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明武宗正德七年,即公元1512年,是著名荒唐皇帝明武宗正德在位时期,最为折腾的几年。而就在这年的11月4日,一位后来把整个东南折腾的惊天动地,为中国沿海再度带来和平的英雄,悄悄出生在徽州一个世袭锦衣卫家庭:胡宗宪。

没错,就是那位早年在好些明朝抗倭题材的野史电视剧里,经常以坏人面目出现的胡宗宪。却是明朝抗倭战争史上,真正扭转乾坤的英雄。

当然,早年的胡宗宪,并没有想到他会在明朝历史上遭遇的口水纷争,但作为一个家世优厚的官宦子弟来说,本可以世袭家族官职的他,却早早选择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做一番济世救国的事业。二十六岁考取进士后,他足足在京城刑部观政了三年,以至于好些同年都已经风光为官了,他依然在京城做着清苦的实习生。但以他后来的感慨,最改变他人生的,就是这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三年的观政生涯,他的经历非常特殊,就是在刑部处理案情卷宗,每天看到的经手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案件,仕途的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学问,样样全都看的烂熟于心。这一番清苦生涯,就成了他官场里第一次练级。三年后出任益都县令起,就是不停的创造奇迹,先在益都扑灭了当地数十年肆虐的蝗灾,然后平定大同兵变,扫平苗民起义,十多年下来,从来都擅长把大家头疼的难事,轻松就处置的妥帖。也终于顺理成章,被推到了浙直总督的高位,受命一桩大明朝最棘手的国务:平定倭寇。

在当时的大明王朝,持续一百多年的倭寇侵扰,已经成了满朝无可奈何的大难题。特别是嘉靖年间起,倭寇侵扰已经不是昔日的小打小闹,相反都是万人以上的规模,动辄肆虐大明王朝最为富庶的东南大地,整个帝国就像被砍了主动脉的伤者,满年都被悲惨大放血。在胡宗宪之前,那么多英才干才,都在这场战争里碰的头破血流。然而胡宗宪却找到了制胜之道:这件事的关键,与其说是倭寇,不如说是朝中。

于是,以其独家的处世之道,不同于之前与朝中权臣严嵩等人闹僵的前任总督张经等人。与朝中大佬打的火热的胡宗宪,以各种巴结为代价,拿到了鼎立支持,力挺爱将戚继光等人,打造最新的戚家军,终于历经数年苦战,将危害沿海一百多年的倭寇彻底扫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这桩大事尘埃落定后,被严嵩倒台牵连的胡宗宪,却依然陷入党争之后,最终在嘉靖四十四年,因不堪下狱的羞辱愤然自尽,留下遗言“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无情的党争,终不能让这位英雄,在他用生命保卫的王朝里,合法的活下去。

早早就辞职了的明朝开国元勋,为何也难逃朱元璋清算?

一个双手沾满朝鲜人鲜血的日本人,被明朝吊打,却被韩剧卖力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