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子《达生》篇提到两个人,一个叫单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一个叫张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最后,二人皆不得善终。

之所以不得善终,因为两个人都“不鞭其后”,也就是不会补“短板”。

在庄子看来,补“短板”很重要。善“养内”者,还需借助外力“打虎”;善“养外”者,更要练好内功“防病”。

“内”代表修身养性,“外”代表沟通协调。假如一个人只注重“养内”而不重视“养外”,则可能会在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方面办法不多。

假如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寻不来其他部门的合作,就难免在这些“拦路虎”跟前拊膺长叹、一筹莫展,那时候再念修身秘诀也没用,只能像单豹那样以身饲“虎”,在问题面前认栽。

反过来,只注重“养外”而不重视“养内”,就有可能因为慧眼不具、意志不坚被人围猎。

庄子讲“病攻其内”,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糖衣炮弹”看似从外面飞来,根源还是因为修身功夫不够、门户扎得不紧。俗话说“篱牢犬不入”,修齐治平,修身是第一顺序。

所以说为人处事,要内外兼修、不可偏狭。当然,强调“补短”,并非反对“取长”。白居易有两句诗:“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这“轭”可不是“扼”,而是使用、驾驭的意思。“轭其先”,就是取长,发挥比较优势。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冀永义),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