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红军长征的道路到底有多艰难,处处充满着危险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那一片吃人不吐骨头的松潘草地,在看似平平无奇的草地中,居然遍地都是沼泽,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可谓是寸步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红军战士凭借着坚韧不屈的意志力和必须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一步一步的走出了这片地狱般的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长征已过去80多年,那片“吃人”的草地,如今如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山越岭,举步维艰

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就这样,开始了让人难忘的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多的时间,红军战士徒步了两万五千里的山川草地,在那个后有追兵,前有山川险阻,并且食物紧缺的环境里,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那个时候的红军不光食物不充足,就连身上穿的衣物也是非常的匮乏,有时候筋疲力尽的时候连个适合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停的前行使得他们的体力很快就不行了,然而却没有食物可以补充体力,而且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不确定的暴雨侵袭,导致他们每走一步都是靠着心中的意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形势的逼迫,红军长征的路线包含有湍急的河流、陡峭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沼泽地,这些崎岖不平的道路给红军的行军速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身后还有敌人步步紧逼,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不得不进行分散突围,通过复杂难走的地形来躲避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粮食补给也是一大难题,本来红军的食物就比较匮乏,再加上这次是急行军,还要躲避敌军,本身就带不了太多的食物,他们不得不就地取材来获取一些吃的,但是由于环境的恶劣,在野外想要获得能吃的食物也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行军路上没有明显的路标,地形非常的复杂多样,他们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又没有食物和水,很多战士都没有走到最后就倒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极端的天气变化,他们经过的地方都是荒无人烟,而且昼夜温差非常大,红军战士大都是衣着单薄,体力得不到补充的同时又不得不忍受刺骨的寒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松藩草原了,看似广阔无垠道路平坦的大草原,其中实则遍地都是沼泽地,红军用7天的时间通过了这片草地,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巨大且悲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片被称作“吃人”的草地的松藩大草原,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危机呢?

“吃人”的草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美景是很多都向往的,有多少人都想着能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策马狂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原在我们的脑海里都是牛羊成群、广阔无边的,可是在我国有着这样一片草原,曾使无数人在这里丧失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就是位于四川省境内的松藩草原,如果你站在这里望一望这片草原,你肯定会想,这跟其他的草原看着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片绿油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就是这样不起眼的草地,在它内部却是有着凛然的杀机,如果你不小心进入到这片区域,那可能稍有不慎就会被它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有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艰难险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红军战士在这片松藩草地经历了怎样的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片看似平坦的草地上,其下面都是无尽的沼泽地,而且这里的气候飘忽不定,死寂沉沉的环境里常年都被雾气笼罩着,很难辨清前方的方位,一步走错就可能掉进深不见底的泥潭,一旦陷进去脱身的可能性非常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松藩草原的天气变化莫测,不定啥时候就会突然来一场大雨倾盆,而在草原上,红军战士没有任何的遮挡,只能任凭暴雨侵蚀着自己的身体,就连很多身体素质很好的年轻战士都被暴雨淋坏了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当时粮食非常的紧缺,红军战士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行军速度也大打折扣,他们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吃地上的野草,甚至有的连皮带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战士本来就被病痛缠身,不卫生的野草皮带吃的红军战士上吐下泻,无尽的沼泽地,食物的短缺,暴雨的侵袭,好多战士都因此永远留在了这片草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过境迁

那么,历经了80多年,如今这片草地又是怎样的一片景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对这片吃人的草地进行治理,根据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回忆,专家们对这片草原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确定松藩草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积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片大草原的下方充满了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大量的水源聚集在地下这里没地方留,就形成了沼泽地,想要消灭这片沼泽地,必须先把水排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将这里的水源排出去,必须要修建排水渠将水引出去,经过商议,专家们决定在地底下修建一条排水渠,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排水,专家们还发动当地牧民对这片草原进行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农作物可以更好吸取地下水,也能更好的保护地下的土地资源,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坚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么多年对这片草原生态的修复,松藩草原早已经焕然一新,变成了另一番景象,以前的沼泽地,如今是一片真真切切的平坦大草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地和农田相结合,这里如今是充满着盎然的生机,风吹草低,牛羊到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不断地保护和开发,这里也成为了旅游圣地,有无数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一睹松藩风采,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很多人来过这里之后都选择了在这里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纪念在这里牺牲的红军战士,还建立了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并且成为了红色旅游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过程中异常艰难的一关,这片草原承载着无数红军战士的梦想,将近90年过去了,曾经绿油油的“死亡陷阱”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风光无限的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里,也成为了人们追忆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在松潘草原上走过的每一个红军战士永远不会被遗忘,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对松藩草原的治理,不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飞速前进的脚步,也突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的幸福,更体现了中国人们对先辈们的敬畏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片草地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奋勇斗争的标志,如今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也让在这片草地沉睡的先烈们心有所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来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这片繁荣,还要将这片草原治理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