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回忆写稿挨批,主席说:没有我中国人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

1960年5月,毛主席会见了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朋友们,并做出友好交流,而熊向晖以毛主席助手的身份陪同,负责撰写新闻稿件。

新闻稿件里他借用了一位国家代表说过的原话,可毛主席看过稿件后,却将这句原话做了删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向晖盯着修改后的新闻稿百思不得其解,他都是如实记录,拉丁美洲的朋友原话他也没有写错,而毛主席却做出了改动。

见熊向晖一脸疑惑,毛主席严肃开口:“没有我中国人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吗?”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特意修正这句话的表达?又为何批评熊向晖呢?

自谦之语

1960年5月8日,毛主席在河南郑州会见来自拉丁美洲的8个不同国家的朋友,熊向晖则是以助手的身份陪同毛主席一同会见外国朋友,并做会谈记录。

在客人到来后,毛主席率先说道:“欢迎你们来到中国,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远,你们来到中国也并不容易,借助这个机会,我们要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国家的大致情况,并欢迎你们对中国提出意见和批评以及建议。”

他的话让现场气氛瞬间热闹起来,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对他们的重视,也让他们十分开心。

在当时,大部分拉丁美洲的国家和中国一样属于第三世界,长期遭受来自美国的经济制裁,因此,在反对美国的经济掠夺等方面和中国有着一样的诉求。

因此他们纷纷让毛主席对他们做出指示,好让他们进行学习。

而毛主席却摆摆手,满脸谦虚的地看起来面对众人道:“我们是朋友,我可以向你们讲一些情况和意见,作指示要不得。”

接下来的谈话中,毛主席对中国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他在工作中一向都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并不没有作隐藏,而是认真指出问题,让拉丁美洲的朋友们自己进行判断。

毛主席发言结束后,各国代表也得到了诸多启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场面十分愉快,会见整整持续了一个下午。

在会见完毕后,熊向晖就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让他写一篇关于这两日会见的新闻通告,整篇稿子不到800字,他很快也就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向晖完成后,将稿件递给毛主席,脸上还带着几分忐忑,尤其是看到毛主席下笔修改后,更是脸上多了几分燥热,以为自己出了差错。

毛主席改完后,就将手里的稿子递给了熊向晖,他才发现毛主席改动的地方一共有三处,其中两处,他只是看了一眼就瞬间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

只有第一处,熊向晖看完后并不是很明白,在这里他借用了拉丁美洲的朋友们的一句原话,“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主席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句话他觉得说的很合适,所以在新闻稿中就用上了,而毛主席却将“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这几个字给划掉了,就变成了“称赞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熊向晖脸上的疑惑并没有逃过毛主席的眼睛,毛主席脸上挂着笑容,“你对这里的修改有意见嘛!大胆说出来。”

闻言,熊向晖也不矫情,“主席,这句话本就是他们的原话,是在这里引用并无不妥,可您为何对这句话做了更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看来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毛主席的付出,这句话也无可厚非,可毛主席似乎并不是很喜欢。

“人家是这样说的,但我们不能这样写,更何况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是毛泽东领导的呢?没有我,中国人民就不能取得成就了吗?”

毛主席说这话时,面色严肃,“领导人和人民是分不开的,领导人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应该时刻和人民站在一起,而不是和人民分开,再说了我也是人民之一,能作领导人不过是从人民那里学到了一点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话让熊向晖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他迅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毛主席做了口头检讨。

经过修改后,毛主席这才满意,熊向晖也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再三检查后,才将新闻稿交给新华社河南分社的同志进行编辑发表。

那么,熊向晖为何会得到毛主席的如此看重呢?

一人能顶几个师

1936年12月,熊向晖加入了共产党,这个过程中,熊向晖从一个富家子弟慢慢变成了进步青年。

他早就想要参加革命,但苦于没有机会,直到他考上清华大学,在学校里,熊向晖主动接触进步思想,并带领学生们进行抗日活动,逐渐成为了抗日团体中的骨干力量。

在入党第二年,熊向晖就接到了一份特殊的工作,周恩来总理让他打入国民党内部,并为党组织提供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向晖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下来,纵然这个工作很危险,但为了革命,熊向晖还是义无反顾同意了。

他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来到了国民党胡宗南身边,成为他身边一个普通的情报人员。

为了获取足够多的情报,熊向晖开始认真表现,并抓紧机会立功,他的努力都被胡宗南看在眼里,确认他是一个值得栽培的人才后,胡宗南将熊向晖送到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接受全面专业的军事教育。

1939年,他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接着来到了胡宗南身边工作。

虽然已经时隔两年,但胡宗南还记得熊向晖,在加上熊向晖表现得一直非常不错,胡宗南便让他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核心事务,但熊向晖并不着急,脚踏实地的做事,一步一步赢取胡宗南的信任,最终成为了处理机密文电的秘书。

不管是蒋介石给胡宗南的电令,还是胡宗南给南京的回电,这中间都少不了熊向晖的身影,在这个过程中,熊向晖也知道了胡宗南的脾性。

他写出的稿子越来越符合胡宗南的想要的口味,胡宗南对他的信任就越来越多。

不过,熊向晖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真正的任务,那就是给党组织输送情报,他跟党组织联系的不多,但每一次送出去的都是大消息。

1943年,蒋介石想要发动内战,并致电胡宗南,让他对延安发起进攻,并却速度要快,最好可以一举拿下陕甘宁等边区。

而他们约定的进攻时间就是7月9日,胡宗南本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没想到在距离进攻前五天,朱德总司令突然发来电报。

并且在电报中,朱德总司令将他们的小心思直接戳破,希望他们先团结抗日,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胡宗南见事情已经说破,最终只好取消计划。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想法再次浮上水面,并且蒋介石这次弄到了关于陕北共产党军队的兵力配置情况,并做出来详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

这两份文件传到胡宗南的手上时,熊向晖就找机会将消息给了党组织,得知这个消息后,党组织循序放弃延安,并开始转移,让胡宗南的进攻彻底泡汤。

而这两份消息都是熊向晖送出去的,他也知道这次的计划泄露,自己一定会被怀疑,所以提前找理由去了美国留学。

等胡宗南查到是熊向晖泄露消息后,气急败坏,但并没有针对熊向晖的办法,只能停了熊向晖的留学费用资助,可对熊向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因此,熊向晖也收获了“一人能顶几个师”、“情报后三杰”等名头。

那到底是什么促进熊向晖走上革命道路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晖之意

熊向晖家里原本是当地有名的富豪,他的父亲更是连续做过县长和法院院长,家里更是地产丰富,缺钱对熊向晖来说是没有概念的。

出生在富贵家庭的熊向晖4岁就开始上学,即便是在后面的战火飞中,优越的家庭条件还是给他撑起了一方安静的天地,让他学习。

但他在南京读完初中后,家里人就要接他回老家,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这个富家少爷对当时的残酷第一次有了概念。

先不说那些贫苦百姓的生活如何凄惨,就是为了活下去他们都需要付出全部力气,尽管如此,他们的生命还是得不到任何保障。

他亲眼看到一个又一个人倒下,也看到为了一口吃的,那些百姓需要卑躬屈膝,甚至是出卖尊严。

这给他造成了很大触动,回到家后,他就给自己改名熊向晖,意为“面对黑暗,心中却怀揣光明”这也激励着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这成为他心中的执念,哪怕是面对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依旧不改初心,促进了革命事业走向成功,让百姓真正看到生活的新希望。

参考资料:

毛泽东高度评价:“熊向晖,一人可顶几个师” 中国军视网

梁柱:要把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到底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