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的激战中,匪帮也为拯救自己的失败而加入了国民党的帮会组织。

在众多的流寇之中,有一位女匪首由于毛主席的赦免变得十分具有传奇性。

这位来自贵州布依族妇女程莲珍,是毛泽东“钦点”赦免的一位传奇人物,并且还是《大西南剿匪记》中郑幺妹的原型。

这个罪大恶极的女人,被捕后本该被处死,可她为什么会被赦免?这中间又发生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女匪程莲珍

程莲珍生于1921年,是贵州长顺县广顺乡朝摆村一名布依族妇女,又名陈大嫂,小名程幺妹。

程莲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长得亭亭玉立,肤白貌美,是出了名的大美女。

因为容貌出众,就有人对她蠢蠢欲动,而在这个村子里,最有权势的就是陈正明。

在陈家的努力下,程莲珍终于成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还给陈家生了一个女儿。

程莲珍年仅20岁就被村民们尊称为陈嫂子。

因为陈正明家里有权有势,所以程莲珍出嫁之后,就时常跟随丈夫走街串巷地收租子,不但学到了骑术,也学到了枪法。

可她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她二十四岁的时候,她的丈夫突然去世,留下了程莲珍和她五岁的女儿,程莲珍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家在这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拥有数千亩田地。

陈正明去世之后,他的旁系亲戚就与山匪勾结,想要将程莲珍赶出家门,强占陈正明的产业。

为了保护家人,程莲珍不甘心被人欺负,便着手购置枪支,招募人手,组建一支家佣部队。

一次程莲珍在归途中遭遇强盗袭击,她拔出两把手枪,一边奔跑一边开枪还击。

程莲珍逃回家中,命令家仆把门关好,并在岗楼内布下重兵进行反击,当场击毙三名匪徒,其余匪徒见此,纷纷将尸体抬走,匆匆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程莲珍的“骑马双矛”之名,逐渐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程莲珍开始寻求更多的依靠。

于是她开始和阳日乡乡长,曾任89军中营长的罗绍铨交好。

两人都是布依族人,程莲珍想要借助罗绍铨的名头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罗绍铨见陈家财雄势大,于是怂恿自己的弟弟罗绍凡娶了程莲珍。

罗绍凡是罗绍铨身边的一名副官,见程莲珍长得漂亮,便经常来看她。于是程莲珍在惠水县买了一套房子,和罗绍凡住在一起。

但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直到惠水县、长顺县在1949年11月被解放军解放以后就宣告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初,蒋介石从内地撤出,企图以西南地区为“堪乱救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来打游击战。

当年11月上旬,时任绥靖公署署长、贵州绥靖公署署长谷正伦。

在逃亡贵阳之前,先后举行三次反共游击干部培训班,要他们明投降,暗叛变,留下一小部分对付解放军,其余的则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

与此同时,曹绍华,潘方侠,杨安华,杨恩华等一群兼有军警特宪多重身份的敌特骨干担任反共游击区司令官。

在贵阳周围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等待着攻占贵阳的机会。

1950年年初,贵州解放,二野五师的主要力量被调往川滇,曹绍华等人趁此机会,发动了暴动。

曹绍华以清镇,平坝,织金,修文,黔西五县为根据地,纠集一群土匪,自称“贵州反共救国军”,统辖7个师,三万多人。

与此同时,罗绍铨已在惠水县建立了自己的匪帮,他主动向曹绍华投诚,并被委任为贵州反共抗日救国军的副总司令和团长,罗绍凡因此被委任为副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绍华在惠水的行动中,率领其司令部的一批人马来到程莲珍家中,并亲自任命程莲珍为"贵州反共救国军"的队长。

此后,受曹绍华和罗绍铨等人的鼓动,程莲珍听信了“共产共妻制”的谗言,走上了从夫为寇的道路。

1950年3月,曹绍华的一支小股部队,以分散的形式隐藏起来,和贵阳的秘密特工首领钱济渊一起,准备利用贵阳的空虚,内外夹击来夺取贵阳。

程莲珍也奉令率领一队家仆,攻打县北城门。

虽然她身先士卒,手持长枪纵马而上,率领人马猛攻,奈何我军防守极为坚固,抛下数十人后,终于溃不成军。

当天晚上,几路匪首看到没有多少守军,就在离县外五里处集合,商议明日再来攻城。

但这件事却被当地的居民偷偷告诉了守卫。

人民解放军和公安机关突然包围了该村,经过一日一夜的激战,汇集在此的匪兵大部被歼灭。

罗绍铨,罗绍凡,程莲珍率领百余名残兵败将回到自己的老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