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5岁女知青红梅抱着4岁的儿子回到北京。哪知,她的母亲竟跳着脚大骂:“我们家人的脸都被你丢光了!”谁料, 晚上,母亲竟抱起孩子:“红梅,我来帮你养大孩子!”

白天破口大骂,到晚上态度却发生一百八十度大反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故事还要从七年前说起。1969年,彼时16岁的郭红梅跟随同学一起,从北京来到了延安。

延安艰苦的条件和北京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这位充满抱负的青年,却并未因环境艰难而感到退缩,当她决定前往大西北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做好了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决心,

生活是苦了点,但这里的人们却充满人情,在当地队长的安排下,郭红梅和李艳来到了当地农民李强的家中。

李强的岁数也不大,家里面还有个刚过门的媳妇,将两位女知青安排到他的家中,一是能有个相互照应,让李强夫妇带着两位知青适应当地的生活,其次四个人都是年轻人,交流起来也少了很多麻烦。

大城市读书的女学生,念书写字那是样样精通,但一到田间地头干农活,实在是吃力,在李强看来十分简单的耕地除草,对于红梅来讲算是艰难的挑战。

好在李强倒挺有耐心,看着红梅二人笨手笨脚的模样,李强夫妇二人相视一笑,随后手把手的教儿人如何使用锄头,如何使用铁锹……

日子一场,四人了解得越来越深入,李强听了两位女知青的想法,不禁竖起了大拇指,祖国现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不能突破瓶颈,靠的就是这些踏实肯干,想为祖国付出的年轻人。

话是这么说,但一些体力话李强还是不忍心看着两位姑娘动手干,他总是对红梅二人说道:“我是个粗人,没啥文化,以后国家富强,还得看你们学生,地里面的重活,能做的我肯定不交给你们。”

红梅二人清楚自己身上的重任,更清楚自己来到大西北的目的,二人虽是学生,干起活来却十分卖力,没有一副大小姐的样子。

日复一日,生活逐渐趋于平静,直到李强的一个好消息,众人有感觉眼前一亮。“我要当爹了。”

李强说完这句话,脸色变得十分红润,此时的他也是个大小伙子,突然要成为父亲,他也感到有些许不适应。

随后的日子里,李强的妻子成为三人重点关照的对象,可不幸的是,怀有七月身孕的妻子,一天半夜肚子突然传来一阵疼痛,李强顿时感到慌乱无措,农村离医院太远,一时半会也送不到,只能找村里的接生婆。

红梅二人也突然惊醒,随后穿好衣服就赶来帮忙,七个月的身孕,早产的婴儿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更要命的是,体弱多病的妻子还难产。

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孩子顺利出生,可妻子却离开了人世。孩子取名叫做李玉刚,郭红梅对玉刚视如己出。

可麻绳专挑细处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一次工棚事故中,李强为了救郭红梅,不幸去世,剩下年仅四岁的孩子,成了没爹没妈的孤儿。

此时下乡的知青陆陆续续返回城市,郭红梅不忍心抛弃玉刚独自返回北京,最终带着玉刚一起回到了家,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母亲看到郭红梅领着一个孩子回家,气不打一处来,可仔细想想,女儿下乡这几年和家里面几乎很少联系,红梅一定有说不出的苦衷,于是晚上他找到了女儿,才得知,原来女儿出于好心,为了报恩,将玉刚带到了家中,

母亲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红梅的双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的父亲救了你的命,咱们就得把孩子照顾好,红梅,我帮你一块照顾孩子!”

后来,郭红梅结了婚,而李玉刚也在郭红梅和其母亲的细心呵护下健康成长。李玉刚是不幸的,刚出生就离开了母亲,还没长大父亲也因意外离开,但他又是幸运的,在郭红梅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