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月1日,党的“九大”在北京召开。主席台的座位是这么排的:前排正中是毛泽东,他的左边依次是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人,右边依次是周恩来、董必武、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这样排列座位,不按姓氏笔画,也不按资历,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议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大”主席台坐位

了解内情的邱会作后来回忆,这是身为九大秘书长的周恩来的苦心安排,他说:

大会前就决定,党的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碰头会成员坐在主席台第一排。怎么安排江青成了周恩来的难题:无论是按资格还是按地位,江青都要坐到边上去,她肯定会吵闹不休。周恩来把碰头会成员安排在一边,元老们安排在另一边,江青就可以很体面地紧挨着政治局常委康生坐得靠近中间。

“九大”开幕后的几天里,江青的情绪一直都很低落,有一天,她无精打采地对秘书杨银禄说:“我人累了,开过‘九大’以后,我就休息了。”

杨银禄对此感到十分疑惑,他便找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汇报说:“江青同志近期精神不好,情绪低落,有时还唉声叹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银禄

汪东兴听后笑着说:“一段时间以来,主席对江青同志不满意,说江青经常干扰他的工作,有时还坏他的大事。‘九大’开幕以后,主席几次提出不准江青进入政治局。江青对毛主席不准她进政治局有些想法,她现在的情绪不好和你们没有关系,但是你们要小心谨慎,以防她把气儿往你们头上撒,她这个人好来这一套。”

杨银禄这才明白江青心情不好的真正原因,不久以后,江青主动对他说:“主席很谦虚,也为了避嫌,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大多数同志提议我进政治局,当然,按我的条件,进入政治局问题不大,但为了维护主席指示的威信,我还是不进的好。我的身体不好,也不想进。”

杨银禄当然知道,江青说“不想进”是假的。

江青为了给自己进入政治局造势,专门把叶群请到自己的住处密谈,她俩谈完话走出来时,眼里都含着激动的泪水,江青低声对叶群说:“还是请叶群同志在时间适当的时候替我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青

叶群爽快地说:“请江青同志保重身体,不要着急,这个忙我一定帮,患难之交最可贵。”

两天以后,叶群来找江青,江青还没等工作人员离去,就着急地问她:“你说的怎么样?”

叶群无奈地说:“不行啊,毛主席还没有松口,他批评我是‘八级泥水匠’。我现在也无能为力了,实在不行,我再跟林彪同志说说,关键时候,请他出来说说话,也许会起点作用。有的医生不是说过嘛,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嘛!”

江青听了以后,像泄了气的皮球,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叶群说:“谢谢你了。”

几天以后,毛泽东决定成立酝酿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员名单工作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由周恩来、康生和黄永胜组成。领导班子的成立,给江青进入政治局带来了希望,她决定向自己的恩师康生求助。此后的几天里,江青多次去康生的住处密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生

通过康生、叶群等人的积极活动,江青的如意算盘终于实现了。党的九届一中全会正式选举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前一天,毛泽东召开工作班子的最后会议,商定他们提出的候选名单,江青的名字也在这个名单里。

会议结束后,康生直接赶到江青的住处,他满脸笑容地对江青说:“行啦,行啦!通过啦!”

江青听后大喜,他紧紧地握住康生的手说:“非常感谢康老在政治上的又一次帮助,多少次风风雨雨的考验证明,康老是我最好的老师。”

康生说:“这一次你的意愿的实现,是你努力的结果,我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实践证明,你是我最好的学生。”

康生走了以后,江青得意地对杨银禄说:“这样决定问题就对了嘛,不然摆不平,如果我进不了政治局,叶群往哪儿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久后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江青和叶群都进入了政治局。

4月24日,“九大”举行闭幕式。退场时,江青凑到毛泽东旁边,让她事先安排的一个摄影师拍下了合影。当天晚上讨论大会新闻报道时,江青要求发表这张合影,周恩来只好把清样送毛泽东审批,毛泽东用铅笔在照片上打了一个叉。江青没有达到目的,只好在会后对姚文元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