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公众号网易槽值(ID:caozhi163)

每到冬天,全国人民对东北的关注度

就会随着降雪量稳步上升——

在东北,雪越大,人越燥,花活儿越多

不过,如果你对东北旅游的认知

还停在哈尔滨文旅的“我姓哈,喝啊哈”

只能说信息灵敏度已滑到了潮流的“尾巴尖儿”

讲玩法,随着气温降低,旅游升温

东北旅游凭实力杀出一片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美食,锅包又、杀猪菜

粘豆包、铁锅炖、地三鲜……

分量十足的菜品分分钟震撼南方人一整年

关于东北人,江湖上的传说一直不断

有人说“给东北人一个炉子,他能烤了整个世界”

也有人讲“给东北人一个铁锅

他能炖了整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菜给你一点震撼/图源:小红书/

字里行间,足以感受东北人冬天特有的霸气

但事实上,东北人的冰雪世界里

还远不止这点小秘密——

除了炉子和铁锅,给东北人一锅冰糖

他们,还能蘸了全世界

在东北,冰糖XX

是除了冻梨冻柿子之外的“最火东北街头小吃”

平时说冰糖葫芦,想到的总是一串山楂

那是浓郁的老北京风味,经典不会出错

但若放到东北,泯然众人的“小甜甜”们

早已不能为摊主带来更多人气

通常它们只能和冰糖大枣、冰糖山药豆

冰糖苹果、冰糖草莓一起青铜五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气选手“冰糖辣椒”

在东北,冰糖葫芦是要分高低段位的

一个摊主想彰显自己的别具一格

手上必须有点硬货

冰糖黄瓜、冰糖苦瓜是新手村玩家,冰糖大蒜

冰糖朝天椒、冰糖大葱、冰糖辣条

这样的“甜辣风”才是真正的王者

/图源:图虫创意/

一个外地人在来东北之前,绝对不会想到

那青翠欲滴的蔬菜

居然在零下数十度的气温下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每日幽默趣事/

“要想学业成功,必须冰糖蘸大葱。”

至于王者之上,战斗力只能用“?”形容了

/冰糖蚕蛹让人闻风丧胆/

如果你在东北街头巷尾

有幸遇到过冰糖葫芦摊

八成能闻到一股蒜香味儿扑面而来

作为东北熟食扛把子,东北红肠

也被充满智慧的摊主拉去

和冰糖组成跨界CP

冰糖壳子中和了红肠里的蒜味,随着咀嚼

冰糖冷硬的口感和弹牙的肉丁融为一体…

多巴胺开始疯狂分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梨视频/

肉食爱好者不会只满足于红肠

裹上冰糖的猪蹄,是最后的放纵

都说糖会使人加速衰老,不必担心

糖衣下的猪皮,会及时为你补充胶原蛋白

一口冰糖一口皮,再咬口层次分明的筋肉…

初到东北的食客,总会先在小摊前犹豫片刻

然后战战兢兢出手

最后在冰糖猪蹄的微妙口感中

攀上快乐的顶峰

慢慢回味,仔细品尝

脑海里只回荡着两字:哏啾!(形容东西很有嚼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糖猪蹄娇艳欲滴/

至于冰糖烧鸡,那是冰雪朋克的真实写照

昂扬的鸡头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狂野过往

微蜷的鸡爪更像是一场欲说还休的邀请

还有2024新品冰糖帝王蟹

如果这时食客的目光和摊主碰撞

一定会感受到对方眼中的惊喜:

“难道,那敢为人先的天选之子就是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糖帝王蟹,嚣张又霸气/

没事就拿冰糖给你整个花活

东北人算是把糖葫芦玩明白了

更何况,还不只是一串冰糖XX

整个世界皆可冰糖

才是独属于东北的魔幻哲学——

就连东北的天气,也对“冰糖”痴迷不已

给你展示什么叫“冻北”:

冰糖大树、冰糖汽车、冰糖路牌

冰糖自行车、冰糖电线杆子、冰糖路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新闻截图/

在这个冰糖世界里

一切都散发着璀璨的光泽,网友戏言:

“再站一会儿,冰糖小人

再拍一会儿,冰糖手机。”

东北,不愧是冰糖大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南方朋友做菜放糖为提鲜不同

东北人喜“冰糖”

其实是寒冷中总结的“生存规则”

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作物一年一熟

让东北人成产粮大户,自给自足绰绰有余

高兴之余,问题来了:

气候寒冷,冬天没蔬菜,没水果

粮食种类较单一,漫长的冬天实在难过

好在经过漫长的时间,人类已经发现

甜味的食物不仅令人愉悦

还是很好的能量来源

于是机智勇敢的东北人

迅速将目光瞄准了另一片领域——

东北盛产甜菜,那是白糖的主要来源之一

/甜菜丰收的季节/图源:秒懂百科/

坐拥全国最大的甜菜产地之一

不缺糖,冰糖万物应运而生

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

有低气温能轻易冻硬糖稀的天时

有产糖作物的重要产地的地利

还有饱受寒冷侵袭的东北人爱吃甜

也需要甜的人和

东北冰糖大世界,可不就拿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而且因为冬天太长

闲来无事的东北人还研究出了更多

甜味料理,比如糖水罐头

将果肉浸泡在糖水中罐装

不但会使保存时间更长

还会把水果变得更鲜甜多汁。

还有橘子罐头、杨梅罐头、菠萝罐头、黄桃罐头

都是东北人儿时难得的美味

其中又以黄桃罐头最为珍贵

往往生病的东北小孩

才能得到父母贴心准备的一份

以表示心疼和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罐头瓶,戳起一块放入嘴中慢慢咀嚼

酸甜的香气充斥口腔…

在爹妈眼里,那是缓解病痛的“灵丹妙药”

也解了东北人想“吃点甜”的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人喜食甜,从菜单上也能看出来

翻开任意一家东北菜馆的菜单:

锅包肉、拔丝地瓜、松仁玉米、柿子拌白糖

这些常驻选手都是甜咸口

像拔丝地瓜,地瓜切滚刀块炸熟

再挂糖浆,夹起即拉丝,入口脆甜香绵…

吃东北席面,这道菜必须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拔丝地瓜/图源@味库/

就算如今年轻人称它做“热量炸弹”

也改不了它是“东北菜常青树”的事实

更厉害一点的,干脆来个粘豆包蘸糖

补充糖分什么的一把子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口味,到食材,老东北人信奉一条真理:

一切为了过冬,为了过冬的一切

每年入冬之前,东北人就像花栗鼠

囤完这个囤那个,冻饺子用缸

称排骨论“扇”,买雪糕说“批”(批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过冬,东北人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就着这股“舍我其谁”的精神头

东北人日常总能搞出几分诙谐的气氛

什么化妆水冻成雪、生火烤车

水煮活鱼、暖气烫头、雪堆插鱼…

任你多大的场面,老铁们总能哈哈一笑

“多大点事儿啊”更是东北孩子从小聆听的训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人和快递不能不说的故事/

须知其他省份孩子上学时接到的通知:

风休,雨休,雪也休

东北孩子上学接到的通知:带锹

一个没扫过雪,没体验过“宁在雪地里劈叉

不能在雪地里倒下”的东北孩子

童年根本不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人也就18米高/图源@央视新闻/

而当那群孩子长大了

“雪地里除了自己都是敌人”的真理

又被发扬光大

“千人大战打雪仗”什么的

不止震惊了南方人,也震惊了歪果仁一整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北,打雪仗得用盆

得承认:东北人,是有点生猛在身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着一身不惧严寒的“幽默细菌”

每年降雪季,东北人都会准点成为“限定顶流”

喜提热搜之余

人们却并不很了解“东三省”,甚至灵魂发问:

东三省,难道不是一个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所说的“东三省”,通常指:

黑龙江、吉林、辽宁

(广义上还包括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

这一称呼由来已久

明代称“关东”,清称“东三省”

到后期,东北改制,清廷正式 将

原属将军辖地的奉天(即沈阳)

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

各省任命巡抚,并置东三省总督一员

地域相近,经历相似

东北一家人“联盟”逐渐达成

后来更成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北大仓”黑龙江,黑土肥沃,千里冰封

与俄罗斯交界,建筑与美食都透着俄式风情

红肠、大列巴、格瓦斯别具特色

烤冷面、老式麻辣烫口味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烤冷面/图源《街头美食斗士》/

“白山松水”吉林

则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在吉林,几乎每个大超市里都有朝鲜咸菜专柜

平时煲剧当零食的松子

很可能就来自长白山脚下的梅河口市

“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辽宁

这些年又因喜剧人拿下一局

信奉“北有山,南有海

大粉条子最精彩”的辽宁人

还会不时上演《烤鸡架的诱惑》

《了不起的铁锅炖大鹅》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烤鸡架/图源《人生一串》/

三省美食虽做法有些许不同,体系却通

讲究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广泛

火候足、滋味浓郁、酥烂香脆…

食材上就更一体了:凡是东北人

对小鸡、大鹅抵抗力基本为零

“没有一只鸡或者一只大鹅

可以囫囵个儿的走出东北”就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人的心头爱,铁锅炖大鹅/

具体考量,可能是三兄弟本来就密不可分

所谓“东北人”,是基于文化历史认同

形成的概念,而非基于地域

清王朝时,禁止关内人移民关外

东三省只有不到几百万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后来,闯关东开始输入人口

以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省份为主

辽阔肥沃的黑土地敞开胸怀

来了都是自己人,处久了就是实在亲戚

有话说得好:“出门在外,靠近山海关的葫芦岛人

能和中国东北角的佳木斯人互称老铁

相隔千里,黑龙江畔的漠河人

与辽东半岛的大连人能认作同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股热乎劲

源自东北人骨子里那份喜欢热闹的情愫

东北这嘎达,自古就是苦寒之地

影视剧常听到的流放重地“宁古塔”

便在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

据《研堂见闻杂录》记载:

“宁古塔在辽东极北, 去京七八千里。

其地重冰积雪, 非复世界

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品《红高粱模特队》/

在这样的地方扎根生长,光景可以想象

成日面对“苍茫茫一片白雪地”

再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朋友

不发挥全身热情对抗风雪,恐怕是活不好的

身为东北人的李健就曾提过:

天太冷了,啥也干不了

大家只能聚在一起逗逗乐,还得比一比谁逗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东北人爱夸张,常自嘲,喜逗乐

轻易不让朋友的话语湮于风雪

要是没啥事了,就琢磨琢磨吃喝

补充热量的铁锅炖很好

促进多巴胺分泌的冰糖葫芦贼棒

让人忍俊不禁的俏皮话张嘴就来

扭一圈就冒汗的大秧歌也没在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如同冰与火碰撞般的冻梨威士忌

都能被他们琢磨出来

东北时尚青年们会学着父亲和二大爷的做派

用威士忌加冻梨,告别只喝大白梨的过往

也可采用简单的冻梨刺身吃法

或切开食用,或将外表黢黑、内里温柔的冻梨

放进凉水里缓(huān)

半日后敲碎透亮的冰壳

此时果肉还有冰碴,是最好的状态

先吸果汁再啃果肉,一口入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东北人呐,火辣辣的心

是他们在寒冷中生存的必要内核

火辣辣的情彰显着他们骨子里的不拘一格

至此八成有人要问:道理我都懂

那该怎样和一个超甜的东北人成为朋友呢?

搓澡,是个不错的选择

搓澡,是东北人的心灵故乡, 也是精神食粮

真没有啥交友方式

比在氤氲的水汽中坦诚相见

更能拉近和东北人距离的了

要说有啥要注意的

就是任搓澡师傅/大姨怎么摆弄你

都只管听话,并且——

千万千万不要问他:“您吃饭了没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姜艳. 清末东三省行政设治与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3-08

[2]为什么大家都习惯将东三省说成一个整体的东北呢?[EB/OL].2017-01

[3]为什么只有东北地区形成了跨越省份与民族、认同度极高的“东北文化圈”?[EB/OL]. 2017-06

[4]在东北你吃过最好吃的烧烤在哪?[EB/OL].2017-11

[5]给东北人一个炉子,他们可以烤了这个世界[EB/OL].2018-05

[6]徐寅杰. “我是东北人”:辽吉黑三省超越省籍的身份认同[EB/OL].澎湃新闻.2017-06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喜欢吃冰糖什么?

来留言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