓?万一魏王再出点事情,那庞涓多少脑袋都不够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摆在庞涓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回去救援魏王。归根结底,庞涓只是给魏王打工的,手中的权力都是魏王给的,如果不回去救魏王,事后魏王要是怪罪他,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拉出去砍头,庞涓不敢赌。

所以,哪怕前面有坑,庞涓也不得不跳下去,此阳谋无解!

推恩令,精准拿捏诸侯儿子的心思

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日益膨胀,从文景两帝起,如何削弱诸侯王就已经成为令皇帝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势大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改变过去诸侯王土地和爵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的情况,命令诸侯王将封地分为多个部分,让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子同样也能拥有封地。

乍一看,汉武帝此举还是“好心”,让每一位刘姓子孙都能享受到来自皇帝的关怀,实际上,各诸侯国逐渐被肢解,最终无法对朝廷造成威胁。

而且,嫡长子继承爵位和大部分封地,新封侯国则不受原诸侯国管辖,而是归于朝廷各郡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朝廷对对方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