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人心的领导是喜欢一个会溜须拍马喜怒不形于色的圆滑员工,

还是喜欢一个直来直往说话不留情面的耿直员工。

昏君大抵会喜欢前者,比如少年朱祁镇;

明君大抵会偏爱后者,比如李世民。

那问题来了,齐国国君齐威王是出了名的贤君,

为什么会猜忌忠心耿耿的田忌?

要知道当时37岁正值壮年的齐威王,正需要贤臣辅佐。

名将且是宗亲的田忌正值壮年却被逼逃往楚国,真的只是因为政敌邹忌的陷害?

或者是忠臣田忌太过嚣张跋扈已经成了权臣,严重威胁到齐威王的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广开言路的齐威王为何容不下忠心耿耿的“田忌”

齐威王是齐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尤以其虚心纳谏的故事传至后世,

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却为何容不下一个到死都对齐国忠心耿耿的田忌。

故事还要从那场名震天下的赛马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知道田忌喜欢和齐威王赛马,但奈何每次都惨败而归。

齐威王毕竟是君王,可以想象马匹的质量和饲马驯马的人员都是一流团队

田忌的马输给君王并不丢人。

就像现在人们经常爱打的“业务麻将”,说到底都是为了讨领导欢心罢了。

田忌的逢赌必输,仿佛更成了君臣之间的“嬉戏之乐”。

尤其是看见田忌每次垂头丧气发誓说下次一定要赢的可爱样子

齐威王就像一个长者看着调皮的孩子,还不时给点安慰,怕他伤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职场领导更喜能力经验并不高但性格纯良努力的新人。

此类人安全且易满足

“老油条”则最让领导忌惮。

一来恐倚老卖老摆架子;二来恐自恃功高多抱怨,三来恐一言不合带队反目。

人心易变,人情易冷,老板也是人,是人就会害怕。

人一旦对一件事产生“害怕”的情绪,什么情谊,道义,真相,都无法凌驾于“恐惧”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自从上次赛马惨败之后,田忌就在齐国使臣推荐下认识了孙膑,并在赛马一事上得到孙膑的“锦囊妙计”。

那一天田忌迫不及待找到齐威王说这次一定能赢他并要求加大赌注,

齐威王只当田忌又开始“发疯发狂”。

直到田忌用孙膑计赢了齐威王,赌马输钱事小,但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谁都懂。

于是齐威王在了解田忌赛马计策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经意问道:“将军输了那么多场比赛,今日怎么就突然想起了用这个妙计?”

田忌很是得意的说道:“大王有所不知,本将军在不久前得一奇才,说来大王肯定也会大吃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威王假意惊讶问道:“究竟何人让将军如此看重?”

田忌甚是得意的把身患残疾的孙膑带到齐威王面前,看着因为赢了赛马而得意忘形的田忌,齐威王本来只当个游戏也不甚放在心上。

但当他知道名士孙膑竟在自己毫不知情下成了田忌军师时,心里便颇为不满。

作为发愤图强广开言路的一国之君,齐国使臣发现了齐国名士孙膑后,居然不是第一时间告知他这个大王,而是先到将军田忌府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现在他们眼里只有田忌,没有自己这个国君了?

此事让这个已经算是“心胸开阔”的君王,也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裂痕一旦产生,很多东西就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也是因为这个裂痕的出现,为邹忌成功陷害田忌使其逃亡楚国埋下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齐威王真的认为田忌会造反吗

古人有句话:

人心隔肚皮,深度解释就是:

1.不论你说了什么,都是你说的,我不是你,不可能知道你真实的意图。

哪怕现在的测谎仪,也只能检测到你说这话时候是否紧张,对于心理素质过硬的人依然无从考证。

2.你此时此刻说的话,也许是真的,但下一秒会不会变,我不知道,你自己可能都没有把握。活着就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除非你死了,你死了你就没办法再变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出身皇族,还是族人推荐的田氏一把手,首先从身份上来讲,就具备了比普通权臣更有利的夺位“话语权”。

其次他能征善战多次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可谓是战功赫赫功高盖主。

从古至今的王朝更替规律可以看出:

一个正常运行的王朝,除非是弱小到一定程度被别国灭国以外(末代皇帝的几率相对还是比较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最容易篡权的,多半是亲兄弟或者叔叔侄子,其次才是手握兵权的武将。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就是杀了亲哥亲弟得来的。

比如外戚兼权臣的隋文帝杨坚就是手握重兵且身份高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对高处不胜寒的帝王而言,越亲近的人越危险

而田忌,简直就是这两种高危篡权人员的结合。

田忌真的会造反吗?对于英明睿智的齐威王而言,最重要的事真的是田忌会不会造反吗?

显然这件事的本质已经不再是因为造反or不会造反的博弈。

而是田忌俨然已经具备了造反的能力。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才是齐威王最忌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君王,我的未来是要取决于田忌大人的心情吗?

田忌大人高兴了,我便国泰民安;

田忌大人不高兴了,我就江山不保。

我想:这是作为任何一位君主都无法接受的:卧侧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于是这个时候,那个“我与徐公孰美”的邹忌适时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354年,齐国盟国赵国被魏国围困,不得已求助齐国。

这里注意,齐威王第一个想到派去赵国的人并不是田忌而是孙膑。只是孙膑以身体残疾为由拒绝,遂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最后因孙膑“围魏救赵”策略,生擒大将庞涓,桂陵之战二人一战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342年,田忌与孙膑再次合力完成了著名的马陵之战,歼灭魏军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奠定齐国霸主地位。

这两场立下旷世奇功的战役让本就出身皇族的田忌更是深得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兵回齐前,孙膑颇为担心的对田忌说:“将军此时回去,定被邹忌陷害,不若按兵不动,与齐威王谈好诛杀邹忌的条件再回去。”

田忌却回答道:“军师多虑了。”

不料刚回去就被邹忌陷害:

据说邹忌派人佯装田忌的仆人,带着10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算卦,说将军欲成大事,想一卜吉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