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蓬莱画

流水青青绕野蔬,黄花一路到蘧庐。

人间影像蓬莱画,不笑春风着意涂。

这首诗以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悟。

首句“流水青青绕野蔬”,画面感极强,清澈的流水环绕着田野间的蔬菜,青青的流水与嫩绿的蔬菜相映成趣,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感觉。

次句“黄花一路到蘧庐”,继续描绘田野风光,黄色的花朵沿着小路一直延伸到远处的茅屋(蘧庐)。黄花与流水、野蔬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句“人间影像蓬莱画”,诗人将眼前的美景比喻为蓬莱仙境中的画卷。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这里用来形容景色如仙境般美丽。这句诗将实景与虚境相结合,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笑春风着意涂”,诗人借春风涂染万物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不笑”并非嘲笑之意,而是指不轻视、不忽视。诗人认为春风虽然无声无息地涂染着万物,但它所创造的美景却足以让人赞叹不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与赞赏,同时也暗含了人生哲理: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也能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两双飞

东风忽忽破重围,一路桃花取次归。

留我青葱于鬓角,蝶儿燕子两双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青春、自然和爱情的细腻感悟。

首句“东风忽忽破重围”,用“忽忽”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东风的迅猛与不羁,它破除了冬日的严寒与沉寂,为大地带来了生机。

次句“一路桃花取次归”,紧承首句,展现了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绽放,宛如美丽的少女在春光中归来。这里的“取次归”不仅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也寓意着春天万物的复苏与回归。

第三句“留我青葱于鬓角”,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青春与春光相结合,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与留恋。青葱的鬓角象征着年轻与活力,诗人在欣赏春光的同时,也不禁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

最后一句“蝶儿燕子两双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蝶儿和燕子双双飞舞的景象,象征了爱情的美好与纯洁。同时,这一景象也与前面的桃花盛开、春光灿烂相呼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春一鬓

时光剪影久摩挲,入手温凉知道么。

无那当年春一鬓,落花如梦泪如河。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句“时光剪影久摩挲”,诗人以“时光剪影”为喻,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无情流逝和无法挽留的特质。“久摩挲”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似乎想要通过摩挲的方式,让那些消逝的时光重新浮现。

次句“入手温凉知道么”,诗人巧妙地以手感的温凉变化,来比喻时间带给人的感受。时间流逝,带走了青春,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变化在诗人的手中得到了感知。这里的“温凉”不仅是对物质温度的描写,更是对人生际遇和心境变化的隐喻。

第三句“无那当年春一鬓”,诗人直接回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春一鬓”指的是年轻时的满头青丝,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诗人用“无那”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法追回的无奈。

最后一句“落花如梦泪如河”,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诗人以“落花如梦”来比喻青春的短暂和易逝,如同梦中的花朵,美丽却难以长留。而“泪如河”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深深哀痛和不舍,这种悲痛如同河水一般汹涌澎湃,难以抑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寻梦行

窗月无凭夜色清,他乡灯火若为情。

踟蹰身是风中叶,只向家山寻梦行。

首句“窗月无凭夜色清”,诗人以窗边的明月和清冷的夜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宁静的氛围。月亮虽美,却“无凭”,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次句“他乡灯火若为情”,诗人将视线转向他乡的灯火,想象着这些灯火背后是否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这里的“情”字,既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爱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异乡的感慨。

第三句“踟蹰身是风中叶”,诗人以风中摇曳的树叶自比,生动地描绘出自己在异乡漂泊、踟蹰不前的状态。树叶在风中摇摆不定,象征着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挣扎。

最后一句“只向家山寻梦行”,诗人点明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向家乡出发,追寻自己的梦想。这里的“家山”不仅指地理上的家乡,更指诗人心中的精神家园和归宿。诗人表达了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梦想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