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18日,蒋介石下令给陈明仁,要他率领29军开赴长沙,不久后又是一纸命令下达,陈明仁被任命为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下辖71军、29军两个军。后来又把扩编的123军、102军、14军、100军等部队划归第一兵团下辖。

蒋介石此举自然也是想让陈明仁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明仁在四平之战中,本来是立了功的,可后来糊里糊涂被告了一状,说他纵兵抢粮,莫名其妙地就解除军职,冷板凳坐了差不多一年,一直到1948年10月,才出任了武汉警备司令兼29军军长。

从被解除军职的那一刻,陈明仁的思想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长沙以后,陈明仁就开始同程潜暗中商量起义的计划。

只是这起义从一开始就一波三折,就连陈明仁自己也是左右摇摆。

陈明仁与程潜是师生关系。

1924年,程潜曾在孙中山授意下,办了广州陆军讲武学校,陈明仁是学校的学生(包括陈赓、宋希濂等一开始也是考入了这个学校),后来这所军校合并进入黄埔,陈明仁才正式拜到了蒋介石门下。

当时,程潜掌握湖南军政大权,陈明仁率领第一兵团开进长沙,对起义是个很大的阻碍,但到长沙的第一天,陈明仁就拜访了程潜,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他愿意听程潜的指示。

不过,陈明仁当时有顾虑,所顾虑之处无非在于,当年在四平之战中,自己曾率部与东北民主联军血战,担心共产党人翻旧账,以担心泄密为由,拒绝在备忘录上签字。

毛主席后来特意派了李明灏到长沙劝说陈明仁,当年在广州陆军讲武堂,李明灏是该校教育长,与他同样有师生之谊。

经李明灏再三传话,加上程潜从中做工作,陈明仁这才打消顾虑:

“起义大事,绝不变更。”

只是,当时长沙的局势一日三变,风起云涌,不走到最后结果很难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方面察觉到程潜可能有问题后,立即致电要求程潜到广州出任考试院院长,程潜托词不去,为了避免受白崇禧胁迫,于7月21日回老家邵阳躲避。

可即便如此,程潜也差点被国民党当局派出的特务杀害。

程潜走了以后,陈明仁正式成为长沙的实际掌权者。

白崇禧对陈明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拉拢,陈明仁能出任华中“剿总”副司令,无白崇禧首肯是不成的。

可出乎白崇禧预料的是,从7月中旬,他一连下了几道命令,要求陈明仁破坏长沙的铁路以及工业设施撤退,但陈明仁始终置若罔闻,白崇禧意识到不对劲儿后。

为了继续拉拢陈明仁,国民党当局于7月30日正式下令,任命陈明仁为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绥靖区总司令。

8月1日,国民党当局派陈明仁的老同学,国防部次长黄杰、政工局长邓文仪到长沙劝说。

那段时间,陈明仁态度经历过多次反复,后来又托人向中共地下党传话:

“希望能保留兵团司令职务。”

不凑巧的是,就在同一天,陈明仁的稽查处长毛健均因民怨极大而被捕,李明灏决定将人交给中共方面处理,引起了陈明仁极大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明仁暴跳如雷指责李明灏为什么要抓他的部下,任凭李明灏怎么解释也不听,为了能促成起义,李明灏甚至放下了老师的架子,把毛健均交给陈明仁。

可没想到的是,陈明仁根本不领情,直接公开宣布:

“暂不考虑起义。”

陈明仁的犹豫也让许多人感到深切担忧。

1949年7月底,贺老总到北平,毛主席与他闲聊时提议提到了长沙的情况:

“你看这个陈明仁,是蒋介石的学生,现在长沙左右不定,还没有打定起义的主意,你说他会起义吗?”

对于陈明仁是否会选择起义,许多人观点不一,有人认为他会起义,也有人认为,他是黄埔学生,可能会死心塌地给老蒋卖命。

贺老总不认识陈明仁,对于局势的分析却很透彻,他明确告诉毛主席:

“我看他肯定会。”

至于贺老总的根据究竟是什么,没有人清楚。

与此同时,程潜也在积极推动起义。

8月3日,程潜致电中共方面,成立中国湖南军政委员会,由他领导,成立中国湖南人民司令部,由陈明仁领导。

尽管这两个名称确实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中央还是复电表示允准。

不管如何,陈明仁的反复确实给起义带来了困难,关键时刻,是李明灏不顾危险,亲自到陈明仁家中劝说,言之凿凿,恳切再三,最终把陈明仁说得痛哭流涕,并促成了他下定决心起义。

8月3日晚,陈明仁召集亲信到家中宣布起义的消息,结果各方思想不同意,直接争论起来。

不少陈明仁的亲信虽然也表示同意起义,但是考虑到陈明仁是黄埔的学生,通电中不便直接骂蒋介石,而是以清君侧的名义骂蒋介石左右的亲信比较好。

争论持续到天明,各方才统一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争论期间,白崇禧不断从衡阳打来电话,企图动摇陈明仁的决定。

不过,好在陈明仁已经下定了决心,对白崇禧打来的电话始终置若罔闻。

政工处长吴相如一度提出,要间断电话线,省得白崇禧再打来电话,陈明仁为了麻痹白崇禧,拒绝了吴相如的建议:

“别出这种点子,你上去告诉他,就说我出城去查看防务了。”

不料就在这个尘埃落定的时刻又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