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目给本文主人公罗一贵加的定语是不出名的名将,解释一下,不出名因为罗一贵名声不大,知道他的人不多;名将则是他在西平保卫战打出了名将的风采和风范,如果运气和袁崇焕一样好,一战名扬天下的姓罗不姓袁。

萨尔浒之后,努尔哈赤在辽东想横着走横着走想竖着跑就竖着跑,除了不会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指哪打哪打哪得哪。

对于嚣张惯的人,总有人敢于站出来让你的顺风顺水变成逆风没水。

大明辽东西平保卫战,守将罗一贵就是这样的好汉。
西平当时只有数千人镇守,女真几万精兵围攻,袁崇焕后来的大杀器此时罗一贵运用的炉火纯青——凭坚城,用利炮。

两边打了一天一夜,女真死伤六七千人,死尸堆的和城墙一般高了,愣生生没打下来。

打仗是为了人间收获,谁都不想到阎王那儿领赏。

所以女真也打怵了,本来人就少,一个小小的西平就损失这么多人,再打下去即使把西平抢光,获得也比不上损失。

于是,大汉奸李永芳出面。这个对辽东环境、人际关系和兵力部署最熟悉的人,觉得自己和罗一贵关系不错,就来招降罗一贵。

看来李永芳和罗一贵不是真好,对这个自认为好朋友的人太不了解。

面对李永芳厚颜无耻地游说,罗一贵站在城头也没废话,直接撂一句:你不知道我罗一贵是条好汉吗!会投降你嘛!

罗一贵很懂得仗不能输,舆论也要跟上,还在城头竖起了招降旗,以反击李永芳的丑恶嘴脸。

招降不成还得硬抗,女真兵也不管什么围师必阙之类的战术,看出来罗一贵也不会跑,把西平四面围了水泄不通,攻打多次,全被打退。

对罗一贵来说,幸运的是有坚城和大炮,不幸的是炮弹有打完的一天。明军援兵直到炮弹打完也没来,罗一贵对明军肉搏战斗力是非常了解,近战完全是受辱。

于是,在西平弹药打完后,这位好汉将领自刎殉国。

后来袁崇焕守宁远的打法和罗一贵守西平一模一样,只是袁崇焕快顶不住的时候来了狗屎运的一炮,炸伤了努尔哈赤,罗一贵没遇到这千载难逢的一炮。

而此战也体现大明辽东战局很大问题是协调问题,各部虽浴血,但都是各自奋战,从萨尔浒到浑河之战到西平之战,明军用可歌可泣形容最为贴切。

可歌可泣在此处解释是打出了可歌颂的战斗,却得了个可以哭泣的结局。

如果明军能够统一节制,协调完善,在很多战斗中局部战局形成优势,辽东战局会大大改善。