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北洋卖国录(十六)——外蒙与《西原借款》(9)

从1920年7月14日夜到1920年7月18日夜,短短四天时间,掌握北洋中枢大权近四年时间的皖系就这么迅速地垮台了。

从此以后皖系日渐衰落,段祺瑞虽然后来还做了北洋政府的最高元首(临时执政),但是这会儿皖系已经没有手握重兵的实权人物。因此这位‘北洋之虎’跟他曾经瞧不起的黎元洪一样,成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名义首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17年1月20日到1918年9月28日,日本时任首相陆军元帅寺内正毅的私人代表西原龟三,以日本民间银行借贷的幌子,先后向皖系段祺瑞政府提供了总计高达1.45亿日元(约合当时7500万美元)的巨款。

不止于此,当时的日本驻华大使林权助也代表日本政府,向段祺瑞先后提供了超过两亿日元的贷款。

由于大量贷款同时借出,还导致林权助、西原龟三两人间产生了竞争,两者因此起了龃龉。所以林权助多次向日本政府状告西原龟三借款过于随意,借款条件太过宽松。但是西原龟三背后的寺内正毅,每次都为西原龟三站台,使得林权助的状告不了了之。

然而1920年皖系政府便倒台了,其后的直系、奉系北洋政府,乃至更后的南京民国政府都拒不承认西原借款。到皖系段祺瑞政府倒台为止,西原借款名义上仅仅只归还了1000余万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中国现在的网上流传起了段祺瑞‘赖掉’西原借款的段子,这还被许多自媒体人当成了北洋的一件政绩大肆宣扬。

下面码字的就为大家盘点下,西原借款日本到底是赚还是亏吧。

西原借款尽管是以民间机构的形式借贷的,但它既然是借款,那自然就有抵押物的!

那西原借款的抵押物,段祺瑞政府到底都拿了些什么好东西来充当呢?

交通银行的两次借款:

两笔借款共计2500万日元,都以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债券,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交通银行债务证书做担保。

这笔借款是西原借款中唯一还了1000多万日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中国时局动荡,所以日本最终未能拿到陇秦豫海铁路的所有权,因此大部分算是鸡飞蛋打了。

铁路借款五笔:

1917年10月12日的吉长铁路借款;

1918年2月12日的四郑铁路借款;

1916年6月28日的吉会(吉林省城至会宁)铁路借款;

1918年9月28日的满蒙四铁路借款;

1918年9月28日的济顺(济南至顺德)高徐(高密至徐州)铁路借款。

总额为6000万日元,这数笔借款显示出了日本期望通过铁路网,将其势力渗透入中国各地的野心。日本借这些借款成功地控制了上述铁路,所以这笔借款日本实际上是收回的。

电信借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笔借款金额为2000万日元,抵押品为中国当时全国的整个有线电报系统。

这笔借款凸显了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电讯事业的野心,但是最后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一统江山,自然这个协议也就随着北洋的覆灭而作废了。

因此这笔贷款日本一毛钱都没能收回。

矿业森林借款:

这笔3000万日元的借款,以吉林、黑龙江两省金矿和国有森林产权,以及其全部收入为担保。另段祺瑞政府承诺聘用日人担任采金局和森林局的技师,参与两局的事务。

这笔借款显然是日本为了进一步控制东北经济而发放的,此抵押物最后执行的具体情况不明。但是从一些资料看,日本确实借此控制了东北的一些金矿以及森林,因此这笔借款到底日本是亏是赚难以断言,还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才能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