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虽然遭遇了失败,但对志愿军参战的战斗力依旧心存轻蔑,占领全朝鲜的企图仍然没有改变。

1950年11月6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又向清川江以北发起试探性进攻。志愿军为粉碎美伪再犯企图,制定了东西两线均采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大战果的作战方针,决定发起第二次战役。

为了引诱当时敌人上钩,志愿军故意且战且退,致命敌人产生了极大错觉,认为志愿军在“联合国军”猛烈的火力下失去作战决心,占领朝鲜全境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麦克阿瑟甚至狂妄地叫嚣,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

一、

见敌人已被诱至我预定战场,11月25日,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第二次战役就此打响。

第38军和第42军趁敌立足未稳,对德川、宁远的南朝鲜第7、第8师首先发起了进攻。只用了不到一天,南朝鲜军2个师就被我军完全被击溃。敌人哀叹道:“两个主力师在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便完全消失不复存在,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

第38军和第42军在德川、宁远打开战役缺口后,又继续从敌右翼实施双层战役迂回,阻敌人撤退和增援。第38军第113师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于11月28日8时抢占了三所里和龙源里,切断了"联合国军"的南逃之路。与此同时,第112师335团3连也死死守住了敌人南逃的另一个闸门——松骨峰。

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详细描写了松骨峰阻击战这场惨烈的战斗。三连官兵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给该连记集体特等功,闭幕式授予该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38军同时也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

二、

几乎就在松骨峰阻击战的同时,与之相隔不远的月峰山上,也正在进行一场阻击战。

1950年11月16日拂晓,美军集中了西线4个师的兵力向,金城一线志愿军的防御阵地发起了进攻,月峰山阻击战就此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卫月峰山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4师342团1营3连。从11月16日至18日,3连指战员同仇敌忾、奋勇作战,顶住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狂轰滥炸和冲锋,硬是坚守了三天,出色地完成了拖住敌人三天的艰巨任务。

18日黄昏,三连接到营部命令,要他们撤出阵地,按之前制定的计划,转移到麻山里、东文里一线休整。

由于战事太过激烈,营部向三连传达转移命令时出现了一个疏漏:没有通知营部炊事班,三连已经撤出了月峰山。因此营部的炊事班还和之前一样,在天黑以后派炊事班长老班长康庆禄带着两名炊事员,把做好的饭菜送上了月峰山。

由于没有接到命令,康庆禄并不知道3连已经撤下了月峰山。等他和两名炊事员摸到山上的我军阵地时,除了横七竖八躺在阵地前的美军尸体,以及牺牲的战友的遗体外,一个活人都没看到。

康庆禄的第一反应是:守卫月峰山的战友们,一定是全部牺牲了,因此阵地上这才一个人也看不到。

虽然只是一名炊事兵,但康庆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阵地绝不能丢,否则对不起牺牲的战友们。

想到这里,康庆禄于是让另外两名炊事员迅速返回营部报告,自己则留在阵地上阻击敌人。

两名炊事员一听就不干了,纷纷表示要和康庆禄一起留在阵地上,否则敌人一旦冲上来,康班长一个人怎么行?

见两名炊事员不听自己的,康庆禄把脸一沉:“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这里的情况向营长汇报,让营长派援兵来!我们三个都留在这里,谁去汇报?再说你们怕我一个人守不了阵地,加你们两个就能守住了吗?还不快去!”

见老班长发火了,两名炊事员只好趁着夜色的掩护,迅速向山下飞奔而去。

三、

两名炊事员走后,康庆禄爬到了美军的尸体边,取下他们身上的武器弹药,又从牺牲的战友身边搜集到了十几条步枪,捡了一些手榴弹,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布置了几个火力点。

在布置火力点时,康庆禄意外地发现,在一名牺牲的战友身下,居然有一挺水压重机枪!这才总算不用担心火力不足的问题了!

有人要问,康庆禄只是个炊事班长,他会用重机枪吗?这得从康庆禄参军时说起。

康庆禄是河南平顶山人,1944年入的伍,他的班长不是别人,正是我军著名的战斗英雄曹玉海。

1944年,曹玉海所在的部队在胶南横山和龙骨山勇猛顽强阻击敌人,打死日伪军300余人。战斗中,身为机枪手的曹玉海打死多名敌人,被军区授予“滨海抗日模范”称号。1945年,在重罗山战斗中,曹玉海又被评为“战斗模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庆禄见曹玉海在战场大显神威,心里十分羡慕,便缠着曹玉海,要他教自己使用机枪。曹玉海也考虑到机枪手在战场的阵亡率很高,万一自己牺牲了,也可以让康庆禄来接替自己,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1945年秋,曹玉海和康庆禄所在的部队奉命开赴东北,接连参加了四平保卫战、1947年夏、秋、冬季的三大攻势、黑山阻击战、辽西会战,直至解放沈阳。曹玉海先后在战斗中立功7次,并数次被评为战斗英雄或战斗模范。

在这几年中,康庆禄始终和曹玉海都在同一支部队。部队进入东北后,组织上因为需要,将他调到炊事班工作,康庆禄也丝毫没有怨言,而是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安心当起了“伙头军”。但曹玉海教他的机枪射击技术,他可从来没有丢下过。

正是因为有过上述这么一段经历,康庆禄看到这挺水压重机枪后,心里乐开了花。有了它,他再也不用担心守不住阵地了!

四、

第二天天刚亮,不知道月峰山上只剩下康庆禄一个人的敌人,又用起了进攻的老一套:先是运用飞机、大炮对月峰山顶一阵狂轰滥炸,然后再出动步兵冲锋。

在敌人轰炸时,康庆禄机智地躲进了坑道,毛都没有掉一根。看到敌人停止轰炸,他这才钻了出来,因为他知道,敌人该冲锋了。

看到漫山遍野的敌人,康庆禄一点也不慌,端着机枪对着敌人就是一通扫射,打得敌人鬼哭狼嚎,纷纷倒地。

毕竟阵地上只有康庆禄一个人,因此还是有少数敌人接近了阵地。康庆禄来不及换子弹,于是抓起手榴弹向敌人扔去,将这些敌人炸上了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敌人越来越多,康庆禄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好办法——他解下绑腿,将一头系在重机枪的扳机上,另一头绑在自己脚上,这样就不需要用手操作机枪,只要台抬脚就能射击,解放出来的双手刚好可以用来扔手榴弹!

整整一个上午,康庆禄一个人守卫在月峰山顶,硬是顶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

康庆禄在月峰山顶同敌人打得正欢,枪炮声也传到了离月峰山数里之外的114师的师部。师长翟仲禹感觉十分奇怪,不是已经命令342团1营3连撤出月峰山了吗,怎么还在和敌人纠缠?难道342团敢战场抗命?

当翟仲禹师长亲自把电话打到342团询问的时候,342团团长孙洪道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1营3连已经撤下山了,是谁还在山顶同美军打得不可开交?

恰在此时,被康庆禄赶下月峰山的两名炊事员返回了团部,向孙团长说明了情况。孙洪道这才知道,原来是康庆禄这个炊事班长一个人在和美军战斗。孙洪道当即决定派两个班的战士从后山摸上去,将康庆禄带回来。

正在这时,月峰山脚下的美军指挥官,也用望远镜看到山顶只有一名志愿军,可偏偏就是拿不下,不由得暴跳如雷,命令对康庆禄所在的位置,来一次炮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