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多尔衮哥哥拔出军刀,向德忒贝勒的后脑勺砍去。好在德忒察觉到了危险,弯腰一缩脖子,只砍掉了一块头皮,满脸都是血。他气得跑过去喊道:“阿济格,我要让你付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尔衮的哥哥,名叫阿济格,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儿子之一。

他比多尔衮大6岁,同父异母,而且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所以他可以算得上是嫡系血统。

阿济格勇敢善战,十几岁就成为旗主。他比皇太极小13岁,但当时皇太极的第一任妻子却因为看到他不下轿子而被努尔哈赤逼离婚。

可惜,这样的繁荣局面自从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就彻底消失了。

今年,父亲去世后,35岁的皇太极与三大贝勒一起强行安葬大妃阿巴亥,他坐上了汗流浃背的王座。

至于阿济格、多尔衮、多多三兄弟,皇太极虽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们,但都把他们沦为了小贝勒,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更何况,皇太极还会用各种手段来瓦解三兄弟。

这一年,阿济格21岁了,却完全没有多尔衮15岁的城府。

1627年,皇太极得知阿济格手下的太极兄弟都在德忒贝勒麾下服役,于是命令阿济格将太极交给德忒贝勒,委婉的名字是:让他们的兄弟团聚。

但这显然是皇太极的垮台,因为太极忠诚,发誓追随阿济格。

多尔衮劝哥哥:“要有耐心,不要为小事冒犯汗水。”

阿济格勃然大怒:“忍?小事?我身为旗主,连自己的下属都保护不了,以后还怎么站起来?我还能当旗主吗?”

因为言语不融洽,阿济格跳上马,不理会弟弟,独自回家了。

多尔衮想要阻止他,但显然,他的马术不如自己的哥哥,很快就被甩在了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营地的阿济格恰巧看到比德尔派人绑住了太极,恶狠狠地把他拖走了,就像在掠夺奴隶一样。

他用了皇太极的名字,阿济格的手下不敢阻止他。

阿济格喝了酒,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怒,跳下马,拔出军刀,向德忒贝勒猛扑过去。

德忒也被阿济格绝望的样子吓到,松开太极的手,连连后退,转身就跑。

但他还没跑几步,阿济格就追上了他,直砍他的后脑勺。

德忒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弯腰缩回脖子,险些保住了性命,但头皮却被削掉了一块,血流满脸。

他不敢停下来,急忙跑开,跑远了还捏紧了拳头:“阿济格,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至于他带过来的正蓝旗卫士,也被那些黄旗人殴打了。

多尔衮到达时,贝勒府门口只剩下血迹,多尔衮叹息道:“麻烦大了。”

阿济格还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还嚷嚷着:“满洲八旗来投降我们的人向来都是自愿的,大汗为何非要把我的人强行分配给他呢?”!就因为他是三贝莱曼古尔泰?就算他来了,哥哥,我照样可以打电话!”

见哥哥说不通,多尔衮叹了口气,焦急地回家了。

他知道皇太极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晚上,皇太极联手三大贝勒召开会议,当众斥责阿济格,责令其赔偿德忒医药费,还送来4匹鞍马、4副铠甲、7匹马、1000两白银被交给德忒作为惩罚。

多尔衮松了口气,如果只是这个惩罚就好了。

但皇太极的野心远非如此。

处罚完毕,特鲁姆普没有说话,一旁的大贝勒却代表单发话:“各位贝勒,趁大家都在的时候,我有一个提议:大汗是国家的统治者而珍贵吉祥的黄色,应该属于大汗,因此,我建议将大汗率领的正白旗和旗主暂时缺失的镶白旗改名为正黄旗,镶黄旗,大可汗亲自率旗。”

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多尔衮一眼,接着说道:“阿济格和渡渡鸟的两面黄旗改名为正白旗和镶白旗,你觉得怎么样?”

虽然他们在问大家,但其实大家都在看多尔衮三兄弟。

旗主暂时缺少的镶白旗,是努尔哈赤多次许诺要送给多尔衮的旗帜,也是一面战斗力惊人的旗帜。

皇太极此举显然是明目张胆的,吞掉了多尔衮的旗帜。

阿济格傻眼了,他愤怒了,他终于知道皇太极想做什么了,但还没等他跳起来,双手就抓住了他。

是多尔衮的弟弟。

他平静地说:“阿济格、多尔衮、多多都支持大汗,领导两面黄旗。恭喜大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要等到云开见月。

1627年也许是多尔衮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天。

他刚从失去父母的悲痛中走出来,就失去了父亲答应送给他的镶白旗。

皇太极就等着他发怒犯错,从而一网打尽,还好多尔衮心思缜密。

他知道,当力量不够的时候,忍是第一要务。

最终,他忍受了一切羞辱,保持低调,等到皇太极30岁去世。

作为镶白旗的主人,直接指挥三军,拥护顺治帝继位,自己成为最高摄政王。

有句话说得好,有才但慢才是大才。

如果多尔衮不是38岁就去世了,没有生下儿子,清朝可能早就进了他的口袋。

你觉得怎么样?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