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锋 青岛报道 通讯员 朱楠

在日前公布的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中,平度草编包赫然在列。 历经400余年传承创新,平度新河草编制品种类渐次增多,如今形成了200个品系4万个品种的工艺品产业。草编包、草编帽等融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草编制品风靡市场,草编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30亿元,“坐在炕头把钱赚”已经成为新河人习以为常的致富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河镇“指间大象”草编博物馆展出的巨型草编包,长3.1米,高2.85米。

村民在家编织半成品

公司收购进行深加工

“养活一家老少,全靠我妻编帽”,这是在新河镇编艺人中广为流传的一句民谣。新河草编取材于自然,形状、图案、技法、细节甚至每一处纹路都凝结了巧工匠心,所有精工巧思均来自于原创,可以说是一个民智原创、点草成金的典型富民产业。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平度市新河镇大官庄村,四处走走,随处可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嘴里聊着家长里短,手中草编编个不停。一挑、一拉、一压、一收边……看似复杂的手工艺流程在“新河草编”非遗传承人吴秀莲娴熟技艺的驾驭下,显得游刃有余,没多久就编织出一只初具雏形的草编手提包。“我今年已经50多岁了。”吴秀莲说,“以前只能靠种田赚点辛苦钱,高温酷暑三九寒天。自从新河草编产业发展起来,家乡企业让我在家中坐着就能轻松实现营收,正好上门收货的车快要到了,今天又能有一笔收入。”

如果将新河草编产业比作一池活水,企业就是将周边乡村半成品的涓涓细流汇聚、涵养的产业链中转点。记者日前在位于新河镇的青岛玉凤祥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看到,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砸钉扣、编绳结、缝背带,忙着包装。该公司负责人李秋菊向记者介绍说,新河镇目前是大草编生产格局,村民在家编织半成品,公司统一收购,乡镇富余劳动力进入企业生产链条,装配把手、增加饰品,通过企业深加工注入了传统文化特色和时尚元素,真正做到全民参与的“指间”经济。

如今,除了常见的麦秆和玉米皮之外,苇、蒲、柳、藤、布、纸等天然纤维材料都入得指间,编织幻化成一件件工艺品。在该公司二楼展厅里,款式各异的草编包令人眼花缭乱,整个展厅摆放着四五千款草编产品,包括草编包、草编帽、收纳箱等。

据了解,经过几百年传承创新,新河镇现已形成了200个品系40000个品种的草编工艺品产业,涵盖草编衣帽类、草编包类、居家家饰类、收纳储物类及草垫系列等。匠人们巧妙地将草编实用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既实用又不易损坏,完美体现了人与物的和谐共处,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河草编的编织工艺也得到了爱马仕、LV等国际大牌的青睐,登上了广交会、德国法兰克福礼品展等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河草编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

打造“指尖大象”品牌

重塑“非遗”之光

作为江北地区最大的草编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新河草编曾经一直以外贸订单生产为主要模式。庞大的出口额,掩盖不了“只生产、无销售”的产业短板。为了能够打通国内市场,同时把销售利润这把真正的“金钥匙”从海外品牌手中拿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新河镇几经探索,“指间大象”品牌应运而生。“大象”二字源于《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018年10月,新河镇注册了“指间大象”商标,并成立“指间大象”品牌办公室,进一步整合草编技艺资源,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推广“指间大象”品牌,2019年,新河镇在北京前门举办新河草编非遗技艺展,并召开品牌发布会,面向全球招募品牌合作运营商。2021年,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强链补链,加速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新河镇规划建设“新河工艺品全链条乡村振兴产业园”,吸引国内工艺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建成全国最大的草编产业加工出口内销基地。与此同时,新河镇围绕非遗文化知识普及、非遗项目体验、新河草编文化展示、研学旅游等核心内容,打造独具特色的“指间大象”草编博物馆,逐步打造国际时尚工艺品产业之都,国内市场份额快速扩展。

对此,李秋菊深有感触。近几年,国内消费潜力逐步显现,他们公司在运作外贸订单的同时,从“零”起步拓展国内消费市场,该公司近两年的年产值保持在3000万元左右,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占到二三成。

随着新河草编产业规模的提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从中获益。“以前我们大多都在家里种地,自从来草编工厂上班就等于有了两份收入。工资每月在4000元左右,离家近,还能照顾家庭,很不错。”青岛玉凤祥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王爱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间大象”草编博物馆中展出的精品草编包琳琅满目。

草编蝶变新生

研发投入不容忽视

近日,记者来到平度市新河镇“指间大象”草编博物馆,草编包、草编帽……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草编工艺品无不让人对精湛的草编技艺肃然起敬;锥子、钩针、破草刀……一把把富有时代感的草编工具承载着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技艺传承的匠心精神。

博物馆里,一个巨型草编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巨型草编包长3.1米,高2.85米,厚度1.2米,是以新河镇产的玉米皮为主要原料,由十几位草编艺人纯手工编织而成。经线是多彩包筋,寓意百姓生活多姿多彩,纬线是传统花辫,意在表达传统与时尚不可分割的理念。这样一件巨型草编工艺品,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新河人在向世界传达声音——新河草编,百年传承,一经一纬都慢炖出岁月的沉香;指间大象,蝶变新生,一枝一叶都盛放着世间的烟火温情。

平度草编产业“百花齐放”的发展背后,是始终如一的守正创新。“产品不止说‘面’,更要谈‘里’,这是我们公司独特的地方。”青岛伟泰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傅玉宁在介绍公司时颇为自豪。

从科研车间可以看出近些年伟泰取得亮眼成绩的底气。为了更好地搜集群众需求,满足客户需要,伟泰自主开发工艺品订单管理系统、工艺品展示系统、商品管理软件等计算机软件,将数字化贯穿到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借助云上“大脑”,科学分析研判企业发展方向。除了“用网”还“用心”,为了让产品更具品牌发展特色,公司有专人负责研究时尚热点,把握销售卖点,做到产品及时快速更新,让传统工艺不传统;同时,积极引进纺织、材料等相关人才,根据草编制品保存、护理等问题,研发具有防水、防剪、耐磨、耐高温等性能材料,使得草编制品更坚韧。

借助直播销售热潮

将草编制品推向全国

伴随着“云上新河”电商创意基地顺利运行,新河草编产业将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已吸引多家自媒体企业、直播团队入驻,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电商资源。

青岛博颂杰工艺品有限公司就是在新河更新发展思路、焕新发展方式、创新新质生产力尝试下诞生的优秀草编电商企业。公司借助电商平台,形成稳定订单量,更是借助全民直播的销售热潮,将草编制品推广到全国。蒋晓君是博颂杰公司一名电商主播,从早上就开始忙个不停。“每天的选品都是不同的,需要提前根据商品性质编写不同的介绍词。”蒋晓君说,“手工艺品的一大特色就是独特性,如流水线产品不同,会出现很多用心细节,这都会在直播中讲解到。”

在博颂杰的电商直播间,可以看到企业的一些小巧思,比如在每天摆放的直播商品旁边,都放置着不少服装及配饰。“一个草编变换不同的场景,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电商直播的魅力。”蒋晓君一边说一边给草编包搭配不同衣着。通过直播平台,展示出的不仅仅是单一产品,还有产品的内涵及应用场景。博颂杰作为新河草编电商的龙头,不仅聚焦于国内电商,还乘着中国产品热的浪潮,借助亚马逊等平台转型外贸电商订单,将草编产品远销海外。

目前,新河草编产业已发展成为集乡土文化与时尚特征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重新绽放异彩。草编产业一头连着国际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形成一道独特的产业链风景。现在,新河镇正聚集优势资源,打造全国最大的草编工艺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产业基地。据统计,目前新河镇经营草编工艺品的企业有1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年产值达30亿元。靠着草编这门指间技艺,新河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为加快新河草编工艺品加工企业、产业链配套加工企业、电商企业、贸易企业、电商与贸易配套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平度市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产业扶持政策、外贸及电商政策、快递物流政策、人才政策、品牌支持政策、展会补贴政策、研发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数字化转型政策等若干支持草编工艺品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快草编工艺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草编工艺品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吸引专业型人才,助力新河草编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五步做成草编包

①选料

麦草、玉米皮和其他野草一般选取其茎部,玉米皮除了外层极粗劣的之外,一般都可用做编织材料

②印染

梳理成卷进行印染,根据需要,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现在工厂化生产,一般由企业统一供应着色材料

③缝制

根据不同的形状要求,层层缝制进行加工,制成不同式样不同用途的制成品

⑤装饰

编织上不同的小花式和把手、带子,一件完整的草编制品就完成了

④整型

对不同形状的半成品进行整型,早些时候有用烫壶热整的,有用滚子硬整的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