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野战军骑兵第十师12团所部二连(白马连),为了追剿叛匪“张疤子”,经过连续21个昼夜的强行军,终于成功穿越荒凉的乌兰布和沙漠。傍晚时分来到狼山南麓的阿贵庙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里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冻得瑟瑟发抖的战士们,早已经吃光了出发时带的干粮。

战士们不愿惊扰寺内僧人们清修,只能用难以下咽的骆驼饲料充饥。

很快疲惫到极点的战士们,依靠着战马沉沉睡去。

寺里的僧人们扒着门缝往外看,被这支纪律严明的部队,感动的热泪盈眶。

庙里的住持格达活佛,请战士们到寺内休息。但是被委婉的拒绝了。

寺里的僧人们一夜未睡,他们为战士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饮食,还有干粮。

最后僧人们还把寺里养的一百多匹良马牵出来。战士们骑乘的战马经过连日奔波,已经十分虚弱。

僧人们提供的战马膘肥体壮,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剿匪部队的战士们士气高涨,行军速度大幅度提高。

数日后,在沙漠里和剿匪部队周旋了将近一个月的“张疤子”,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带着211名骑匪,在米仓县(杭锦后旗)太阳庙,主动向剿匪部队投降。

“张疤子”的参谋长王如意哭得梨花带雨,土匪们逃走时带的600多匹良马,已经被饥饿难耐的匪徒们吃掉大半,只剩下274匹了。

随着“张疤子”股匪被剿灭,横行河套50多年的土匪武装“麻子队”,终于烟消云散了。

就在几年前,他们还有一万多人马,绝对是兵强马壮,是当地一支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

一切还要从100年前说起。

1852年春天,邢台县东石门村村民王柱喜得贵子,取名同春,号俊川,乳名进财。

王柱是个不安分的人,平时喜欢舞拳弄棒,干些欺压良善的龌龊事,时间长了,也攒了不少不义之财。

1852年,太平军北伐攻占邢台,王柱心里害怕,于是变卖家资,跟师兄弟李三侉子一起,推着独轮车,携家带口来到2000多里外的内蒙古磴口县,投亲靠友。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王同春5岁那年出天花,因为没钱医治,不但落了一脸麻子,还瞎了一只眼睛。

王同春人残志坚,不但粗通文墨,还跟师傅王三侉子,学了一身好武艺。

16岁那年,已经人高马大的王同春,因为被村里的同伴讥笑为“独眼龙”,很是生气,抡起棍子将同伴打死了。

王同春感觉在劫难逃,于是就躲进阴山里,干起打家劫舍的土匪勾当。

当时满清朝廷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再加上王同春待的西山咀一带天高皇帝远,他胆大心细手够黑,天生就是做土匪的材料。

二十几年时间,王同春发达了。他也知道,常在河边走,早晚得湿鞋。这种刀头舔血的生活,实在有损阴德,如果不趁早金盆洗手,栽跟头是迟早的事。

王同春是个聪明人,他刚年逾不惑就收了手,过起了与世无争的富翁生活。

王同春太有钱了,嫉妒他的人称他“瞎进财”,普通百姓都称他“王财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同春

有钱能使鬼推磨,王同春能赚会花,黑白两道通吃,他结交权贵,和绥远省都统潘矩盈、蔡成勋、马福祥等人是换贴的兄弟。

当地有个横行无忌的悍匪卢占魁,杀人如麻。王同春也跟他结拜为兄弟。

实事求是的说:王财主又瞎又是个麻子,这长相要是穷人,这辈子就别想讨老婆了。

可王同春不但有老婆,还一口气娶了仨,个个如花似玉,上哪儿说理去?

王同春儿女成群,其中有两个儿子,是十足十的纨绔子弟。

这哥俩文不成,武不就,最大的相同爱好就是流连勾栏。

附近张家口,大同等大城市的风尘女子,都知道这哥俩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