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北洋卖国录(八)——外蒙与《西原借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北洋军阀总头目的袁世凯一命呜呼了,北洋军阀就此分裂为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两大集团。

袁世凯死后,皖系头目段祺瑞出任总理,实际上掌握了北洋政府中央大权。

北洋政府在袁世凯之后出卖国家利益的事件主要是两件:

第一件事为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

第二件事为出卖外蒙。

这两件事情相互之间还有不少关联,所以下面码字的就将这两件事合并为大家一一道来。

当年互联网才兴起时,一帮子家伙也随之诞生。在各个论坛上他们编造了各种谣言中伤,其中流传颇广的一条是新中国与苏联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首次承认了外蒙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谁和苏联签约承认了外蒙是一个国家,这点台湾的著名学者李敖,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中说得非常清楚。

网友们的历史水平也是不低的,于是纷纷翻出了当年南京民国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抽那些造谣者的脸。由于脸被打得太狠,所以现在的果粉们已经不敢再提这茬了。

但是在这里码字的要有一说一,最应该为外蒙负责的民国政府并非南京民国政府,而是北京的北洋政府。

外蒙旧事

自从蒙古征服西藏后,藏传佛教逐渐开始在蒙古人中传播开来,随着蒙古帝国以藏传佛教为国教,在蒙古人的聚居区藏传佛教地位变得不可动摇。到了17世纪初叶时,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诞生了,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简称哲布尊丹巴)和内蒙古的章嘉呼图克图两大活佛。和达赖班禅一样,这两个活佛也必须获得中央政府的认可授权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蒙古牧民对宗教的笃信,所以活佛在蒙古地区具有极高的号召力。尤其是外蒙天高皇帝远,所以哲布尊丹巴活佛逐渐在地方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控制了相当的地方实权。

清末沙俄势力渗透进入了外蒙地区,第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与沙俄勾结,他在沙俄的协助下攫取了外蒙地方大权。

1911年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外蒙后,在沙俄的鼓动下,博克多格根悍然自称大蒙古皇帝(即博克多汗国),宣布外蒙脱离清朝统治。

南北和谈民国建立后,博克多格根依仗沙俄的支持拒不去帝号与北洋政府对峙。由于沙俄给博克多格根撑腰,尽管外蒙军力羸弱,北洋政府却不敢出兵维护国家统一。因此从辛亥革命后,外蒙就一直游离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种状态,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普遍担忧,他们一直在力促北洋政府解决,但是软弱的北洋政府却始终不敢有所行动。

直到《西原借款》签订后……

《西原借款》对于中国的历史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它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催化剂。

《西原借款》的国际背景

《西原借款》的诞生与北洋政府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府院之争互为因果。

1916年6月6日,独夫国贼袁世凯一命呜呼,随即南北再次和解。

对于这个结果,日本人很不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中日民四条约》是否还有效,新的黎元洪为大总统的北洋政府对此态度十分暧昧。这令日本不禁心里犯嘀咕,北洋政府会不会收回山东权益?

此时一战的欧陆战场陷入了战壕对峙中,英法等国消耗都十分严重,尤其是其男性都被征兵到了前线去蹲战壕,因此后勤劳力缺口特别巨大。因此英法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希望从中国引入劳工来解决后勤人力短缺的问题。

由于北洋政府宣布中立,所以在劳工赴欧上进行了一些相应的限制,像是国人不得直接前往战争中的欧洲国家务工。

所以当时在中国招募国人前往法国前线当劳工,都是由没有成为战场的英国和其它欧美国家出面招募的。然后中国劳动一路辗转到北非,再在那里乘船横渡地中海前往法国;或者是横渡太平洋到加拿大,然后又再横渡大西洋到法国,等战后回到家乡正好绕地球一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这种限制的存在,加上同盟国的外交压力,使得招募中国劳工的进度远远不能填补英法的后勤人力缺口。所以英法当时迫切希望北洋政府放弃中立立场,加入到协约国的一方,以便能从中国获得大量的劳工。

为了减少北洋政府宣战的阻力,安抚中国国内强烈的反战情绪,英法甚至还向北洋政府保证,到欧洲前线的中国劳工只是作为后勤人员,不会从事作战行动(正是因为这一保证,我们很多国人才得以在欧洲战场上保住性命)。

但是英法的这一想法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因为它担心一旦让中国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那它从德国那里抢来的山东权益战后就得归还给中国。

段祺瑞的盘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时名义上屈居黎元洪之下出任总理的北洋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段大帅,却对参加协约国集团加入一战十分热心。段祺瑞之所以想要参加一战,他并不是真的想要去欧陆帮协约国打仗,而是想要在中国打内战以武力统一全国。

之所以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中北洋军的表现判若云泥,是因为军饷发放水平不一样。二次革命袁世凯凭借善后大借款用钱砸了个速胜,但是护国战争时列强们眼见袁世凯众叛亲离,因此谁都不愿意再借大笔银子给他了,袁世凯也就此败亡。

段大帅这个人精当然清楚,想要以武力统一全国,就必须得有大笔经费支撑。所以他便想要借参加一战,以此向列强获取借款壮大军力。

尽管遭到了黎元洪为首的一派的反对,北洋政府参加一战之事陷入了停滞,但是不甘心的段大帅还是以备战为由扩充军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北洋政府欠了一屁股的债,哪有钱来扩充军力呢?

段大帅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老路——向列强借钱。

可向谁借呢?

欧洲列强正在打生打死,那就只有美日两家地主还有余粮了。

皖系一向跟日本关系亲密,而美国是直系的后台大老板,所以段大帅自然还是找老金主日本了。

可是前面码字的已经说了,日本为了保住自己在山东掠夺的权益极力反对中国参战。因此毫无意外的,段大帅这次以为将来对德宣战进行备战为借口找日本借款的结果——热脸贴了冷屁股。

日本恐怕也是担心,段大帅借了钱以后会不会用在山东打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在日本那里吃了瘪,加上全国各界都反对参战,段大帅也只好偃旗息鼓不提参战这茬了。

峰回路转,中国利益被出卖

本来这件事情就这么揭过了,但是意外地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推手——原来强烈反对北洋政府参战的日本!

时任日本首相寺内正毅为了促使北洋政府尽快对德宣战,还派出自己的好友西原龟三前往北京,作为自己的全权代表与段祺瑞秘密商谈借款事宜。

小日子这是岛国生活片演多了立地成佛了吗?

当然不是!

都知道日本在近代与英国结成了英日同盟,为了在远东形成所谓的均势,英国大力扶植日本海军制衡沙俄,这使得日本在一战前建成了世界吨位第五的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战开始后的一场日德兰海战,让心高气傲的二德子海军知道了何为日不落帝国的无敌舰队,于是二德子的水面舰队缩在了港内当起来了战争的看客。

可是二德子的资源毕竟不如英法俄这些老牌强国,因此这样坐困愁城迟早会被拖垮,于是二德子决定不讲武德,二德子海军专注于玩起了水下的狼群战术——无限制潜艇战打击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

这一出令协约国十分难受,尤其是英法大量资源都是从殖民地搜刮来以后再运到法国的,二德子的这一招着实狠辣,实实在在地打在了英法的七寸上。为了对付二德子不讲武德的狼群战术,英国满世界地搜罗能反潜的军舰,作为世界第五大海军强国,且是协约国一员的日本自然是英国极力拉拢的对象。

于是中国的利益又是可以出卖的了。

二德子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战后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德子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战后倭的?

此时不提要求,那还是小日子吗?

带头大哥英国还怕日本小老弟不信,于是专门拉上了俄、法、意、美各路老大,一起和日本煞有介事地开起了闭门会。会上列强们一个个拍着自己胸脯慷慨激昂地向小日子表示,你的,你的,统统都是你!

于是中国的利益就这么被列强关起门来出卖给了日本,后来巴黎和会中那令中国人民愤恨不已的分赃决议,此时便已经达成。

大英帝国对中国走入新时代真是殚精竭虑啊,发动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走向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是它,激起五四运动引发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的也是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咱们一定不能忘记了它的‘恩典’,将来有机会一定得报。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可是它家上帝的圣训!

我们老祖宗也有家训: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个协议换取的虽是日本出动舰队到大西洋等海域去反潜护航,但这是一个协约国的内部协议,中国不是协约国集团一员的话就没有约束力。所以日本获得德国在东亚和太平洋的权益,与中国参战两者还被绑定到了一起。

英国这个搅屎棒,确实很会算计啊,不着痕迹的就把日本给绕了进去。

果不其然啊,小日子在签订了这个协议后态度来了一个180°的大反转,心急火燎地立马就派人跟段大帅接触。

抠门的小日子,令段大帅很不爽

不过小日子也真忒抠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1月20日,谈了许久,西原借款的第一笔借款终于是谈出了结果——500万日元。

看到借款合同上的金额后段大帅沉默良久,这点钱别说武力统一中国了,连给士兵们发一个月饷钱都不够呢。

这是在打发叫花子吗?

现在可是你小日子求我参战啊!

因此,段大帅反而不急着宣战了,而段大帅不急,那就该寺内正毅急了。

可是急归急,小日子这时还没迈进工业国的门槛,正在全力压榨自己农民拼命给工业输血呢,大笔借款真不是一咬牙就能拿出来的。

而就在这时又一个,不对,应该是两个推手出现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