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那是一个充满战火与硝烟的年代。9月23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大地,却也难以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这一天,老圩区农抗会的会长陆兆厚,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悄然来到了朱王村。

陆兆厚是个谨慎而又果断的人,他知道,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每一步都不能走错。于是,他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靠近了村内的一户干部家。他轻轻地敲了敲门,生怕惊动了周围的村民。门开后,他迅速闪身进去,与屋内的干部们展开了秘密的地下抗战工作。

陆兆厚原本以为,在这样一个傍晚时分,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再加上自己行事足够小心谨慎,应该不会有人发现自己的行踪。然而,他却没有料到,就在他进入那户干部家中不久,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突然闪过一个人影。那个人影似乎一直在暗中观察着陆兆厚的一举一动,见他进入屋内后,便迅速转身,向着村外的方向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夜,白驹据点里的日伪军们原本正沉浸在各自的梦境中。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紧张的交谈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他们收到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消息——地下党的重要人物陆兆厚正潜伏在附近的朱王村里。

这条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白驹据点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据点里二十多个伪军,一个个精神抖擞地从睡梦中惊醒,他们有的揉着惺忪的睡眼,迅速穿上军装,全都摩拳擦掌,想要赶紧把这个“大鱼”给抓住。他们迅速地整理好装备,提着枪,一路风驰电掣地朝着朱王村赶去。

陆兆厚那会儿正在朱王村的一间屋子里谈工作。陆兆厚讲得正起劲,突然,他看见原本在门口站岗“放哨”的女同志,一脸慌张地跑了进来。她的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陆会长,快,快跑,黄皮子狗过来了!”女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和紧张,仿佛那些黄皮子狗(暗指伪军)已经近在咫尺。

陆兆厚赶紧站起身来,准备应对。可就在这时,院外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敌人已经冲进了院子里,他们大声地喊着:“开门,快开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兆厚一看前门是出不去了,心里更加着急。这时,那个村干部眼疾手快,一把拉起陆兆厚,两人三两步就来到了后院墙根处。村干部蹲下身,对陆兆厚说:“快,踩着我的肩膀,翻墙过去!”

陆兆厚看了看那堵墙,又看了看村干部坚定的眼神,一咬牙,踩上了村干部的肩膀。村干部稳稳地托住他,陆兆厚用力一蹬,就翻过了墙头,爬进了隔壁的院子里。

隔壁就是村里的大地主徐九堂的家,他家开了一间酿酒作坊,生意红火得很。那天晚上,徐九堂正在酒坊里和伙计们一起忙碌着,准备酿造新一批的美酒。突然,隔壁传来一阵阵喧哗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九堂好奇地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屋外,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一抬头,就看到一个身影正在翻墙而过,动作敏捷而迅速。徐九堂心里一惊,难道是贼人来了?他正准备呼喊,却听见那人低声轻呼道:“老徐,是我。”

徐九堂定睛一看,原来是农抗会的会长陆兆厚。陆兆厚经常到村里来宣传抗日,是个有勇有谋的好汉。徐九堂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一场误会。

他笑着对陆兆厚说:“原来是你啊,我还以为是贼人来了呢。你怎么这么晚还翻墙过来?”

陆兆厚紧张道:“黄皮子狗在追我,就在隔壁!”

徐九堂是一个生长在传统地主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他不像其他地主家的少爷那样只知道贪图享乐,反而有着一股强烈的爱国抗日思想。每当听到日寇的侵略行径,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愤怒,仿佛那些烧杀抢掠的画面就在眼前。

得知原来是抗日的英雄陆兆厚被人追赶,处境十分危险。徐九堂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犹豫。他迅速走上前去,一把拉住陆兆厚的手,急切地说:“快,跟我来!”说着,他便拉着陆兆厚穿过院子,来到了酿酒坊内。

在酿酒坊里,有个半大的小伙子,一脸稚气未脱,但干起活来却是个熟练工。此刻,他正站在锅灶旁,专注地蒸着大麦。大麦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与酒坊里特有的发酵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九堂走进酿酒坊,看到小伙计正在忙碌,便走过去轻声对他说:“一会儿无论谁来问,你都不要说见过陆会长。”小伙计一听,立刻点头如捣蒜,表示明白了徐九堂的意思。徐九堂知道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不会说谎,也不会惹麻烦,因此也就放心地没再多说什么。

然而,眼下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徐九堂环顾四周,只见酒坊内大酒缸排列整齐,虽然看似能藏身,但一旦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谷堆虽然能藏人,但太浅了,像陆会长这样的大个子根本藏不住。

隔壁房间已经传来了拷问和踢打的声音,让人心惊胆战。徐九堂知道,敌人找不到陆兆厚,很快就会想到这边来。他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藏身之处,否则就危险了!

徐九堂把屋内每个角落都扫视了一遍,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警惕与紧张。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