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古城今何在,不忍说幽蓟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作家龙应台访问北京后怅然写道:“新建筑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毫无个性、特色和美感,把古城温馨、传统的氛围破坏了,使老北京荡然无存。这些古迹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也属于我。我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好像趁我不在的时候,有人把它毁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定门箭楼和城楼

对老北京曾经的面貌,我们现代人是没有什么感觉了,但通过一些影视和老照片,依稀能感到那古朴的美,特别是读民国那些大师的文章,如老舍、郁达夫的小说和散文,一股雍容华贵的浓烈风情便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北平城墙下一景

可是,现在的北京四九城中,曾经的碧瓦朱檐,曾经的巍峨城墙,曾经的牌楼林立,都离我们远去,长安街上的那一大片新东方广场,一堆的水泥盒子,都显得与古都的风情是那么地不搭,几乎每幢高层的上面,都顶着个小亭,据说这是当年的北京市长陈希同最喜欢的式样,以至于人们都戏称他叫“陈希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刚接手的执政党对城市建设没有经验,有些失误也在所难免,但有两个痛点一直被后人所诟病,一个是错批马寅初,误增三亿人,错批梁思成,毁掉北京城;特别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北京”,那曾经的美好都成为远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