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故居有一座亭,名叫:乐耕亭,乃明朝宰相丘浚曾孙丘郊所创。
丘郊,为什么要建这个亭?

这里有一个时代背景有点长,但我简要的说一下它的来历。大家知道,丘浚是海南有史以来排名第一的才子,官至宰相,74岁病死在北京。死之前一直想退休归乡,在老家的下田村(后改名金花村)建一个书院,方便琼籍学子读书取仕。但是因为皇帝不允许,所以生前就寄了很多书回乡,并在他家的田地边上建了一个“学士庄”(书馆),后改名“瞻玉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载,明成化初年(1465年),丘浚在城西北二里曾建学士庄。之所以在家乡修了个别墅,是因为他考虑到琼岛自古缺少高人胜士,因而也就少了可以赏心会意的地方,以致于“藏修之暇,求一息游之处,不可得也”见(丘浚《学士庄记》)。这座学士庄正堂三间,名曰“瞻玉堂”;两翼各有一室,名为“曝日”“凉风”,后因学士庄年久而废。约七十年后,到了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世袭祖荫的曾孙丘郊,为承继祖德便在瞻玉堂遗址西边的田地上新建一亭,取名“乐耕亭”,这便是乐耕亭的来历。

丘浚的曾孙丘郊(号西野,又称西野先生),在自家的祖田里曾祖父所建的瞻玉堂遗址附近建造一座小亭子,上覆茅草,作为耕田种地后休息的场地,取名为“乐耕亭”本无可厚非。因为,此亭建在高丘,站在亭内向四周望去有“数户人家红桃翠竹,碧流如带,幽静雅致”之景,其景色颇为绚丽令人陶醉;况且,丘郊建亭并取名曰“乐耕亭”的本意,是继承祖德。但因乐耕亭或许是修建的太好了,让亭周边有茂林修竹、鸟啼蝶舞,四时皆花色妖娆、玉蕊吐芳、水石清华之风景,让人生有嫉妒之心;加上丘郊因继承祖荫,作为官四代不用科考便被授予尚宝司丞的一个(正六品)闲官,又时不时地带上一批周边的高富帅子弟常常在亭中以文会友、下棋品茗、吟诗作对,并在此看仆役佃农耕种劳作。故,被人诟病。

丘郊怎么也想不到,他本想秉承祖德、激励学友发奋读书的建亭之举,却招来诸多乡绅指责与非议。史书记载,当地人指责丘郊:“不此之葺而顾彼营焉,裕祖之蛊,非孝也”。
这段文言文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说丘郊有纨绔弟子之嫌,是对曾祖丘浚的不忠不孝。那些闲言碎语大略是批评丘郊出自高门世家、书香门第,但不务正业,成日里观稼督种,这“乐耕”等于姑息滋长了祖上留下的祸根儿,因此是不孝的行为。搞得丘郊很郁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请来了同村好友与同学海瑞来亭上叙茶并诉说委屈,让还没考上举人的热血青年海瑞气愤填膺,于是便写了一文。这就是乐耕亭碑文的来历。因乐耕亭的遗址地,已划归给现在海瑞故居,这也是亭仿建在海瑞故居里头的原因。

海瑞,为什么要来写碑文后又吟诗来给丘郊正名?
这里头又有一段背景,那就是,海瑞家也住在金花村。虽然和丘郊是近邻,但起初,海瑞对于这样一个承继祖荫的豪门之后很不屑,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当闲职享俸禄的纨绔子弟罢了。小时候两个人虽然同村,但是家贫如洗自幼丧父的海瑞,根本与丘郊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但是后来,因为海瑞妈妈请了攀丹村赋闲在家的海南著名乡贤唐胄为老师,与丘郊便成为同学。或许是日久见人心吧,海瑞在与丘郊同学交往数年后,他亲见丘郊是一个品行端方的贤人,于是两人往来频繁成为好友。

大家知道,府城东厢的攀丹村唐氏是著名的名门望族,且祖上办有一个当时海南最大的西洲书院。唐胄官至浙江巡抚,也是我们海南保存至今唯一本明朝正德年间的《琼台志》的编撰者,赋闲回家后,也是世袭了书院的掌教。
而府城西门外金花村的丘家与府城东厢的攀丹唐家可谓是世代交好,素有姻亲关系。当年丘浚还没进士及第的时候,他娶的三夫人就出自攀丹唐氏。到丘郊这一辈,后来官至户部侍郎的唐胄将长女嫁给丘郊。因此,唐胄的长子唐穆和次子唐秩都成了丘郊大小舅子且交情颇深,也便成为乐耕亭上吟诗作赋的文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耕亭记》一文中,海瑞驳斥了一些人指责丘郊建亭不孝的说法。海瑞指出,丘郊之所以建乐耕亭,并非“流连光景,假此亭为游聚之地”,而是希望借此亭警醒自己,避免成为“谷粟之靡”与“布帛之蠹”。为此,海瑞文中书道:“今之为民者五……士以明道,军以卫国,农以生九谷,工以利器用,商贾通焉而资于天下。”如果不在此列,则为“游懒之民,君子之所不齿”。此话什么意思嘞?
海瑞此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十分敬佩丘郊修亭自勉的行为,并借西汉名臣贾谊的《论积贮疏》来批驳那些不重视农业生产的假儒士。海瑞说,不在士农工商军这五行的“游惰之民”自然为人所不耻,可世人却忽略了一些儒士贵胄更是成日游手好闲、奢侈淫逸,这才真是为害不浅呢!
海瑞说,丘郊为士为农、且耕且读,不做不劳而获的社会蠹虫,丘家有这样子孙才是真正的不辱祖上,光耀门楣。修乐耕亭的目的若只是停留在供人玩赏取乐上,那才是殃祸啊,哪里还谈得上孝呢?海瑞最后用《诗经》中“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大意是上天赐予给你的孝顺子孙永远不会少)的话来夸赞丘郊,可见其仗义之举。

海瑞不仅仗义为丘郊正名、为乐耕亭正名,也为躬身事农的仁笃俭约正了名。他不仅为亭作碑记,不久后,还特意写了一首流传更广的《乐耕亭》诗,诗曰:
源头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
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
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
良会莫教轻往别,每随流水惜芳年。
要知道,海瑞作为道德先生,从《海公全集》来看,几乎都是策论,一生很少留有诗句。

海瑞的这首诗,虽有步吾赣乡党人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朱熹之韵,但却描绘了乐耕亭仙境有承袭丘浚《南溟奇甸赋》一文中海上芳甸的灵秀之景。更是在诗中,让我等后生读出了,在这块远离中原王朝的海岛上,有一批忘却红尘喧嚣纷扰的文人雅士们,在此弈棋落子人生博弈的响动。“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你看那天地间虽寂无人声,但竹林中栖息的山鸟却被落棋声惊起,决起而飞,歌振林木、响遏流云。海瑞在诗中借景抒情赋意,用尾联“良会莫教轻往别,每随流水惜芳年”来展示这批年轻学子珍惜时光,逐鹿中原的豪情壮志。

果然不久,跟随丘郊在乐耕亭上吟诗作赋、奕棋落子的这批琼山青年学子们,发奋读书,最后均终于科举成名,纷纷走向中原。有的成为鼎臣有的成为鸿儒,分别以不同的成就光耀琼州。

据《海忠介年谱》载,海瑞作此诗时32岁,三年后中举授福建南平县教谕(后官至南京都督左御史官至从二品),从此踏入官场, 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反腐扬廉运动,成为百姓的南海青天,光耀史册;而作为乐耕亭的文友之一唐胄长子唐穆(字养吾),也在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后来官至礼部郎中。因为人雅朴,有其父之风,且与父亲唐胄同为六对海南父子进士之一而入乡贤祠;与唐穆同年登科的还有会试列第三名的府城达士巷旳海瑞姑夫,官至江西布政使的郑廷鹄;还有官至广西梧州同知,早海瑞三年考中举人(1546年)的从侄海鹏。

而另一位乐耕亭上的文友,唐胄次子唐秩(字存吾、水竹,号海天孤鹤),也就是丘郊小舅子,是琼州雅士中比较特别的一个。他考入琼州府贡生的时候,恰有道家方士授他道书,从此对道教产生浓厚兴趣,而放弃科举,用一生精力放在对符篆之术研究上,步南宋琼山人白玉蟾之路,成名震一方的道士。史载,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独厚道术,晚年曾命御史访求天下方士及符箓秘书,并于1564年十月,召唐秩入京,祷祝求雨、符水驱鼠,莫不应验。因为驱邪有功,被授予任太常寺博士的称号,也可谓算是“帝师”。
史志还记载,唐秩晚年回乡来乐耕亭拜访丘郊时,写过一首即事诗(《访西野兄乐耕亭,竹下看弈即事》)诗曰:
竹底围棋看亦清,到人败处也心惊。
蝶随香影忽飞入,鸟爱浓阴时宿鸣。
饮酒计杯应怯病,倚栏无话不胜情。
生来幸会丰年乐,一片黄云接郡城。

唐秩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回忆往昔,更是用老庄哲学为乐耕亭注入了一抹浓浓的道家“黄云”。
若干年后,因乐耕亭名气,四周的田园逐渐汇聚了一些商铺与耕民居住而繁衍成一村。因为此地曾有墨客云集、人文荟萃,故而被称为“墨客村”。这也就是现海瑞故居隔壁的南国超市所在地的墨客村名的来历。

又过了若干年,到清朝末年,与海南史上清朝探花郎张岳崧同榜举人的原琼山县潭文乡青草村后任清琼台书院掌教王承烈的长孙,民国大儒王国宪叔父,著名诗人王廷傅,在已败落的乐耕亭遗址前,回首往事凭古悼今,不由吟有《乐耕亭》一诗传世。诗云:
墨客名亭构,西郊乐服畴。
宝丞传世泽,忠介赋来游。
槛外清风送,源头活水流。
玉堂瞻仰久,遗迹亦千秋。
诗中的“宝丞”指丘郊,“忠介”亦海瑞,“源头活水流”意指海瑞诗,而“玉堂瞻仰久”则在怀念丘浚。作为清末海南最伟大的诗人,曾狂吟《文峰塔歌》“南溟奇甸开文明,象应离明炳文星”而名世王廷傅这首怀旧诗,意旨,海南自丘海之后能够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乐耕亭功不可没!

可惜,这段人文佳话,海口相关部门没有把它梳理好,将这些名人诗话赋予海瑞故居乐耕亭上,把这段人文故事说的清晰明了,好让现在的海南学子能够到此瞻仰而受到启迪,来禀承先贤精神,立“遥指海外数中原”之壮志,报效国家。
故,今在海瑞故居特意来说段《乐耕亭》的人文轶事并不只是希望与有兴趣的诸君共勉,更是亦在传承先贤人文、弘扬海瑞精神。
特为记矣!

附:《乐耕亭》碑文
始予未接西野先生,意一豢养之人云尔。获交数岁,见其诵砥行廉隅之士,欣欣然羡焉。若有企望弗及之意。呜呼休哉!兹世禄之难也。交益久,见其闻仁笃俭约之行,欣欣然羡焉,行且钦崇敕厥躬、诗礼训厥子,败度维欲,败礼维纵,将深愧弗为焉。呜呼休哉!兹世禄之尤难也。
嘉靖甲辰之岁,于瞻玉堂遗址之西墨客村,构乐耕亭于上,将以统率仆佃之耕,非徒取名于此也。一旦以其事为予诵,予讶且喜曰:贤哉,先生乐耕之意乎!而尤之者,则曰不此之葺而顾彼营焉,裕祖之蛊,非孝也。予意不然。
贾子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今之为民者五:曰士、农、工、商、军。士以明道,军以卫国,农以生九谷,工以利器用,商贾通焉,而资于天下。身不居一于此,谓之游惰之民。游惰之民,君子之所不齿也。世咸从异端游手目之,而不知儒生贵萩特甚。先生以文庄嫡裔,居宝丞之荣,使自弃于游惰之域,以逞无疆之欲,则凡可侈可淫之物,罔一不备,其为园夫红女之蠹,可胜痛哉!视异端游手之害十百矣!维亭有作,为耕也,且以乐名。推此意也,必不忍腴若饮食为谷粟之靡,必不忍婉若为衣服布帛之蠹,又必不忍厚若声色之娱,妄若货贿之聚,为厥生伤。年弥劭,德弥崇,举凡靡淫侈小物为世禄子所有者,咸芟夷蕴崇之斯尽矣。呜呼!不贤而能之乎?仁笃俭约,亲睹之行,义节之美,行且于返官之日可期矣。亭匾《乐耕》,岂曰小补哉!若夫流连光景,假此亭为游聚之地,瞻玉堂有述亦殃也。呜呼!孝:始而士,今而农,不为五民之蠹。《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先生之谓乎?呜呼!贤矣哉!先生曰:兹吾志也。敬特以为记。

刚峰,全国知名人文旅游作家、学者,网络大V。1991年南下海南,曾先后任新华社海南分社三亚办事处负责人(《 海南侨报》 乡缘杂志社)法人代表总编辑等职。2009年曾获腾讯网全国十大意见领袖,2011年被腾讯网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中国十大名博,并曾获二届海南日报南海网网络意见领袖。曾被海南省澄迈县、文昌市、万宁市、东方市、三亚市文化产业协会、天涯海角景区与全国多座城市聘为网络文化旅游顾问,并兼任上海大学岭南文化客座研究员。撰写并发表过有关海南历史文化随笔二百多万字。著有《琼北故事》《印象三亚》《崖州牧歌》《心之旅》《我的台商朋友》《古塔密语--文峰耸秀耀琼州》等书籍。善长城市地域文化写作欢迎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