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往事(四)

农场生产纪实

孙夏民

在哪个年代,我们駐藏部队都有自己单位的农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是人民军队在延安的光荣精神传统流传到我们那一代军人身上,西藏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困难,路途遥远,内地的给养难以满足部队需求,不吃地方老乡的粮,我们部队都开荒种地,如青稞,小麦,油菜,疏菜蓮花白,兰州红大罗卜,土豆等,自己养猪,羊,来补给部队生活需求,拉莎还好些,边防哨所更辛苦,长年吃吃不到青菜。尽管如此,我们和边防哨所战友都得吃内地供给脱水干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十八军当年进藏后,不吃西藏地方的粮食在老军长和老政委帶领指战员在拉莎西郊开荒种地,就是后来的"八一农场",现在的"八一烈士陵园附近的。

我们团在柳悟区一营区附近的农场,大东农场三营重点经营,自治区党委前边的那块沼泽地开垦二营经营的往事。我曾記得六八年我们从新兵分到老连队,三营部指挥排无线班,我们经常学习,训练和老战友交流,国庆节后,我们三营各連队都去大東农场参加秋收。当時我们新兵都不懂解放军还种庄稼呢?

我们坐車来到大東农场,看到部队住的都是帐蓬,几百亩小麦,青稞油菜都成熟了遍地金黄,风吹麦浪翻滚十分喜人,丰收在望,龙口夺食,我们营干部战士都忙碌收割小麦,我们几个战友北方的新兵和老兵一样都能拿镰刀割麦,而南方的新兵战友好像拿镰刀不太会割麦,老战友和班长的指导下慢慢的割,我作为一个农村娃从小在家就学会做一些农活,给牛割草,放学回家,放假常帮家做农活在生产队和大人一样参加劳动。割麦对我来说是熟活,就是体力小。在割麦中我总是紧跟在班长后边,把他吹的急忙不停的割,其他战友手慢些越来越离我们远了。麦割倒后捆起来背到打麦场,这活儿对咱陕西娃可是外行,甘肃的老战友和老兵是拿手活,背的多跑的快,我们新兵体力小不太会背。油菜长的足有一人高很粗的杆,一个星期后都统统收到麦场。

我们还帮大東上边村庄藏族老乡收割青稞,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在地边拿起青稞酒壶和大碗招呼我们喝青稞酒,喝一口她就站在你跟前给你添满,你就得不停的喝,其实青稞酒还是很有劲的。、六八年这次秋收结束后,我还评得了連奖。

进入冬季气候干燥少雨拉莎河边狂风怒吼,黄沙滚滚嘴皮干烈,确实有些不习惯,每天还得坚持训练学习。春节过后上级安排我们去大東搞营建盖房子,开始我们以为盖的是营区的铁皮房子,后来车拉来的木板,打土墙,我们这些新兵从没干过,也没见过。营首长和老兵手把手教我们,把墙板安好后,从远处地里用筐把土背回来倒在墙根下,再用园锹倒进板内,用建花锤砸实,打一层再加土。初春少雨,空气干燥,我们营部三十多人干了近两月,墙打到三米左右高,很厚近二尺宽也很宝温,后勤用汽车拉来一車板皮架在屋顶上,再用八盖土砸实,下雨就不漏水了。这房子简单粗造,墙都没用泥光,我们指揮排数十人弄些板钉个简单的通铺床铺上麦草就睡在这潮湿的屋里辟风寒,晚上值班放哨。从此再也不睡帐蓬了。

长期以来,无论冬春,大東上边村庄老乡的牦牛,一群群常来光顾我们駐地,不论白天夜晚,麦场上的麦草和没运走的粮食菜籽被弄的乱七八糟。我们灶房被它们弄的不像样,因灶房没有门,用板挡着。晚上站岗赶牦牛像成了首要任务,有天晚上电话班余天运站岗,赶牦牛時用账蓬杆一头梆个小刀,在赶牦牛時不小心刺到牛身上,牛群走后在不远的地方死在麦场附近,这下把事滩上了。老乡寻我们来了,影响了军民关系。最后经柳悟区长四川人会说藏语给老乡处理,后勤给陪了240克青稞,藏民用的克相当于一公斤,余天运为此事受了处分,从此再也没人敢打老乡的牦牛了。

曾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我们全排都出去割柴禾,我们班在班长韩富成,付班长余洪富的代领下朝着大东西南方的山坡上走去割柴禾,偵察班在班长巩润岐和付班长白纪哲的带领下向东南方的坡上去割柴禾,还有穆克让,赵增强,雷定亚,刘丙中,在打柴禾捡到一只已死了的獐子,有的说是香子,他们几个弄下哪身上的射香,白纪哲说他拿回去保管上,几个月后時间长了,白纪哲说压在帎头下边不知道啥时候不見东西了。其他战友没办法说了。

在大东农场春天还搞了忆苦思甜教育的政治学习老干部营部管理员,河南人给我们忆旧社会他们家所受的苦,每个战友都积极发言忆自已家旧社会受地主剝削压迫,我们还吃了忆苦饭,就是用喂猪的夫皮和菜叶煮了一锅,大家都在吃。教育战友们,不忘阶级苦,激发我们这些年轻战士的革命斗志,发扬老西藏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学会逄补衣服等。

农场生活单一苦较,文化生活更不如团部营区,每次团部有文艺演出,电影,后勤就派车把我们拉回去看电影,结束后又送回大东去,这数十里简易公路车跳的很历害,我们站在車上两腿廷直,从不叫苦,因为我们是年轻人。

春暖花开了我们开始放水浇地备耕,柳悟区农场来了拖拉机犁地,再种上青稞,小麦,油菜。到七八月的夏天,草原上真是好风光,青山绿水,金黄色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田,空气宜人,氧气新鲜湿润,辽阔草原牛羊成群。

仰望蓝天,藏族同胞的圣鹰高空自由飞翔。我们班几部电台两人一组背着器材走不同方向的几公里外的草地上,开始"天天练",一股新鲜清香的花草气息扑鼻而来,草地上的老鼠仿佛迎接我们这些客人,都站在洞口舒起两只耳朵静静的看着,当我们走尽它時嗖嗖的都钻到地洞里去。我们开机后相互呼叫,练习收发报,译电文等。完了后,我座在草地上心情多么舒畅,我长长的吸口新鲜空气,望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真是美丽的西藏,我可爱的第二故乡。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 作者简介: 

孙夏民:陕西蓝田人,自1968入伍,服役于炮兵308团任9连无线班,曾任战士、班长。获3次嘉奖,于1973年退出现役。

作者:孙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