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国庆前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中央特邀了一批人员在中南海举行了一次宴会。

受邀出席此次宴会的除了中央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但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人颇为特殊,因为他是“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月

据说宴会当天,不少与会者听闻“毛主席”要来后,特地一大早便围在门口处等待,为的就是能够一睹“主席”真容。

约莫一个小时后,“毛主席”来到了宴会厅,在场的人莫不睁大了眼眸,深深观察许久后说道:

“实在是太神似了,这完全就是毛主席本人啊!”

显然,这人不是毛主席,因为此时距离伟人逝世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之久,那他究竟是谁?

杨白冰误认毛主席

这人名为古月,是一位饰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此前他已经在《西安事变》《金陵之夜》等影片中饰演过毛主席,并且在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全国民众和中央的高度认可。

古月缓缓走进宴会厅,微笑着和众人打着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月

一位曾在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看着古月缓缓走来,不由得喃喃地说道:

“就连笑容都是那么神似和亲切……”

来到指定位置入座后,古月身上的目光就不曾中断过,对于如此之多的目光,古月坦然自若,显然是早就已经习惯。

片刻过后,宴会正式开始,简单的致辞和讲话后,便是推杯换盏的融洽时间。

期间,不少工作人员都来到古月身边和他合影留念,就连一些服务人员也纷纷抽出间隙前来留影。

古月来者不拒,毕竟在他看来,能够饰演毛主席并且获得如此的认可,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荣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忙完和众人留影后,古月刚坐下不一会就突然听到了一道洪亮的声音,还就在自己的旁边,把他都给惊了一哆嗦。

“毛主席,杨白冰来给您敬礼了!”

说这话的人是上将杨白冰,他一身戎装肃穆,面露敬意,双目之中流露着一种军人的坚毅,右手直挺挺地向“毛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杨将军您搞错了,我是假的,您叫我古月就好。”古月缓过神来连忙起身向杨白冰解释着。

在旁目睹了一切的宾客们不由自主地放声大笑,还有人打趣道:

“杨将军这是在演出哪部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白冰

这一声打趣使得本来有些尴尬的场面,瞬间变成了一场“戏目”,现场的气氛也在一道道爽朗的笑声中更加融洽和谐。

随后,杨白冰和古月坐在桌子前聊了起来。

作为从抗战初期便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杨白冰和毛主席之间早就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所以他对古月特别在意,详聊中深入了解了古月出演毛主席的来龙去脉。

叶帅钦定古月饰演毛主席

“我能够出演毛主席,还要感谢叶帅的肯定,如果不是他点头同意,我根本没有机会饰演毛主席。”

当杨白冰问起古月是如何被选中时,古月这样回答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帅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决定拍摄一些有关毛主席的电影话剧并在全国范围内上映,但是在毛主席的演员人选上,负责人却碰了一鼻子灰。

接过选角重担的是总政文化部,起初文化部一连找了上百位资深演员,其中不乏二十多位有过出演毛主席经验的,但这上百人在接受全面的评定后,均被中央淘汰。

根据当年的工作人员回忆,这些人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演技不好,而是“不够神似”。

尽管那二十几位有过出演毛主席经验的演员外表上看得过去,但是举手投足之中流露出的气质,却远远无法符合要求。

一连数月过后,总政文化部也没能选出符合标准的演员,副部长胡可每天都为此事愁得睡不着,哪怕难得入睡后,也总能听到“人选还没敲定”这样的梦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可

几日后的一个上午,胡可一如既往地在办公室里翻阅工作人员送来的演员资料,全神贯注的神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胡部长,我听说在昆明军区有一个姓胡的人,和毛主席非常神似,但他并不是演员,不知道能不能胜任。”

这番话让胡可眼前一亮,冥冥之中有一种直觉在告诉他,这个姓胡的就是他要找的人,他决定亲自前往云南昆明看看。

五日后,昆明军区的一次会议上,胡可坐在后排仔细打量着不远处的古月。

他惊讶地发现,这个人不仅长得和毛主席极为相似,就连那神情和步态,都像极了毛主席。

特别是他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质,更是让胡可直呼:这简直就是毛主席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下午,胡可和古月长谈许久,在谈话中胡可这才得知,古月原名胡诗学,“古月”是他在文工团的艺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对毛主席的了解非常深入。

胡可当即意识到,眼前的古月就是他们一连寻找了几个月的人,想到这里他的思绪不由得万分激动。

这天夜里,胡可还是没有睡着,不同的是此前的失眠是发愁所致,而这一次却是喜悦和激动。

次日清晨,胡可一大早地便将古月拉过去试妆,当身穿中山装的古月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胡可久久无法言语,只能用颤巍巍的右手艰难地指着古月:“毛……毛主席!”

几个小时后,几张相片被交到了胡可手上,那是古月的定妆照,它们将会被一路送到北京,并交由叶剑英元帅亲自审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北京之前,胡可信誓旦旦地对古月说:

“出演毛主席的重担肯定会落在你的肩上,这段时间好好准备,不要有思想压力和负担。”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古月怎么可能没有压力?毕竟他要饰演的,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毛主席,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杰出政治家,但古月并不是专业演员。

就在古月惴惴不安的同时,北京的叶帅已经收到了工作人员交上来的演员定妆照。

八十岁的叶帅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戴上眼镜,一张一张地仔细观察着照片,上面的每一处细节都无法逃脱他那双鹰眼。

当古月的定妆照出现在叶帅眼前时,他那锐利的目光陡然一颤,似乎是看到了什么触动心神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妆照上,古月一身中山装,彼时刚过四十岁的他化妆成了中年毛主席的样子,高大挺拔的身影伴着坚毅的面庞,顷刻间让叶帅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毛主席的身影也浮现在脑海中。

叶帅的目光停在照片上许久,似乎是在试图找出一处地方来说服自己这不是毛主席,然而他失败了。

因为此时照片上的古月,无论是从外貌上还是从神情和气质上,简直就是毛主席本人!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演员的照片,他一定会认错。

没有再犹豫一分一秒,叶帅当即在古月的定妆照上画了个圈表示选中,就这样,古月便开始了他作为毛主席特型演员的二十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月饰演的毛主席

不放过每一处细节

虽然被叶帅选中出演毛主席,但这并不代表着古月就可以顺利登台,因为在面前等待着他的,是一重更比一重高的难关。

古月首先要克服的难题便是语言,毛主席是湖南人,但古月却是湖北人,完全不会说湖南话,再加上毛主席说话时的独特语气和神态。

此外还有毛主席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特征等,这些难点都需要古月仔细揣摩。

不过好在中央为了让古月更好地饰演毛主席,特地为他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比如位于中南海的毛主席卧室和会议室等场所向他单独开放,又比如还破例允许他旁听中央会议等。

除此之外,古月自己也开始多方面寻找关于毛主席的资料来学习,如照片、录像等,特别是他还找了不少曾经陪伴毛主席多年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讲述中来一点一滴还原一个真实的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漫长的学习后,古月已经能够大致模仿出毛主席的举手投足,特别是那口流利的湖南方言,地道到让人压根听不出他是个后学者。

在细节上,古月同样一丝不苟,他会反复揣摩毛主席的每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比如行走时的步态速度、步间距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地方。

这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是在1983年的12月26日,时值毛主席诞辰90周年纪念日,中央歌剧院特地举办了一场演出,古月受邀在歌剧《长征》中出演毛主席。

当演出结束后,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在北京饭店设宴款待演员,宴会期间,杨尚昆将古月拉到一旁,想和他聊聊。

彼时的古月还较为拘谨,因此在闲聊中总是放不开,杨尚昆便开门见山地对他说:

“我认识的毛主席可从来不是这副拘谨的模样,不管什么时候主席都是坦荡、大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尚昆

“我只是一个演员嘛,可不是真的毛主席。”

“作为毛主席的演员,你就应该无论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养成习惯,这对你的表演也会有极大地帮助。”杨尚昆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那好,我按首长的指示办。”

刚说完这句话,古月的状态立刻就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毛主席聆听他人说话时的模样:目光平视前方,只用双耳聆听,神态也流露出一种大度和宽容。

另一边的杨尚昆正说着话,怕身边的“主席”听不清,马上侧过身子,清了清嗓子后凑近到“主席”耳边说话,从他的神情和动作来看,似乎是回到了当年和主席共事的那段时光。

毛主席的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和肢体表现,古月都能了如指掌,可见他平日里下了多少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就连毛主席抽烟时手指是如何夹住香烟的,古月都特地进行了研究和模仿。

也正是在这般孜孜不倦的态度下,古月才能将毛主席的形象最好地诠释出来。

获毛主席女儿认可

从1978年年底被选中后,古月便在八一制片厂拍摄了多部电影,这些影片在全国上映后,无一例外都获得了空前的反响,特别是古月饰演的毛主席,更是获得了全国观众的高度赞扬。

在那段时间里,古月彻底火遍了大江南北,那个当初籍籍无名的文工团工作人员,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红人。

面对巨大的成功,古月丝毫没有骄傲,因为他知道观众热爱的是毛主席,而自己还只是那个普通的演员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月饰演的毛主席

1990年的夏天,是一个让古月铭记的季节,在这个仲夏里,他饰演的荧屏形象获得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的认可。

毫无疑问,能够获得毛主席女儿的认可,是对古月最好的褒奖。

那是在《大决战》拍摄期间,古月正跟随剧组在西柏坡取景拍摄,正巧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正在这里怀念父亲,当她听说《大决战》的剧组就在附近时,向剧组提出了想见一见古月的请求。

不多时后,古月跟着导演来到了一处房间,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李讷,看着“父亲”缓缓地走来,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给古月来了个满怀拥抱,口中不时喃喃道:

“父亲,我终于再见到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讷

在此时的李讷眼里,面前的人不是古月,而是自己已逝去十余年的父亲!她就这样静静地抱着古月,无声胜有声……

不知几时后,李讷方才拉着古月的手,缓缓地坐在窗边,两人打开心扉畅谈许久。

“你的手和父亲的手一模一样。”李讷抚摸着古月,眼中尽是怀念和喜悦。

除了获得毛主席家人的认可外,昔年曾陪伴主席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同样对古月充满推崇。

当年古月在接过出演毛主席的重担后,便开始了多方搜集资料,期间和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结识。

李银桥曾陪伴毛主席长达15年,漫长的陪伴让他对主席的了解极为深入,而在古月身上,李银桥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将古月视为毛主席来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李银桥

比如在合影留念时,李银桥会特地把古月安排在中间的位置,乘车出行时也总是为他开关车门,还会在下车时贴心地用手做出一个防护的动作,俨然是完全将古月当成了毛主席。

古月也不止一次劝过李银桥,但每次总能收到相同的回复:

“我陪伴主席多年早已习惯了,你的出现让我的情感有了寄托的地方,就别再推托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古月对于他们而言,就相当于毛主席一般,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港湾。

特别是对于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李敏来说,古月使得她们能够再次见到怀念的“父亲”,这份特殊的意义无可言表,然而这份厚重的意义,却在2005年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7月2日,古月在桂林参加一次活动时,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垂危!

尽管他被火速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他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68岁。

作为一名特型演员,古月在二十七年的生涯里一共饰演了87次毛主席,他曾经说: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饰演100次毛主席。”

然而这份愿望,古月终究还是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